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治疗腰腿痛的秘验方——独活寄生汤,为什么有些人用不出效果?
孙思邈《千金要方》中的好多方子效果非常好,比如温胆汤,比如小续命汤。所以他命名为“千金要方”。意思是这些方子一个就值千金。其中“千金”独活寄生汤也是名副其实的治疗腰腿痛的秘方,很多人用之不效是因为没有按照孙思邈先生规定的用量,只要按照用量几乎没有不效的,什么腰肌劳损、腰椎疼痛一概有效。吃独活寄生丸为什么吃了十盒、八盒不效,药量太少了。
《备急千金要方》:独活三两(45克)、桑寄生、细辛、秦艽、防风、肉桂、牛膝、杜仲、熟地、当归、川芎、白芍、人参(现多用党参)、茯苓、甘草各二两(30克)。
用量:独活45g,桑寄生30g(因今之寄生有效者甚少故续断替之),杜仲30g,牛膝15g,细辛10g,秦艽12g,茯苓15g,肉桂心6g,防风10g,川芎10g,人参10g,甘草10g,芍药10g,干地黄15g。上药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温身勿冷也。
《备急千金要方》:“夫腰背痛者,皆由肾气虚弱,卧冷湿地当风得之。不时速治,喜流入脚洗膝为偏枯、冷痹、缓弱疼痛,或腰痛、挛脚重痹,宜急服此方。”本方是治疗痹病的名方,也是治疗腰痛的效方。
主治:
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木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骨质增生症、小儿麻痹等属风寒湿痹日久,正气不足者。
天津名老中医在《治痹之秘在于重剂》一文中谈到:“如疼痛较重,舌苔白厚而滑者,加独活一味。此药不但有疏风散湿之功,若用至60g,既有镇痛之神效,又无副作用。”也可以加元胡30g。或加川乌、草乌各10克(先煎),怕冷加制附子15克。
独活寄生汤组方特点:
①八珍汤去白术,双补气血。补血以四物为祖方,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凡治风剂中加入和血之药可加强疗效。
②杜仲配牛膝:杜仲常用于强壮筋骨,如青蛾丸、右归丸、杜仲酒。《医学衷中参西录》谓牛膝:“原为补益之品,而善引气血下注,是以用药欲其下行者,恒以之为引经。故善治肾虚腰疼腿疼,或膝疼不能屈伸,或腿痿不能任地。此皆其力善下行之效也。”杜仲配牛膝,补肝肾之力能峻达腰、腿、膝、脚下肢。
③秦艽与防风、细辛配伍。三药合用具有祛风、温通、止痛功效。
④独活与桑寄生配伍:《本经逢原》云:“寄生得桑之余气而生,性专祛风逐湿,通调血脉,故《本经》取治妇人腰痛,小儿背强等病,血脉通调而肌肤眉须皆受其荫,即有痈肿,亦得消散矣。”《本草求真》曰:“桑寄生,号为补肾补血要剂。缘肾主骨,发主血,苦人肾,肾得补则筋骨有力,不致痿痹而酸痛矣。”
独活寄生汤以独活为君,比较一下前面的羌活胜湿汤,羌活胜湿汤用羌活,这里不用羌活,只用独活。独活入少阴经,属于少阴经,少阴主骨,层次较深,同样祛风湿,它作用层次较深。所以用于久痺,它做为君药,祛风湿止痛。久痺之后,往往从腰膝这方面受累较突出,下半身,独活善治下半身的风寒湿邪而止痛。
臣药用了细辛、防风、秦艽、桂心,选药上还是很讲究的。细辛也能入少阴经,能够祛风,也能温阳气,说细辛能起发肾气,同时还能散风。作用也可以入少阴经。增加独活这方面的散风作用。用防风,前面说过,防风是风中之润剂,走十二经,适应面较宽,在这里也是增强独活的祛风湿作用。秦艽祛风止痛,但它祛风擅长于祛经络,而且深层次的,层次较深的祛风。也能透邪,对外透邪,在独活寄生汤中用来祛风透邪。桂心,肉桂心,它有温阳作用,有活血作用。通过温阳活血,增强祛风胜湿这些药物祛风湿止痛。这四味药物,细辛、防风、秦艽、桂心,增强了独活的祛风胜湿止痛力量。作为臣药。从前面我们所讲的,这个方所反映的治法和功用来看,这一组君臣药,重点体现了祛风湿止痹痛的作用。
佐药有三组。
第一组桑寄生、杜仲、牛膝,本身都有不同程度的祛风湿作用。同时又长于补肝肾,壮腰膝。对于久病肝肾不足,这种腰膝受风湿所累,甚至于屈伸不利,功能障碍。通过补肾,祛风湿,有助于改善。
佐药第二组,当归、川芎、地黄、芍药,唐代都写是芍药,赤白芍不分,现在一般在这个方里,或者可以用白芍,或者赤白芍联用。这四胃就是后世的四物汤。是养血活血的四物汤。它配这个在里面,可以起到两个作用。
(1)气血不足需要养血。
(2)川芎、当归的活血作用,又有助于祛风湿。治风先治血,有助于祛风湿止痛。
第三组人参、茯苓,加使药的甘草。实际上差一个药就是后世的,(因为独活寄生汤是唐代的),就是宋代的四君子汤。《和剂局方》的四君子汤,差了白朮。四君子汤是益气健脾的基础方,我们补益剂的第一个方。基础方就是四君子汤。益气健脾的基础方,去了白朮。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用人参补气,茯苓健脾渗湿,甘草助人参补气,这样分析就可以了。当然有的个别还提到,有的书上,或有的人认为,这个方不用白朮,是因为它偏于温燥。这个说法不客观,可以不这样提。为什么呢?四君子汤,宋代的,唐代的孙思邈用这个独活寄生汤的时代还没有四君子汤,一定说他是去掉了白朮,不是这样的。只是客观上这个方类似四君子汤,是运用上一种所见略同吧!都用这个益气健脾。这样认识就可以了。所以你这个方用一点白朮有没有坏处?也不至于有那么大的温燥,因为这方里本身来说,有地黄、芍药这一类的益阴养血之品。
所以从独活寄生汤的构成来看,它祛风湿,止痹痛,这是针对痺证,但是久痹之后,导致肝肾不足,气血不足。它又有一组类似于四物汤和四君子汤一大部分的补气养血这个组成。使得全方邪正兼顾,标本兼顾,补泻结合,考虑比较全面。而且还适合于服用时间较久。
临床运用辨证要点
痹证日久,邪实正虚,腰膝冷痛(当然这气血不足了),肢体屈伸不利(一般用到独活寄生汤都有点功能障碍),心悸气短,脉细弱(气血不足的表现)。
临证只要具备虚痹的证候如肾气虚,腰臀股膝酸痛,畏寒,脉沉或虚大而弦,舌质淡,皆可投独活寄生汤。
方中药味具体分析
独活
【性味】辛苦,温。
【归经】入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挛痛,慢性气管炎,头痛,齿痛。
桑寄生
【性味】苦甘,平。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除风湿,通经络,益血,安胎。治腰膝酸痛,筋骨痿弱,偏枯,脚气,风寒湿痹,胎漏血崩,产后乳汁不下。
细辛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行水,开窍。治风冷头痛,鼻渊,齿痛,痰饮咳逆,风湿痹痛。
秦艽
【性味】苦辛,平。
【归经】入肝、胃、胆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和血舒筋,清热利尿。治风湿痹痛,筋骨拘挛,黄疸,便血,骨蒸潮热,小儿疳热,小便不利。
防风
【性味】辛甘,温。
【归经】入膀胱、肺、脾经。
【功能主治】发表,祛风,胜湿,止痛。治外感风寒,头痛,目眩,项强,风寒湿痹,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破伤风。
肉桂
【性味】辛甘,热,
【归经】入肾、脾,膀胱经。
【功能主治】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治命门火衰,肢冷脉微,亡阳虚脱,腹痛泄泻,寒疝奔豚,腰膝冷痛,经闭症瘕,阴疽,流注,及虚阳浮越,上热下寒。
牛膝
【性味】苦、酸,平。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杜仲
【性味】甘,温。
【归经】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肾虚腰痛,筋骨无力,妊娠漏血,胎动不安;高血压。
熟地黄
【性味】甘,微温。
【归经】入肝、肾经。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治阴虚血少,腰膝痿弱,劳嗽骨蒸,遗精,崩漏,月经不调,消渴,溲数,耳聋,目昏。
当归
【性味】甘辛,温。
【归经】入心、肝、脾经。
【功能主治】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
川芎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肝、胆经。
【功能主治】行气开郁,法风燥湿,活血止痛。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瘕腹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
赤芍
【性味】苦,微寒。
【归经】归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人参
【性味】甘、微苦,平。
【归经】归脾、肺、心经。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内热消渴,久病虚羸,惊悸失眠,阳痿宫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
茯苓
【性味】甘淡,平。
【归经】入心、脾、肺经。
【功能主治】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甘草
【性味】甘,平。
【归经】入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炙用,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心悸,惊痫;生用,治咽喉肿痛,消化性溃疡,痈疽疮疡,解药毒及食物中毒。
提示: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