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甘肃省酒泉市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文旅事业紧跟时代脉搏,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厚重的民族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坚持文旅赋能型发展定位,紧紧围绕“1345”文化旅游发展布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精品旅游景点,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发展精品旅游产业,文旅产业呈高质量发展良好态势。
1998年,阿克塞县将县城从博罗转井镇整体搬迁到红柳湾镇,老县城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随着西部旅游的兴起、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和酒泉西4县市区域旅游一体化的不断推进,昔日的老县城先后吸引多家影视制作机构取景拍摄,有效扩大了老县城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博罗转井镇以独特的魅力成为网红打卡地。
游客在阿克塞县博罗转井影视基地游玩。(资料图)
“我感觉这里非常美。看到影视基地的场景,就联想到电影《九层妖塔》的一些画面,非常震撼。”广东游客江小龙说。
近年来,阿克塞县立足文旅赋能型发展定位,锚定“工建牧服旅”五大板块齐头并进目标,组建特色文旅产业链联盟,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谋划引商、外出招商、接洽留商、政策扶商200余次。建成国家级研学旅行基地2处,省、市级研学基地5处。
深秋时节,阿克塞多坝沟胡杨峡胡杨林披上“金装”,成了大漠秋景中最耀眼的色彩。整片胡杨林与巍巍青山、漫漫黄沙、滔滔绿水相依相偎,相映成画。远观之,山如黛、叶如金,胡杨峡深处色彩斑斓。行走其间,满目金黄。在秋阳的映照下,胡杨树叶深浅不一、自然渐变,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盘”,绚丽夺目。
“今天和朋友来到这里,第一次见到大漠风光、戈壁沙漠,很震撼。进到胡杨峡里,景象和外面完全不一样,胡杨有绿的,有黄的,非常推荐大家来。”记者赵昕玥说。
阿克塞县多坝沟胡杨峡景区(资料图)
高原越野、塞外风情旅拍、仰望星空夜游、戈壁徒步挑战……从过去单纯逛景区打卡到现在多元化体验游,阿克塞县解锁了更多旅游新玩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旅游潮人。作为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中的一员,阿克塞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很多人游完敦煌,会专程来阿克塞。
“近年来,我们立足优势资源,主动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扩宽客源市场;整合乡镇文旅资源,鼓励和引导群众参与其中,开办农家乐、牧家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不断完善5815研学体系,与省内外优质研学运营企业加大合作,推动文旅、研学、实践和教育融合发展。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了以研学、非遗体验和户外徒步为主的综合性文旅产品。同时,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业态,吸引了更多的游客,提高了阿克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阿克塞县文旅局副局长努尔塞说。
这么美的阿克塞,怎么宣传推介?又怎么引客入阿?关键一招就是主动深度融入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从单打独斗变为借船出海、借梯登高。阿克塞县积极参加“四省十二城”文化旅游合作大会,紧盯客源地市场,加大与敦煌、河西走廊城市、甘青新大环线等地旅行社对接,与千余家旅行机构达成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盘活县域可利用的景区景点资源,与阳关景区、大柴旦光影之城、乐动敦煌等景区景点实行门票互惠互通机制,有力拓宽了市场,提升了旅游知名度。把非遗、民俗文化、重大节庆、体育赛事与旅游有机结合,持续丰富文化旅游业态,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为丰富旅游业态,阿克塞县将非遗、民族歌舞、民族传统体育等元素融入旅游业发展,将旅游与演艺、赛事、研学、展览等形式相结合,使业态更丰富、游客体验更有趣,以“文化+旅游+体育”赋能自治县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
清晨,一群大雁飞入阿克塞金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