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策展人王澈的艺术实践和旅行密不可分。自 2015 年以来,他反复组织策划艺术家的驻地创作“行走”,从工作室来到自然之中, 从自己家背后的燕山出发,走莽原、走岷江、走沙漠戈壁、走青藏高原......河流在深谷鸣唱, 阳光照亮着雪山,他们在路上,行走攀登, 逐风席地,邂逅高原、激流、花海、草木...... 游戏于天地间,在神奇自然里与万物同行。

今年,是“天地游戏—走青藏”项目发起的第三年。不同于往年从西宁出发,今年王澈和同行的艺术家从天水出发,沿渭水西行,经阿尼玛卿雪山以及玉树州囊谦地区,最终到达西藏昌都地区后,返回西宁。30天,他们在选定的地貌中设定一条大体的路线,没有既定目标,没有结果导向,就是发散性、漫游式展开行走。第一年,王澈写下“经常停下,频频凝住”,第二年则是“往高处走,往深处走”,今年的总结写作里,他将行走描述为“溯云而上,路外他方”。

艺术家的旅行究竟有何不同?我们对话策展人王澈以及同行的艺术家赵洋、童文敏,或许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Art Trip

01

走青藏

收到王澈的消息时, 他正在青海玉树尕尔寺附近的民居,用他的话就是“在守护艺术家搞创作的时候潜入一个院子采访接受采访”。他随机“潜入”,又随手发了照片过来,照片中的高原风景美得像画,蓝天白云与绿色草原相衬自然,是让人看图都会感到眼前开阔的程度。在另一张照片里,他抱着两名当地小孩,戏称“偷了两个孩子”,背景仍是高山草甸,随意又散漫地抱着孩子站在院内的王澈,此刻看上去松弛极了。他分享道:“之前有很多次,我去的地方没饭店,就敲开一户人家门要饭吃,很多时候他们都做得很丰盛,(我们)吃完留下钱走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澈在玉树尕尔寺附近村庄,和村民孩子的合照。

这不是王澈第一次行走高原,显然,他也享受这种原始、真实的交流感,无论是行走中的人,还是风物。在尕尔寺峡谷露营时,王澈就被夜晚升起的明月打动,“那是一种纯洁之极的明亮,照亮每个人的脸,让我对于夜色有了最真切的感受,也对皓月有了直观认识”。当形容词以可视化的形象直观呈现时,行走的意义或许可见一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家们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才角寺附近。

在王澈看来,行走本身是开阔自我的路径,也是人与人之间非常生动的交流过程,同时还是阅读和了解一个地域最有效的方法。刚到北京的那几年, 王澈喜欢夜走燕山。“那时,我开车半夜出发走到天明,没有预设,最后导航回来。我似乎极度需要把自己扔出去,出走很急迫,那个时候没有想很多,身体很需要。” 后来,他开启了“燕山散步” 出行项目。此外,近十年间,他还组织了“绵绵若存—走岷江”、“莽原”、“沙漠驻留”、“走新疆”、“黑戈壁计划”、“生长的河—走怒江”、“走神”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澈记录下的,旅途中阴晴不定的天气。

“2016 年开始做行走以来,我最初的想法就是和一些人反复走,我一般会反复邀请一些人。我会邀请艺术家及相关艺术从业者一起出行,能接受我邀请的人应该是对那次项目有好感、有冲动,有这种(心态)做基础,我觉得他们在参与过程中才会有收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地游戏—走青藏(2024)参与人(从左至右:王澈、大志、旦儿、刘成瑞、李易纹、李雨颜、李芃澎、袁野、王溪曼、童文敏、蒋斐然、吴小武、韩五洲)于阿尼玛卿雪山。

每一次行走都可能是不同的组合方式,有时是一个艺术家,有时三五个一起,七八个甚至十来个参与者也有。王澈认为:“艺术是重要的文化生产,所以艺术需要广阔的知识空间,需要文本知识以外的身体知识。”一次次的出行草蛇灰线般隐于每个参与者体内,未来某一刻,或许身体经验将激活大脑,届时,他们看世界的角度也许又有所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地游戏—走青藏(2024)中,艺术家大志在画画。

Art Trip

02

觉察的旅行

艺术家,这一群体总能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敏锐的感受力,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能从细微之处捕捉到生命的律动。探索艺术家的旅行方式,不仅是观察他们外在的迁徙和探索,更是感受其内在的觉醒和成长。

赵洋,与王澈常年共同行走的艺术家,也是王澈眼中“很会旅行”的人,因其“把自己交付出去”的能力很强。在他看来,旅行中感知世界的方式是独特且深刻的,“我和王澈一起出行时,我们不仅仅是去某个目的地,而是享受整个过程。我们曾在燕山露营,那次我们只带了一只烤鸡和大蒜,简单却充满乐趣。我们体验到的是一种原始的、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在沙漠驻留中,没有信号、完全与外界隔绝的环境里曾让他感受到绝对的宁静,这种可以直面自我,思考人生意义的体验是松弛感真正的来源,完全地将自己交付在彼时的环境中,于他而言,比任何具体的素材都更加深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家赵洋(左一)在过往的行走项目中。

“艺术家的工作是将个人的感受转化为艺术作品,分享给观众。”在艺术家童文敏眼中,所谓艺术创作就是将自己感性的感触视觉化,创造出可以与观众共享的艺术作品,可以被大众感知和讨论的艺术形式。童文敏,也是随着王澈“走青藏”的一员,在行走的过程里,她一样随性,时刻享受着自由的放空状态,“我不太关心具体的行程,也不太拍照,因为对我来说,旅行是一种漫游的过程,我更喜欢让所见所闻在自己内心发酵。我不会刻意去梳理或设定目的,而是更倾向于以一种创作者的状态去体验旅行,轻松自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澈记录的,童文敏准备作品的过程。

这几次的藏区旅行,童文敏有着特别的习惯——躺在地上,或跪着看山。这些行为对她来说是一种身体的自然反应,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其自身知识经验的顺势而为,她惯于反思自身行为背后的历史含义,并试图理解这些身体动作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以便更准确地在艺术创作中使用它们。

野外行走体验的经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童文敏的艺术风格,她感受着自然界的壮丽和危险以及人类在其中的渺小,这些都让她对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我需要时间去消化这些体验,并通过反复行走来熟悉自然,这有助于我创作时的信心和把握。”自然界除了美之外,其险也值得时刻被注意。在藏区,熊、野狼、牦牛都与人并存,此次在青藏高原的创作中,童文敏在一张5米x6米的纸里三天三夜,在里面塑造纸的形状变化,她像在洞穴里,生活涂画,表达着当下自己感受到的一切,高原壮丽的风景,万物、气体的流动,自然的危险……如她所说,灵感并非乍现,而是过往认知经验的叠加,每一次创作都是她与空间发生关系的过程,也是艺术家本身探索和表达对世界的理解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童文敏在出行中拍摄的自然风光。

“我并不刻意去处理突如其来的思考或灵感。我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生活和创作应该是合二为一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创作越来越像是一种修行,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状态。我试图在作品中表达我的思考和感受,而不是刻意去追求某种结果。”于赵洋而言,其画作往往是旅途感受的自然流露。王澈的行走项目正与他创作的心态不谋而合——强调过程的重要性,而非结果,这就是他对绘画对生活的理解。赵洋在创作时无疑是享受的,是极具自我娱乐性的,像他自己总结,如“打怪物通关”一般,反复地打破、重组,不断探索和挑战自我。在其创作《最后的人》之中,他所表达的也正是一种远离世俗、追求自由和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在我的理解中,有些人更偏爱于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们可能被视为拾荒者或流浪者,他们不追求社会通常认为有价值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洋,《最后的人》,2023,50x40cm,布面油画

Art Trip

03

行走的策展

艺术创作需要冒险,王澈是这样想的,同时他也将这种精神融入旅行之中。作为组织者的他希望尽可能为出行减少预设,保持着一种随性。“我通常会寻找一种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作为策展人,我会和参与者一起规划大致的路线,但具体到每一天的行程,大家都有发言权。我们可能会临时改变计划,比如看到一条迷人的小路就决定去探索。这种没有预设的旅行方式,让我们在途中遇到许多惊喜,也保持了一种冒险心,随时停车,随时探索。这种状态让我感到兴奋,也更有可能发现特别的景观和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次走青藏项目中,王澈说他们经常随机进入藏族人家,用不太流利的语言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艺术家们和当地人在一起。

王澈对一切小路都感兴趣,在他看来,小路的色彩是丰富的,也许是因着“小路的人味很重,更像是人走出来的”,小路常常让他感到温暖,行走亦然。行走的缘起虽没有目的与设定,但“不走高速”,强调过程。

毕业于美术学院史论系的王澈,在学生时代就喜欢画画,后来因优异的文化课成绩被院长动员去学习艺术管理。当时的艺术策划专业才刚刚兴起,他想:“既然进去了就走吧,不回头了,把策展做成自己热爱的事。”他也曾在机构做策展工作,几年下来让他思考更多,疑惑也更多。王澈觉得自己形成了一种被秩序裹挟的被动策展形式,这与他所想并不相符,也让他深感自己对艺术家的理解或判断出现偏差,甚至会越来越远。于是他决定出发,以自己的方式做策展。“行走就是为了解决我对策展的诸多疑惑、反问、不服,以及热烈的爱与尊重。”他这样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澈在此次走青藏项目中。

“其实(行走)最早的时候并没有想的很清楚,只是对于原本的策展形态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只知道不想做什么,或者要求自己不能做什么,就开始‘出走’。当然作为策展人, 我也特别想拓展策展的边界,当时就想尝试行走算不算一种策展方式,后来走着走着,我就使用了‘行走策展’这个名字。其实在展厅做展览和在路上做行走项目,很多时候有相似的地方,行走也成为我的一种思考背景,在此背景下策划一些相应展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澈记录下的艺术家们在旅行中做什么:“旦儿大多数时候在发呆、游走和采野花;韩五洲一路都在拍照片和保持帅;李芃鹏天天都在捡鹰毛”。

不可否认,行走对于策展人王澈来说,极其重要。行走让他确立了主体众多视角,给了他思维、知识、力量以及策展的养分,他直言不担心自己的策展空洞和死寂,这是行走带给他的底气。

创作艺术作品时,策展人与艺术家同时在场是不多得的情况,但在王澈的“行走项目”中,这恰恰是常态。王澈觉得这更是策展人很有必要经历的过程,在创作的过程中,见证艺术家的创作,对于作品的解读才会更加客观、更具整体性,即便作品没有产生于“行走”过程之中,一同行走时的状态也折射出艺术家的所思所想,这为策展人提供了更多解读艺术家的角度。如王澈所言:“行走本身大于创作,多大也不好说,这不重要,就像理解一件作品不能只看作品,得了解作品背后那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澈记录下的走青藏项目,大家干活儿而“严重缺氧”。

无论是绘画、写作还是摄影等等,王澈与艺术家们互相尊重,相互鼓励、影响着彼此在旅行中找到自己的节奏,从而进行最真诚的表达。像艺术家一样旅行,或许不难——试着真正融入自然,在天地间见众生,也直面真实的自我,让感知触达一草一木,一花一树。

策划 / 悦游编辑部

编辑 / Anya

撰文 / 桐彤

图片 / 由受访者提供

版式设计 / CNT ARTRO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