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坑杀四十万赵军的杀神白起,后有天街踏尽公卿骨的黄巢,而在明朝末期也出现了这么一个人。
他的名字叫张献忠,以洗劫城池为要挟,逼迫寺中和尚吃肉。
在破戒与全城老百姓之间,和尚又将如何抉择?
明朝万历年间,在现在的陕甘宁交界处,一个婴儿呱呱落地,父母请人取了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张献忠。
可能是命运使然,他在后来非但没有“献忠”,反而走上了谋反之路。
小时候,张家并不富裕,甚至称得上贫苦。所以张献忠在读了两年私塾后,便早早辍学在家。
在当时的大西北地区,想要出人头地只有两种途径,要么从商,要么从军。
明朝时期,著名的定边营就驻扎在这里。
受定边营的影响,张献忠自小就向往军旅生活。
但从军后,他才知道,士兵的生活并非想象中的美好,行为处处受管制,根本不自由。
于是,张献忠在定边营待了几年后,就托关系在延安府寻了一个捕快的职位。
捕快生活比军旅生活自由很多,权力也大,更有油水可以捞。
身为府衙捕快,张献忠经常欺负老百姓,百姓们苦不堪言。
很快,因为行事乖张,张献忠便惹下事端,被延安知府革职,永不录用!
做不成捕快后,张献忠只好重新回归军旅,在榆林附近从军。
但做过几年捕快的他,已经无法再吃军旅之苦了,很快又在军中犯下罪责。
这次按军令当斩。
好在当时军中将领感觉这人虽然行为乖劣不堪,但好在勇武,于是为其求情,只打了一顿板子,然后将其逐出军营。
当时正值明朝末期,受到气候影响,整个西北地区遭遇了十分罕见的旱灾。
大旱三月后,蝗灾开始席卷各地。
当时西北大地上,别说稻谷了,就连杂草都无法生长,后来人们实在没饭吃,连草根都挖没了。
一时间,整片西北地区灾民遍地,尸横遍野。
而张献忠也身处其中,一家人饿死的饿死,逃荒的逃荒,张家就此散了。
如果再给张献忠一次机会,他绝对不会选择轻易离开军队,丢掉军中的铁饭碗。
但人总要生存,离开军队后,张献忠四海为家,跟着灾民四处逃难。
可逃难的生活太苦了,每天都有人死在路上。
难民为了吃口饭,经常大打出手,自相残杀。
面对这样的惨状,当时的天启皇帝根本就没想着救灾,依旧沉迷酒色之中,寻求长生之道。
再加上魏忠贤等太监专政,对灾民多打压。
在饥寒交迫下,走投无路的灾民开始奋起反抗,多地爆发农民起义。
多股起义军在陕北地区揭竿而起,开始反抗明朝统治。
而张献忠做过几年士兵,再加上读过几年书,手段也颇为狠厉,很快成为其中一支起义军的首领。
作为一支起义军,他又将如何推翻明朝暴政?
天启皇帝身亡后,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登基。
在天灾人祸下,西北农民起义军形成了一定规模,随后,他们开始准备南下。
渡过黄河后,其中一部分向中原地带进发,另一部分向南面的川蜀地区进攻。
张献忠率起义军攻打的第一座城就是夔州。
夔州就是现在的重庆奉节,位于蜀地东北方位,也是巴蜀地区的北方门户。
第一战打得非常顺利,起义军很快占领了夔州。
在他们准备下一步进攻时,明朝女将军秦良玉率精兵良将赶过来。
张献忠的农民起义军根本无法与明朝的正规军相抗衡,只好向东南方向逃窜。
在明朝多支官兵的围追堵截之下,大部分农民起义军被逼到河南,局势非常危急。
生死存亡之际,十三家起义军首领史无前例地坐在了一起,开始商讨求生之路。
经过数日激烈讨论,最终得出一个方案——那就是分头突围,明军不可能尽数剿灭。
只要有一支队伍能冲出去,就能给明廷制造混乱,其他被困起义军才有活路。
向东边突围的是张献忠和李自成两支队伍。
李自成与张献忠是老乡,合作颇为默契,在两人合力突围下,竟然真的突破了明军的包围圈。
他们从河南荥阳一路向东,直钻进安徽境内。
到了安徽境内,起义军如入无人之境,到处劫掠,让崇祯皇帝头痛不已。
崇祯皇帝不得不调兵,快速支援安徽。
但张献忠并没有据守一方,和明军硬碰硬。
他选择游击战术,打一枪换个地方,于是趁着一天大雾,悄然包围了凤阳城。
熟悉明史的人应该听过安徽凤阳,这里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也是大明王朝建立的起点。
虽然朱元璋的皇陵不在这里,但朱家的祖坟和龙脉都在这里。
张献忠借着大雾,快速攻下了凤阳。
进入凤阳城后,他让起义军肆意劫掠,仅仅半天时间,就杀害城中官兵两万多人。
一时间,凤阳城内凡有家产者,皆被洗劫一空。
张献忠将搜刮出来的金钱财宝收为己用,带不走的粮食布匹就分给当地穷人。
底层农民在领到分发的粮食后,他们开始疯狂拥护起义军。
张献忠见时机成熟,于是带着众人来到朱元璋的陵墓旁。
仅仅用了数日,朱家皇陵周边的几十万棵松柏被砍伐干净,寺庙和宫殿也被拆了。
发生这件事情后,气得崇祯皇帝不能自已,将一众渎职人员撤职,又急调各地明军千里奔袭,驰援凤阳。
而张献忠继续游窜,在凤阳折腾够了,他果断南下,一直打到长江边上。
到了长江边后,他又开始沿江向东,绕到江苏一带作战。
接下来,他又从江苏向北打,就这样一路打,一路走,在中原绕了一圈后,重新回到河南。
按照现在的话说,虽然伤害不大,但对明朝的侮辱性很强。
最后,他穿过河南,重新钻进陕西,回到老家关中一带。
虽然起义军的对手是明朝军队,但终归各自为战,很难拥有稳定的根据地。
随着明朝加大对起义军的打击力度,在崇祯十年时,大部分起义军被俘,还有一部分人选择了投降。
张献忠见大势已去,也果断选择投降。
投降后的他是否会安于现状呢?
投降后张献忠一直蠢蠢欲动,暗自招兵买马,努力学习兵法,为下一次起义做准备。
很快,两年后的一天张献忠举旗叛变,再次掀起新一轮的起义浪潮。
这一次,他吸取教训,不再正面硬刚。
面对中原地区的围剿,张献忠果断撤退,选择向西边川蜀地区进发,以求保全自身实力。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他主要以四川战场为主,寻找时机,随时准备攻打湖广两地。
虽然期间也取得了不少战果,但他的种种行为,也引来明朝的终极一战。
这时候,明军从四面八方包围了张献忠,誓要将他围剿在武昌一带。张献忠被逼得再次向西逃窜,选择第二次入川。
在这次入川时,张献忠遭到前所未有的阻拦,每前进一步,每攻占一城,都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他为了震慑敌人,下令每攻下一城,就要将城池洗劫一空。
纵使如此,起义军还是被拦在了成都城外。
张献忠在成都城外一所寺庙中修整。
他在吃肉喝酒时见僧人刻意躲避自己,不禁心生怒气,于是派人将寺中方丈抓到面前,逼迫其吃肉喝酒。
但方丈面色坦然无惧,决死不肯吃肉破戒。
张献忠见状,心中生出一计,对方丈说:你不吃下这块肉,明天城破之时,全城将被血染。
方丈默念佛经,知道自己今天必须在破戒和天下苍生面前作出选择。
于是,方丈果断拿起肉块,塞进嘴中。
这一举动,引得张献忠和众士兵哄堂大笑,纷纷笑方丈是个假和尚,得道高僧也不过如此。
只见方丈盘膝而坐,高声喝道: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此言一出,让众人不禁刮目相看。
可惜的是,张献忠攻破成都城后并未遵守承诺,而是大肆杀害城内百姓。凡是与明朝有关系之人,必处以刑罚。
就这样,张献忠据守四川数年。
直到明朝灭亡,顺治皇帝入主中原后,为统一全国,清军决定进攻川蜀。
在强大的满汉大军面前,张献忠连连败退,损失惨重。
经过长达半年多的激战,他自觉天命已尽,于是决定拼死一搏,希望能逃回老家陕西。
在与清军的最后一战前,他为永决心患,将自己妻妾和儿女全部杀害。
他倾城而出,将军队分为四股,向北进发。
沿途遭到了清军的猛烈进攻,张献忠被飞箭射中,不治而亡。
张献忠作为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位枭雄,其勇猛异于常人,但其手段也十分狠厉。
为了一时之乐,以千万百姓的生命,威逼出家人破戒,最后却依旧食言,令世人不齿。
或许是因果报应,张献忠为自己的种种恶行付出了惨重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