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向民 本报记者 宋晨曦

“与大豆和水稻相比,我省玉米育种‘农业芯片’的意义更大,帮农民增收是我坚持做育种工作的最大价值。”说这话的人,是巴彦县富江乡的刘国堂,几十年如一日投身科研,是一位农民育种专家。

富江乡200亩地是他进行种植试验的“主战场”;一幢40多年的农村老房子,一铺火炕、一个简易折叠炕桌,一个笔记本电脑是他产出优质品种的“总指挥部”。如今,52岁的他拥有了14个通过黑龙江省玉米品质审定标准,其中1个通过国家级审定,更多的玉米品种还在继续测试审定中。

10月30日,刘国堂带着4000多份玉米试验材料离开了家乡飞到海南省,开启了他第25年的玉米育种“南繁”路。

“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刘国堂1972年出生,父亲是一名优秀的育种工作者。虽然从小帮父亲干活,但之前他并未深刻理解育种的奥秘和意义。初中毕业后他做了普通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日复一日的耕作中,刘国堂渐渐发现:逐年提高的大型机械化作业,对玉米种子的质量有了新的要求;优质玉米商品在市场上占绝对优势;优良玉米品种抗洪涝、大风等自然灾害能力强……看到年迈的父亲因后继无人而日益焦虑,仰望着家里天棚上悬挂着上千份的玉米试验种子,“传承”的信念从刘国堂心底迸发。

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深入育种行业非常吃力,“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虽然从小受父亲熏陶,但我还是‘门外汉’,看数像看‘天书’一样。”刘国堂说。

刘国堂有股“狠”劲儿,他用平时省吃俭用积攒的钱购买大量关于种子方面书籍潜心学习。农闲时,他每天孜孜不倦地钻研,向书本要答案,跟农民主动学习,向权威专家虚心请教,反复在试验地做比对研究。

凭着执着和坚定,刘国堂在育种之路上越走越坚定。近年来,他不断改良巴单(玉)系列玉米种子,成效显著。目前,该系列种子已经推广到我省第二、三积温带,累计推广面积达到700多万亩。

“1001次也许成了呢”

为了更好地完成玉米育种工作,从2000年起,刘国堂跟大多数育种专家一样,开始了“南繁”育种之旅。

“育出好品种,至少需要8年时间。开始阶段,没人相信我一个农民能成功,但我认为,可能大机构做500次试验能成功一次,但如果我做1000次试验都失败了,那么第1001次也许成了呢,这就是念想吧。”刘国堂说。

他的家在富江乡一栋40多年的老房子里,屋内陈设老旧,刘国堂仔细核对着即将要带去海南的材料,他的妻子在一旁帮忙搓着玉米粒,场景好似回到了几十年前普通农户家的日常生活,唯一违和的是刘国堂右侧炕桌上的一台笔记本电脑。

他握紧鼠标,头微侧,仔细观察着电脑屏幕,嘴里念叨着数据,喃喃道:“这几个材料里最可能产生优质品种,重点关注。”

他看屏幕的眼神有些不协调,富江乡退休老干部吕富说,“他现在只能靠1300度的左眼生活工作,右眼在海南育种时因劳累过度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目前只能见一点光亮。”

由于试验面积较大,他自己出钱在海南、吉林以及我省各地承包土地,在不同区域扩大试验面积。试验时,他要求精益求精,细心观察、记录,特别在套袋、授粉期间最为辛苦。他的爱人罗艳红说,在海南期间,高温下暴晒掉皮、雨天浇成落汤鸡是常有的事,为了抢时间,经常吃不上饭。

吕富说,刘国堂常年头戴防晒帽,身穿长衫,脚蹬黄胶鞋,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育种工作者。二十多年来,他记下了100多万字的育种数据,积累的资料可以装上一马车。他对玉米试验材料的了解已达到如数家珍境地,电脑里千百个试验数据,他看一下就基本了解,早已达到了育种专家的水平。

“吾辈不敢费光阴”

与记者面对面,刘国堂给人的感觉朴实、踏实,与刘国堂交流,更感受他严谨、细致的性格,还有心系家国天下的情怀。

“前几年,别人说我的工作是研究‘农业芯片’时,我为农民也能做‘高大上’的事儿而感到高兴。”刘国堂介绍,为了加快培育进度,近年来,他试验初比品种从以往的5000多份增加到今年的7500多份,试验地面积达到200多亩。

育出好种子,不仅是他安身立命的资本,也成为他使命必达的坚持。

如今,他已不再单打独斗,他的业绩被同行业认可。2023年,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刘国堂签署了5年的育种合作协议。刘国堂说,“公司每年投资育种资金并负责育成品种的开发和推广工作,免除了我的后顾之忧。”

据统计,几年来巴单(玉)系列玉米种子使粮食总计增产4.5亿斤。当谈到他的玉米种子已经让很多农民增收时,刘国堂腼腆地笑着说:“我之前写了一首小诗,其中两句是‘群雄逐鹿风烟起,吾辈不敢费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