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在民国初年的北京,一位身着长衫的男子推开了福聚德的朱漆大门。他就是曾经的内务府公子克五,此刻正意气风发地点了一只烤鸭,还要了四样冷盘、四个热菜,又开了一瓶白兰地。看他指点江山般与店小二谈论酒具,仿佛昔日纨绔公子的风采又回来了。可谁能想到就在不久前,这位老北京贵胄还在街头拉洋车糊口。

这一幕揭示了清末民初旗人生活的巨变,在清朝统治的两百多年里,旗人是这座皇城中最令人羡慕的群体。他们享受着朝廷的优厚供给,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每月按时领取银两和口粮,还能坐收旗地租金,真可谓躺赢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那个年代北京城里的旗人过着怎样的饮食生活?清晨醒来第一件事是品茶,接着漫步到饽饽铺,点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腐脑,再来两个现烤的马蹄烧饼。上午带着笼中金丝雀去茶馆,与三五好友谈天说地。午饭时分或去廊坊二条马家啖一碗白水羊头肉,或去瑞明楼买几个褡裢火烧。这样悠闲的生活节奏,让人不禁想起那首流传甚广的童谣《耗子大爷在家吗》。

有身份的旗人比如克五这样的内务府子弟,饮食档次自然更高。他们常出入的是东兴楼、泰丰楼、致美楼这样的高档食肆。东兴楼以葱烧海参、芙蓉鸡片闻名,泰丰楼的沙锅鱼翅、锅烧鸡是一绝,致美楼则以云片熊掌、四吃活鱼著称。这些饭庄里的厨师都是一等一的手艺人,稍有差池就会被挑剔的旗人老爷们投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便是最底层的旗人生活水平也远超普通百姓,就拿作家老舍家来说,他父亲虽然只是个普通护军,但每月都有固定的银两和粮食进项。家中常备点心糕点,逢年过节还能叫上便宜坊的外卖。在他们看来讲究吃喝是旗人的天性,每样菜品都有其独特的做法和标准。比如一碗普通的炸酱面,酱料必须选用六必居或天源酱园的,配料也要一应俱全:青红萝卜丝、黄瓜丝、豆芽、葱花、芹菜等缺一不可。

然而好景不长辛亥革命爆发后,旗人的特权被废除,那些从未习得谋生技能的旗人一下子失去了生活依托。克五就是在这样的大潮中被迫放下身段,推起了洋车,所幸他的老友修鼎新慷慨相助,让他又能短暂重温往日的饕餮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再优渥的生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旗人,在时代的转折中也不得不面对现实。克五的故事,正是一个时代变迁的缩影,见证了一个特权阶层的起落沉浮。

现在的北京城里,那些老字号饭庄依然屹立,继续传承着百年的烹饪技艺。但客人早已不再是独享特权的旗人,而是五湖四海的美食爱好者,这或许也是历史的公平:美食文化从特权阶层的专享,变成了全民共享的文化遗产。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