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昆山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中标公告发布,重点聚焦与上海邻界5公里区域,共计约258.93平方公里。
近日,《昆山全面融入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中标公告发布。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组成的联合体以240万元中标了本项目。
预计项目工作周期时间约4个月。具体安排如下:
1、前期调研座谈,形成初步方案(1个月)
2、交流汇报讨论,形成中期方案(1个月)
3、征求部门意见,开展专家论证(1个月)
4、修改完善材料,提交最终成果(1个月)
本次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一为昆山全域范围,即931.5平方公里。二为昆山市与上海(嘉定区、青浦区)邻界区镇作为邻沪跨界协同单元,包括开发区、花桥镇、千灯镇、淀山湖镇、锦溪镇和周庄镇,重点聚焦邻界5公里区域,共计约258.93平方公里。
根据已批复的“示范区规划”,上述的昆山邻沪跨界协同单元中,淀山湖镇、锦溪镇和周庄镇已成为示范区协调区。
本次招标在综合交通协同领域,将探索建设互联互通的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以直连直通为原则,布局多层次、网络化公共交通;以慢行友好为原则,发展绿色交通方式,打造绿色、高效、多样的综合交通体系;统筹城际轨道规划,推动城际轨道建设,强化昆山与上海的轨道链接;打通临界地区断头路,提升整体连通性与服务水平。
我们看到,这里重点提到了强化昆山与上海的轨道链接。
截至目前,昆山与上海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方面,苏州轨交11号线与上海轨交11号线已实现“无缝”衔接。
目前,苏淀沪城际依然没有公布最终方案。就像我们此前多次报道中所提到的,苏州官方更倾向于中线方案,并计划与上海市域铁路互联互通,跨线贯通运营。而上海官方图源普遍展示的是北线方案。
不过,前一段时间上海久事集团专家发布的相关市域铁路论文中提倡,苏淀沪城际将北线(吴江支线)和南线方案一同实施,但最终方案依旧是谜。
本月13日,为加快推进苏州与上海之间的综合交通运输衔接,进一步促进沪苏(州)深化一体化发展,苏州市副市长施嘉泓带领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及相关县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赴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开展对接交流。
从时间节点来看的确很紧迫,示范区线三期开工在即,苏淀沪城际如要与示范区线未来实现跨线运营,那么理论上理应在示范区线三期开工之前公布相关线路方案是最理想的,并预留衔接接口。
苏州官方就苏淀沪城际选线最新回应
本次招标完整内容如下:
一、项目背景
按照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要求,在自然资源部的指导下,2023年以来,上海市规划资源局会同相关省市及部门,联合推进《长三角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昆山作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行先试区,一以贯之地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持续深化“4+2”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实践联盟、“嘉昆太”协同创新圈、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等区域合作。为更好实现沪昆对接一体化、服务一体化、融入一体化,昆山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开展昆山融入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工作,着力将昆山建设成为长三角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和更高品质生活的领航示范区。
二、规划范围
为实现昆山整体融入上海大都市圈以及临界地区统筹融合,本次规划范围分为两个层次。一为昆山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931.5平方公里。二为昆山市与上海(嘉定区、青浦区)邻界区镇作为邻沪跨界协同单元,包括开发区、花桥镇、千灯镇、淀山湖镇、锦溪镇和周庄镇,重点聚焦邻界5公里区域,共计约258.93平方公里。
三、规划内容
(1)战略空间协同
深刻认识昆山在不同区域尺度的战略地位,分层级提出战略空间协同重点。市级层面,聚焦总体战略愿景,搭建整体发展框架,识别重大发展区域或廊道,锚定整体空间格局。5公里协同区层面,聚焦两地战略性空间资源统筹、空间底线管控要素的跨区域联合保护、重点合作发展区域的联合共建等,明确重点任务与行动,深化项目布局。
(2)产业空间协同
立足区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探索绿色发展、协同发展新路径,共建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产业体系。谋划布局若干战略性、前瞻性的科技创新标志性工程,强化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结合存量用地盘活更新,着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培育新质生产力空间载体,打造区域级创新走廊与科创节点。
(3)生态人文协同
立足上海大都市圈,识别重大生态廊道、板块与节点,构建安全韧性的生态安全骨架,塑造开放多元的公共空间体系,打造连续共享的慢行体系;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与历史底蕴,提升现代化城市内涵,彰显独具特色的城市风貌,彰显更加江南的城市底色,打造宜居宜业的品质城区。
(4)综合交通协同
探索建设互联互通的一体化交通基础设施,以直连直通为原则,布局多层次、网络化公共交通;以慢行友好为原则,发展绿色交通方式,打造绿色、高效、多样的综合交通体系;统筹城际轨道规划,推动城际轨道建设,强化昆山与上海的轨道链接;打通临界地区断头路,提升整体连通性与服务水平。
(5)基础设施协同
建设示范、便捷、绿色、智能、安全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以联通共享为原则,建设水源、能源、信息源等支撑体系,高标准建设共享邻避设施;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绿色低碳为导向,加快构建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6)其他
根据后续上海大都市圈总体规划编制成果和相关工作任务等需要,开展相关配套研究工作。
本次招标最终成果预计明年3月提交
资料:政府招采
编辑:大青浦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