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率先建设6处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引进专家与企业合作推动牡蛎加工技术迭代升级,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省内首个“牡蛎碳汇保险”……11月19日,记者从乳山市海洋发展局获悉,乳山市精准对接牡蛎产业发展需求,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目前,乳山牡蛎品牌价值已达193.85亿元,位居国家地理标志牡蛎品牌价值排行榜榜首。
眼下是牡蛎最肥、味道最鲜美的时候,也是乳山牡蛎行业最繁忙的季节。展望这个冬季,万豪水产负责人张海洋充满期待。“在政府的指导下,新建的白沙滩镇牡蛎融合发展产业园,让我们牡蛎加工企业实现‘拎包入住’。”他说,园区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备,极大提高了产能,通过园区产业聚集效应,也汇聚了更多客商前来洽谈合作。
该产业园一年前已完成一期建设并投入运营,因为运营模式备受欢迎,二期随即上马建设,预计年底就能投入使用。牡蛎产业园在建设过程中,当地政府在项目立项、用地手续、规划许可等方面都给予全程的“保姆式”服务。
“建成后将形成牡蛎产业‘养殖—加工—销售’的高效循环产业链条,打造现代化牡蛎高效发展集聚区。”该产业园负责人宋光明说,二期工程还没建完,24个车间就已完成招商。
乳山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乳山市在全国率先科学规划建设6处总面积达2200余亩的牡蛎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采用“大型企业自建、中型企业购置、小微企业租赁”的模式,实行牡蛎育苗育种、养殖、净洗、加工、销售一体化运营,推动牡蛎养殖、加工、销售集群化发展。
对于山东灯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来说,今年同样是喜事连连的一年:除启动厂房扩建项目外,联合科研院校等申报的“牡蛎现代种业关键技术研发与规范养殖模式构建”项目还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牡蛎产业繁荣发展的背后,离不开科技的强大支撑。“这些年,在乳山多个部门的支持下,我们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长期紧密的产学研合作,生产的高端牡蛎颇受市场欢迎。”该公司副总经理赵浩男说。
据悉,乳山市聚焦牡蛎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技术支撑,成立中科乳山牡蛎研究院,与中国海洋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校合作,成功培育和引进“前沿1号”等牡蛎新品种,实现牡蛎四季常肥。同时引进行业专家学者与企业合作,建立三级联动的牡蛎技术推广服务网络。
乳山市还推出金融助“蛎”计划,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省内首个“牡蛎碳汇保险”;连续举办八届“乳山牡蛎文化节”,做强“乳山牡蛎”品牌;建成全国首个牡蛎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目前已使用防伪标签1300多万枚。乳山将持续加强对“乳山牡蛎”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打造全国牡蛎产业新高地。(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沈道远 通讯员 于聪聪 李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