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临翔区的清晨,阳光如同金色的纱幔,轻轻洒落在错落有致的街巷间。临翔区凤翔街道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就坐落在这片祥和之中,像一座希望的灯塔。
工作站里,禁毒专干正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老赵,你说我们今天能让那些戒毒康复人员真正敞开心扉吗?”禁毒专干魏海涛站在工作站门口,望着社区里来来往往的居民,对同事赵翰骁说道。
“能,一定能。我们的努力和关怀他们看得到也能感受到。”老赵目光坚定。
在这个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地方,一场用温暖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的征程正在悄然展开。
2018年,为帮助戒毒康复人员重新融入社会,临翔区成立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探索建立“戒、防、管、控、帮、治”六位一体的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体系,打造“社会化延伸+”戒毒工作模式,着力解决“延伸什么”“如何延伸”“谁来延伸”等问题,支持和指导社戒社康工作、开展毒品预防宣传教育,为戒毒康复人员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和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减少复吸率,提高生活质量。
走进工作站,墙面上张贴着各种关于戒毒康复的宣传海报,用生动的图片和简洁的文字向大家传达着远离毒品、重获新生的信念;角落里摆放着绿色盆栽,给这个充满希望的地方增添了几分生机。
在办公区域,禁毒专干们埋头整理着各种资料,一摞摞文件摆放得整整齐齐,上面记录着每一位戒毒康复人员的进展情况。他们仔细分析数据,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为每一个人提供最适合的帮助。
在门口接到戒毒康复人员小白(化名)后,魏海涛和他走进心理疏导室,了解其近期的生活情况。
小白今年7月初从戒毒所戒断毒瘾回归家庭。根据临翔区社戒社康工作规定,小白出来后第一时间到凤翔街道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报到,签订社区康复协议。
魏海涛作为小白的帮扶人员,要对其进行康复期间的教育指导、心理指导和康复指导等。根据协议,11月5日,小白第四次走进工作站接受定期康复检查。
从最初的抵触,到如今自己主动到工作站接受康复检查,小白的心态变得越来越好。
魏海涛告诉记者,小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精神状态越来越好,现在不论遇到大事或小事,小白都会和他说,让他帮助拿主意。小白说:“工作站的禁毒专干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他们的出现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我的前行之路,想想这些我都不能再沾毒品了。”
在工作站大厅,一面锦旗格外引人注意,锦旗上写着:“禁毒专干显大爱 真情帮教救新人”。
赵翰骁告诉记者,这是一名戒毒康复人员送的。2020年,这名人员到工作站进行戒毒康复,在禁毒专干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使他回归家庭,融入了社会。“如今他已正常生活和工作,至今未复吸。”听到这,一直和这名戒毒康复人员保持联系的禁毒专干说道。
像这样帮扶关爱戒毒康复人员的温情故事,在工作站屡见不鲜。
“社戒社康工作站的根本职能是服务管理。”临沧市公安局临翔分局禁毒民警郭元锋介绍,临翔区围绕健全吸毒人员服务管理这一中心,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先后投入100余万元专项资金,先后在5个乡(镇、街道)成立高标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站。2017年以来,按照30:1的比例,先后招聘73名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专职工作人员,配备到10个乡(镇、街道),专职开展社戒社康工作。工作站同时还搭建平台,为有就业愿望和劳动能力的戒毒康复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信息服务,充分动员社会用人单位接纳戒毒康复人员就业。目前,临翔区戒毒康复人员就业安置率达70%。随着就业率的提高,临翔区戒断巩固3年以上的人员也逐年增加,从2018年的837人增加到现在的2546人,戒毒康复成效明显。
走出工作站,记者回头一看,工作站的玻璃窗上贴着一句话很是励志: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没有走不到的山顶,只有找不到路的人。
看着这句话,禁毒专干们说:“戒毒康复人员只是在人生道路上迷失了方向,在身处困境时同样希望得到他人的温暖、亲人的关心和社会的接纳。帮助他们彻底戒除毒瘾,重拾生活信心,重新融入社会,我们愿意做他们人生路上的‘引路人’。”
真情化丝雨,甘露润人心。
作为“引路人”的公安民警和禁毒专干一起用真心待人、以真情感人,让戒毒康复人员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怀,顺利回归社会,过上健康、稳定的生活。
临翔区“社会化延伸+”推进社戒社康工作,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模式的创新,更是无数颗关爱的心向那些在黑暗中徘徊的灵魂伸出的援手,书写着一个个充满希望与重生的故事。(阮海燕、易思敏、赵国威)
来源:临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