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受命钦差大臣,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作为土生土长的福建人,一直以来都是以绝对正面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虎门销烟的大快人心,禁烟抗英的义正言辞……可这些不仅没让他安享晚年,也为近代中国带来了一场浩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道光年间,禁烟不利的状况开始发生转变,因为鸦片的泛滥已经开始动摇清王朝的统治,林则徐当时给道光皇帝写了一份奏疏:殆鸦片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冲饷之银。“无可以御敌之兵”,这绝不是危言耸听,鸦片吸食成瘾之后,人不是面色灰黄、形容枯槁,就是动不动便一把鼻涕一把泪,这种人连小姑娘都打不过,他还能出去打仗吗?

再说这个“无可以充饷之银”,据统计在1820年到1830年,这十年当中,中国每年流出的白银大概是500万到600万两。朝廷收税只收银两,但民间已经没有银两可交了,税收收不上来,当然就动摇了大清的财政根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勤政为民的道光皇帝听了林则徐的一番话,当即任其为钦差大臣到广东前线去禁烟。林则徐虎门销烟这段历史,我们都已经非常熟悉,在这其中林则徐都是以绝对正确的形象出现,但近些年也有不同的声音,说鸦片战争的爆发,跟林则徐当时处理不当有很大关系。

林则徐到达广州之后,一开始确实不同于之前的那些腐败官员,不仅惩罚那些包庇鸦片走私的水师官员,而且还把鸦片商人都给抓了起来,要求他们上交鸦片。大清早就有禁烟法令了,一帮既得利益者,虽然不满,但是也找不出反对的理由,包括当时闻讯赶过来的英国商务总监义律。也是自知理亏,就只好来个缓兵之计,让商人们先把鸦片全部上缴,然后再做打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林则徐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最终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众多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约237万余斤,近2万箱。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鸦片,硝烟之火,整整燃烧了23天。

其实这个事情发展到这儿,双方的矛盾还没有激化,再往后,林则徐的做法就开始出现争议。虎门销烟之后,林则徐要求义律代表外商出具永不夹带鸦片的“甘结”,即“保证书”,而且呢,不是单单要义律保证自己不夹带,还要保证其他国家的人都不带,有点连坐的意思,反正只要是外商,夹带鸦片义律就得负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现在看来确实有点不太合适,只不过在当年人们的意识中,可能觉得是正确的,但当时英国的法律当中,商务总监对本国商人并不负有这种责任更别说对于别国的那些鸦片贩子了。

义律自然不想背这黑锅,便谎称自己生病,到澳门“找医生”去了。1839年7月,九龙尖沙咀村发生了“林维喜案”,一群英国水兵醉酒闹事,打死了一位名叫林维喜的村民,林则徐和义律又因为如何判刑这个问题发生了冲突,最后林则徐直接禁止一切贸易,还进一步驱逐英国人出境,本来英国一直理亏,正愁找不到借口跟清朝大干一场,加上清王朝矫枉过正,总算找到了开战的口实,所以鸦片战争的爆发,和清王朝或者说林则徐,不懂国际惯例,不会外交技巧,有很大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这个问题,小毕以为,也许林则徐在外事处理方面确实有不够技巧的地方,但是鸦片战争还是会爆发的。之前我们说的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一事引发一战,即便没有他们,一战还是会爆发,都是一个道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而言之,鸦片贸易的巨大利益,这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义律离开广州之后,就赶紧向英王汇报了中国禁烟活动,还极力鼓吹鸦片贸易对英国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被赶出中国的鸦片商人,也在伦敦积极活动,出版了所谓《鸦片问题》的小册子,极力鼓吹战争。所以说历史细节固然重要,但是我们也不要忘了大道理。

免责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都江堰建成400年前,他梳理并制定了大体框架,此人身份背景神秘

清朝公主结婚后,一年难见丈夫几面,且都活不过50岁,皆因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