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1969 年党的九大召开,这一会议成为众多人物命运的转折点,诸多重要方针也在此次会议中得以制定。在中央委员名单里,出现了一位新人 —— 纪登奎。他的崛起一方面源于自身出众的能力,另一方面则得益于他在河南当地任职地委书记时,受到毛主席的单独召见。因其表现优异,毛主席称他为 “我的老朋友”,此后纪登奎的人生轨迹发生重大转变,凭借始终坚守自己的立场,被众人视作党性良好的干部,在九大之际成功从地方步入中央领导层,这并非简单的提拔,而是毛主席对他的重用,当时的环境动荡不安,毛主席急需提拔对党忠诚的干部,纪登奎由此登上历史舞台。他被毛主席推荐进入军队,凭借坚定的立场和鲜明的态度,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一致认可,就连叶剑英元帅也称赞他 “能干”。1971 年 9 月 13 日的危急时刻,纪登奎与周总理、吴德等人共同处理后续问题,确保事件平稳过渡。纪登奎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仿佛冥冥之中注定要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在处理当时事件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件颇为 “有趣” 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相关资料记载,后续抓捕行动实际抓捕了 92 人,可原本计划抓捕的人数是 93 人,有一人成了 “漏网之鱼”。那么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够逃脱纪登奎等人的抓捕呢?答案令人意想不到,此人便是开国中将苏静。苏静同样出身于第四野战军,看似与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却在当年的案件中置身事外,而且还赢得了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赞誉。

相比纪登奎苏静在年轻人中或许更为出名,原因在于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战役,他在其中的表现极为亮眼,甚至被众人赋予了 “大佬” 这一外号。苏静堪称我党的 “无名名将”,这里的 “无名” 并非指他毫无名气,而是因为他原本并非作战指挥官,却创造出了许多上将都难以企及的战绩。

辽西战役时,辽沈战役已进入中期阶段,国民党方面将希望寄托于廖耀湘的九兵团,企图保住这支当时在东北最具战斗力的机动部队,期望其南下后能在平津战役和淮海战役中发挥重要作用。我方虽早已盯上廖耀湘兵团,并做了诸多准备工作,力求将其围歼。但辽西地域辽阔,廖耀湘的部队行踪不定,具有多种逃窜可能,加之东北野战军战士仅靠双腿追击敌军,实现合围难度极大。就在局势充满巨大不确定性之时,廖耀湘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率部逃往营口,从海上撤离。而此时东北野战军各纵队尚未抵达指定战场,形势岌岌可危,廖耀湘极有可能成功逃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支部队成为了左右战场走向的关键力量,这便是独立第 2 师。独立第 2 师通常由新兵和地方武装组成,一般需训练成型后才编入正规野战军。当时的独立第 2 师仅训练了一年多时间,武器装备也十分简陋,根本算不上正规部队。起初,该师被部署在营口,负责监视廖耀湘兵团。后来,鉴于判断廖耀湘不会前往营口,又命令其返回,在廖耀湘兵团侧面进行骚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键时刻东野作战处处长苏静率领重炮连与独立第 2 师会合,苏静在战斗中偶然获取一个重大情报:廖耀湘即将逃往营口。此时廖耀湘的第九兵团拥有十万精锐之师,而独立第 2 师仅有 7000 人,若与之正面硬拼,独立第 2 师恐难撑过半天。但苏静毫无惧色,毅然整顿这 7000 人的部队,利用重炮连的炮火掩护,向十万敌军发起冲锋。苏静此举并非鲁莽行事,而是精准洞悉了廖耀湘部队的心理。各部队一心只想逃跑,一旦遭遇主动进攻的部队,必然会误以为是主力部队,从而打乱其逃跑计划。果不其然苏静率领的独立第 2 师迎面撞上国民党第四十九军,令人意想不到的是,7000 人的独立第 2 师竟轻松击败了第四十九军的 105 师和 195 师。第四十九军的崩溃引发连锁反应,后面的新三军和新六军见状立刻掉头逃窜,十万大军瞬间陷入混乱。苏静的这一决策彻底粉碎了廖耀湘的逃亡计划,随后东北野战军顺利完成对其合围,辽西战斗宣告结束。仅凭此一战苏静便足以与开国上将们相媲美,他也因此被尊称为名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静在我党历史上留下了诸多浓墨重彩的记录,长征时期他作为红一军团的开路先锋,以侦察参谋的身份为整个军团探路。队伍休息时他仍在忙碌;队伍尚未启程,他已先行出发。聂荣臻元帅对他评价极高:红军过草地时,苏静在前方开路功不可没。1945 年后的东北战场争夺中,东北地区局势复杂,我军一度陷入被动。苏静担任情报处处长后,充分发挥红军时期的侦查特长,成功构建起一张极为有效的情报网,极大地改变了东北民主联军的作战方式。1946 年 2 月东北民主联军取得出关以来的首场重大胜利,当时有人感慨道:一个苏静等于 10 万兵,由此可见苏静的能力备受众人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第四野战军出身的将领,苏静的老领导曾多次邀请他到家中聊天,身边人也建议他多与老领导走动。但苏静为人刚正不阿,在打仗时坚决服从上级指挥,可涉及其他方面,他不愿过多参与,认为领导工作繁忙,不应频繁打扰。正是凭借这种超强的能力和独特的性格,苏静始终保持稳健、踏实,未受到打压。在完成审查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后,中央专案组副组长纪登奎特意告知他:中央原定抓 93 人,实际抓了 92 人。这无疑是在暗示他:你是漏网的那一个。而在当年风波过后,苏静因其性格与工作能力,成为了韩先楚、周总理双方都争抢的顶尖人才。苏静的经历,犹如一部传奇史诗,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他的故事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激励着后人不断探寻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