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进晚餐,再来一个脸颊吻……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朋友间的这些亲密互动,不仅能拉近彼此关系,还会让他们的肠道微生物组变得更加相似。更令人惊讶的是,这种影响甚至扩展到了“朋友的朋友”。
我的就是你的
社会学家Nicholas Christakis是这项新研究的通讯作者。2007年,他与同事发表了一项调查肥胖如何在社交网络传播的研究。当时,科学家们已经知道,肠道微生物组中的一些病毒和细菌能改变一个人肥胖的风险。因此,他们想知道,朋友之间除了能影响彼此的饮食习惯之外,是否还会把这些微生物传给彼此。
在新的研究中,为了研究社交网络结构与肠道微生物组的组成之间的关系,Christakis与他的团队前往洪都拉斯的丛林。在那里,他们绘制了生活在18个孤立村庄的1787名成年人的社交网络,这些村庄里的村民之间的互动主要是面对面的,他们很少接触可以改变微生物组的加工食品和抗生素。
研究人员绘制了社交网络地图,并收集了洪都拉斯18个偏远村庄的居民的微生物组数据。(图/Human Nature Lab at Yale)
研究人员记录了每个参与者的详细的微生物组数据。这个庞大的数据库中包括2543种微生物物种,以及339137种不同的品系,这些品系是同一物种的相近遗传变异体。
在调查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了大量证据表明,即使排除饮食、水源和药物等因素,非家族性成员和不住在同一屋檐下的人,也会共享微生物组。事实上,微生物组的共享是这些村庄中的人的社会关系的最强预测指标——甚至超越了财富、宗教或教育等特征。
具体来说,微生物共享程度最高的情况发生在居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配偶和个体之间——肠道中多达13.9%的微生物品系是相同的。对于那些不住在同一屋檐下,但经常在一起共度闲暇时光的朋友来说,肠道中的微生物品系也有10%的相似性。居住在同一个村庄但不经常在一起的人只共享4%。而生活在不同村庄的个体之间的共享程度则更低。
在收集到最初数据的两年后,研究人员重新测量了来自四个村庄的301名参与者的微生物组。他们发现,在这个群体中,有社会联系的个体的微生物组,会变得比那些缺乏社会关联的个人更相似。换言之,处于社交网络中心的人与他人的微生物组联系更紧密,而那些缺乏社交关系的“边缘人”则不然。
不要害怕社交活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肠道微生物的亚种。一般的社会接触或许能偶然地让人们共享相同的微生物物种,但除非这些物种能相互传递,否则他们共享相同品系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这样的结果加深了科学家对于是什么塑造了微生物组的理解。它表明,人们相聚的频率,比如一起吃饭的频率,问候对方的方式(握手、拥抱、亲吻),都与微生物共享的增加有关。
它们同时具有更加正面和负面的影响。例如负面影响是,与微生物组相关的某些疾病或健康状况,如高血压和抑郁症,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具传染性。但正面的是,这些发现也表明,健康的微生物组也能通过社交网络传递。因此,人们无需因为害怕“感染”别人的微生物组而避免社交。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让人们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紧密,这些联系超越了社会层面,到了微生物层面。
#创作团队:
编译:糖兽
排版:雯雯
#参考来源:
https://news.yale.edu/2024/11/20/gut-feelings-social-connections-change-our-microbiome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4-03804-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222-1
#图片来源:
封面图&首图: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