南极洲,这片神秘而广袤的冰雪之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古生物遗迹,自 19 世纪起便引得众多国家觊觎。那时,许多国家对南极洲蠢蠢欲动,妄图独自占领这片无人类常住的陆地。然而,当时的西方大国多居于北半球,且南极地区气候恶劣,占领南极困难重重,但他们依旧不死心。
到了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瓜分南极的热潮掀起,各国纷纷来到南极插上国旗,试图先占先得。但随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席卷全球,西方大国在战争中遭受重创,分割占领南极洲的问题被搁置。直到美苏先后在南极建立科考站,南极问题才再次被提上日程。
随着南极科考活动增多,国际上达成共识,要守护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1959 年,各国签订了《南极条约》并于 1961 年正式生效。但由于各国科技和经济实力悬殊,真正能参与南极科考的国家少之又少,没有建立科考站的国家在南极问题上几乎没有发言权。
新中国在一片废墟上建立,建国后又历经抗美援朝战争,发展缓慢。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无力参与南极事务,在《南极条约》中徒有虚名。后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升,1983 年我国提出以缔约国身份参与南极问题。然而,在《南极条约》中,缔约国只有发言权,没有决策权。
1983 年 9 月,我国受邀参加《南极条约》国际会议,派出三位代表前往澳大利亚。会议当天,我国代表发现不对劲,其他国家代表拿着厚厚的会议资料,而我国代表只能拿几张纸片。关键决策时,我国代表被英美等国人员 “请” 出去喝咖啡。这种赤裸裸的歧视,让郭琨等代表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屈辱,他们眼含热泪,当场立下誓言:若中国建不成属于自己的南极科考站,这样的会议将永远不会回来。
这里插入一个历史案例。在近代中国,巴黎和会期间,中国作为一战战胜国,却遭到列强的不公平对待。他们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代表的合理诉求被无视。这一事件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了五四运动,也让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弱国无外交,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国际舞台上拥有话语权。
回国后,我国代表积极筹备建设科考站。在郭琨等人的号召下,众多科学家投身其中。尽管困难重重,但他们从未放弃。1985 年,我国科考人员终于踏上南极洲。尽管物资极度匮乏,他们仍一边摸索一边建设,一个月后成功建立我国第一座科考站长城站。
誓言成真,郭琨等人激动不已。我国短时间内建成科考站,让西方很多国家感到奇怪。要知道,建立科考站十分艰难,有的国家花好几年时间才建成。但我国并不在意质疑声,继续投身建设,随后又建立了中山站和昆仑站,用实力狠狠打了哪些国家的脸。如今,我国终于成为具有决策权的协约国,在南极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历程,见证了中国从被歧视到崛起的奋斗之路,也彰显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