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人杰地灵谓之“气”,包罗万象谓之“度”
沧海桑田、筚路蓝缕,终成“上海”
“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的第十九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文来高中的青少年来诵读《上海小史(新版)》。今天,你将听到的是《棉业之祖黄道婆》节选。
-点击收听朗读-
黄道婆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杰出的纺织家,又名黄婆,黄母。典籍记载甚少,元末明初的学问家陶宗仪在他的笔记体著作《南村辍耕录》中记载了黄道婆的某些事迹的史实片段。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知道黄道婆是上海县乌泥泾镇(今徐汇区华泾镇)人,生活在公元13世纪末期(约1240—1300),也即中国历史上的元朝初年。她的生卒年月和详细身世,已无从确考。
黄道婆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从所搜集到的历史资料来看,她年少时孤苦伶仃,一生辛劳,死后也没有留下什么财产,后事也是靠着乡亲们帮助打理。这样看,她应该出身于贫苦农民的家庭。黄道婆生活的年代,元朝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当时棉花的种植很普遍,家庭棉纺织业逐步发展,替代了传统的丝、麻纺织手工业。
据传说,父母没法养活她,让黄道婆去做了童养媳。黄道婆无法忍受非人的生活,半夜里在茅草屋顶上挖了个洞,爬了出来,偷偷地上了吴淞江边的一艘船舱,随船漂流到了海南崖州(今三亚市)一带。元代,崖州一带的棉纺织技术已很发达,并创制出了一整套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黄道婆在崖州以道观为家,与黎族姐妹结下了深厚情谊,并虚心向她们学习棉纺织技术,很快就熟悉了当地比较先进的制棉工具,掌握了技术操作的工艺,并成为一个技艺精湛的纺织能手。几十年过去了,年近半百的黄道婆思念故乡乌泥泾。公元1295年到1296年黄道婆乘海船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
元明之际的诗人王逢是江苏江阴人,晚年曾居住在乌泥泾,其所著《梧溪集》七卷,清代学者赵翼《檐曝杂记》称其“古体诗音节高古,时有汉唐遗韵”,给予了很高评价,王逢《梧溪集》中收录有《黄道婆祠》一诗,是今存最早歌咏黄道婆业绩的诗作,其中有一句“道婆异流辈,不肯崖州老”的诗句,黄道婆从崖州归来重返故乡的时候,约有五十岁,植棉业已经在太湖流域广为普及,但是纺织技术仍然落后。她回乡后,看见妇女仍然用红肿的手剥棉籽,男人依旧用小竹弓弹棉花,而且织出来的布还像从前一样粗糙,就下决心致力于改革家乡落后的棉纺织生产工具。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乌泥泾,……初无踏车椎弓之制,率用手剖去籽,线弦竹孤,置案间振棹成剂”,操作起来十分辛苦,生产效率又极低。黄道婆先改革了纺织工具,“乃教以做造捍弹纺织之具,至于错纱配色,综线挈花,各有其法”,然后将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织生产经验与汉族纺织传统工艺结合起来,黄道婆把黎族人民用的搅车介绍过来。搅车又名轧车,是由装置在机架上的两根辗轴组成,上面的是一根小直径的铁轴,下面的是一根直径比较大的木轴,两轴靠摇臂摇动,向相反方向转动。把棉花喂进两轴间的空隙碾轧,棉籽与棉纤维就得到很好的分离,完全改变了当时用手剥籽或用铁杖擀去籽的落后劳动生产率,是当时皮棉生产中一件重大的技术革新。
黄道婆把自己掌握的精湛的织造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故乡人民,将松江地区的棉纺织技术提高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根据纺织专家的意见,黄道婆的贡献主要有三:一是手工棉纺织生产机具上的革新和创造,“黄道婆纺车”的发明,让世间有了专供纺棉用的脚踏三锭纺车;二是色织棉布和提花棉织物的创新,创制了名扬天下的“乌泥泾被”,开发了棉织物的新品种;三是推动了松江府以上海县为中心地区的手工棉纺织生产的商品化过程,使上海县为全国最大的手工棉纺织业中心,赢得“衣被天下”的美誉。
2023年5月起,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第十九季,我们邀请了上海市文来高中的青少年来诵读《上海小史(新版)》。由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民俗学家和上海史学者仲富兰所著述的《上海小史》是“发现闵行之美”系列文史丛书中的代表之作,于2020年出版,得到了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的充分肯定。沧海桑田、筚路蓝缕,终成“上海”,这是一部袖珍的上海通史。此次推出新版,文字更精炼,排版更优化,装帧更赏心悦目。
2024年11月起,第十九季正式开启,每个工作日的21:30,我们不听不睡!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作者: 仲富兰
朗读: 文来高中 高一9班 余芃霏
编辑:汤婧娴
初审:方佳璐
复审:姚怡莹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