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云岭大地西南边陲的临沧市,3428平方公里的土地宛如一幅徐徐铺开的绚丽画卷,各族群众如同画卷上五彩斑斓的色调,和谐共生,携手描绘着美好生活的锦绣篇章。

邦丙乡坐落于临沧市双江县小黑江沿岸,在全乡1.78万人口中,布朗族人口占比达41%,约有7300人。这片土地不仅是布朗族同胞的重要聚居地,而且是其独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沃土,承载着民族群众的珍贵记忆与殷切期望。

但交通不便、物资匮乏、警力不足等问题,加之法治意识欠缺,曾经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基层治理关乎社会和谐稳定。”邦丙乡聚焦群众身边的琐事、烦心事、困难事,将社会治理创新作为突破口,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和服务创新,着力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不断增强辖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双江县邦丙乡,活跃着一支家喻户晓的群防群治队伍,被称为“布朗哨兵”。有事就找“布朗哨兵”已成为当地群众的共识。

依托“布朗哨兵”,邦丙乡逐渐形成上下贯通、点线面结合的群防群治防控网络,治安防控体系更加严密、信息反映更加灵敏、群众自防意识更加牢固、社会治安更加良好。

10月25日,在由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云南法制报、省委政法委云南政法融媒体中心共同承办的“2023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评选活动颁奖典礼上,“布朗哨兵”(集体)荣获“2023年度云南十大法治新闻人物”特别贡献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搭好台统筹“哨兵”嵌入网格

面对重重困境,在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过程中,邦丙乡党委政府坚持了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重视群众自治,构建了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治理体系。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体系网和社会治理体系网融合新路径,整合村“两委”成员、人民调解员、护林员、交通劝导员、治安信息员、灾情信息员等力量,形成“多员一体、专群结合、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基层社会治理队伍。

2019年,“布朗哨兵”队伍应运而生。哨兵的选拔过程严格规范,由村“两委”民主推荐,经资格审核后,由相关单位备案。备案通过后,方能踏上守护边疆平安的征途。

邦丙乡精心构建联席会议制度,搭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指挥工作体系,协同推进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开展,推动形成优势互补的联动治理局面。同时,与群众紧密相连,真正做到与群众心贴心、手拉手,让党的关怀与服务如涓涓细流般涌入群众心田。

“布朗哨兵”每周至少开展一次走访,他们穿梭于农家小院与田间地头,将普法种子播撒至辖区群众的心间,将民情收集的触角延伸至每一个角落。

定好责发挥“探头”作用

为了发挥出“布朗哨兵”应有的作用,当地党委政府定期组织对“布朗哨兵”进行实战培训,让队员们熟练掌握矛盾纠纷调处、特殊人群排查、防暴器材使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其在面对各种复杂情况时能从容应对、游刃有余。

“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邦丙乡党委书记郑云兵说。全乡搭好平台,统筹“哨兵”嵌入网格,建立“兵情兵务”联席会议制度,以此确保队伍能够高效、有序地开展工作,真正成为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让党和政府的声音能够精准传达到每一个角落,同时也能让群众的声音被及时听到。

“定好责,发挥‘探头’作用。”在明确队伍职责和任务的同时,围绕哨兵队伍建设目标(即普法宣传进万家、纠纷调处现场化、险情吹哨第一人、应急救援我先上、文明新风我带头、赌博酗酒要制止、信息上报快准实、接到指令不误事),明确了“六员”(普法强基宣传员、移风易俗带领员、矛盾纠纷调处员、社情民意收集员、应急处突先锋员等)的职责。

同时,将全乡143名“哨兵”划入108个网格中,按照“就亲、就近、就效、方便联系、易于沟通”的原则,每名“哨兵”与本村5至10户群众自愿双向结对。针对家庭纠纷户、特殊困难户等重点人群,由乡党委、政府专门指派结对,并要求针对结对户每周上门走访不少于1次,全面开展民意收集、矛盾化解、政策宣传等工作。

通过精细的网格管理模式,“布朗哨兵”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做到情系群众、服务到家,充分彰显了党建引领下社会治理精细化的特色。自“布朗哨兵”队伍组建以来,全乡各类矛盾纠纷下降83%,矛盾纠纷调处率达到100%。

普好法增强群众法治意识

在应急处突方面,“布朗哨兵”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队员们全年坚守岗位、备战值守,积极参与抢险救灾和森林草原火险处置等紧急任务,总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固的守护防线。

“多亏了‘布朗哨兵’,不然我都不知道还要找多久。”今年6月初,一位村民急匆匆来到乡政府,紧紧握住“布朗哨兵”的手,脸上洋溢着失而复得的喜悦,激动地诉说着他找回丢失黄牛的经过。

在帮他找回黄牛的人中,就有最早加入“布朗哨兵”队伍的“老兵”——李绍光,他是邦况村的党总支书记。平日,他除了在村委会开展日常工作,还经常带领队员到村寨巡逻。李绍光凭借对民间民族文化的了解,巧妙地将普法内容融入朗朗上口的民间调子中,精心编唱出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普法歌曲,为群众呈上“普法大餐”。他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通过这种接地气的方式让村民们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将法治观念植入每一个人的心田。

当李绍光在村里传唱普法调子时,村民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围拢过来,有的兴致勃勃地跟着哼唱,有的则全神贯注地认真聆听。通过李绍光的不懈努力,越来越多的群众认识到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用法的重要性。渐渐地,村里的邻里关系愈发和谐,矛盾纠纷逐渐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好忧落实“哨兵”维稳责任

“各小组注意,仙人山景区游客增多,注意安全防范。”从对讲机里传来一线的问题线索。

“收到!”随后,小队长罗开兵立即将队员安排在岔箐村仙人山景区各重要路段,全力保障游客安全。当时罗开兵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确保游客的安全,绝不能出现任何差错。他有条不紊地指挥着队员们,队员们各司其职、坚守岗位。整个过程中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和游客滞留的情况。

和罗开兵一样,“布朗哨兵”队伍里有许多人是老党员、老模范、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退伍军人。鉴于邦丙乡管辖着9个行政村,当地政府特意将9个村委会分别设为“布朗哨兵”工作站,由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担任站长、村委会党总支副书记担任副站长,各站还配备了专职联络员,并明确了工作职责。

在开展村寨巡逻过程中,“布朗哨兵”能第一时间回应处置群众反映的问题和上报的隐患。双江县委政法委书记郑寿介绍,“邦丙模式”通过人防与技防相结合、“线上线下”同频共振的方式,为解决“小麻烦”提供了“大便利”,也带动全社会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享平安氛围。

而辖区群众也切身享受到了便利,感受到了变化。如今,乡里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群众真心实意支持工作,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和谐,群众工作基础更加稳固。“布朗哨兵”工作模式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在临沧全市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为其他地区的社会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织好网做好群众“守护神”

“晚上睡觉都不用关门。”说起辖区社会治安,当地群众这样描述道。

邦丙乡依托“布朗哨兵”建设,逐渐形成上下贯通、点线面结合的群防群治防控网。治安防控体系更加严密、信息反映更加灵敏、群众自防意识更加牢固、社会治安状况愈加良好,守护着百姓平安。

在“布朗哨兵”队伍中,不乏先进事迹和模范人物。他们用实际行动生动践行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群众心中树立起“守护神”的形象。

其中,“1号哨兵”李有青的事迹尤为突出。几年前,他通过不懈努力和多方协调,帮助赛罕自然村的布朗族群众解决了交通、饮水和电力方面的问题。当他看到家乡群众露出的欣慰笑容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如今,他又投身“布朗哨兵”队伍,继续为家乡的平安贡献自己的力量。

还有“哨兵”李林涛,他是邦丙村的党总支书记。在今年防汛期间,他带领全村队员开展巡逻,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及时清除路障、疏通管道,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没有事,就是好事。”在防汛第一线,李林涛看到群众就上前询问,有需要帮助的就伸出援手,如果解决不了的就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像李有青、李林涛这样的队员还有很多。在“布朗哨兵”的通力协作下,邦丙乡不断创新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严格遵循“一队多用、一专多能”的原则,充分发挥“六员”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守护边疆平安为云岭和谐稳定注入“双江力量”

邦丙乡的社会治理模式,是在党建引领下的创新成果,更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边疆地区的生动实践与拓展。

以“零事故、零案件、零纠纷”为目标,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件办好、办实,营造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

“现在处理大事难事时,感觉更有底气了。”郑云兵介绍,如今的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较以往有了显著提升。这一切都离不开“布朗哨兵”发挥出的强大群防力量,他们在政策理论宣讲、矛盾纠纷化解、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改善等方面积极作为,共同维护着当地的安全和稳定。3年来,全乡实现无特大刑事案件、无群体越级上访、无群死群伤责任事故的良好记录,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

“平安‘守护神’。”当地群众这样亲切地称呼“布朗哨兵”,他们是行走在边疆的平安卫士,在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旗帜下,不断完善队伍建设及相关社会治理机制,进一步发挥其在社会治理、平安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为云岭和谐稳定注入了强劲的“双江力量”。

本报记者 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