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写故事:
非虚构写作的11堂必修课
叶伟民 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教练式”的非虚构写作指南,它庖丁解牛般将写作技巧“大卸八块”,横向涵盖选题、采访、材料整理、情节、结构、人物、文笔、风格,纵向囊括开头、中段、结尾、修改、练笔。哪怕是零基础的写作者,也能从这里开启精彩的创作之旅,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书中汇集了叶伟民老师“故事写作营”系列课程的精华内容,是一本全方位、多角度的写作工具书。
火车司机、下岗工人、会计师、心理医生、程序员、游戏设计师、网文作者、全职妈妈、企业家……在本书中,你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还会遇见更好的自己。地球在变小,个体在变大,再细微的声音也能被听见,再平凡的个体也渴望去表达。拿起笔吧,一起迎接故事的诞生!
说来可笑,我想形容一下写开头到底有多难,但这本身就很难。这不是绕口令,而是长久以来的现实。写作者终其一生, 将与哪个 “坑”相伴最久?我想一定是开头。
如果写作痛并快乐着,那开头就是痛苦的起点。 不少人说,他们写开头要用去全篇写作时间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 如果开头写不好, 就完全没法写后面的内容。 我对此颇有同感,常常想: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写作的痛苦不是渐进,反而开场就来个下马威? ……
和开头对峙的体验实在糟糕,无数夜里,灯下枯坐,连屏幕也嘲笑我,字数统计冒头又归零,偶尔憋出几句,又被光标如贪吃蛇般反噬。支撑我的只有截稿时间,它本是我的敌人,现在却成了我的盟友。
当你看到这些时,我已经又和开头缠上了,只是已习惯了许多,起码比起年轻时要好。不过,那时也不总是糟糕,虽举笔维艰,但也遇到过一些好书,比如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奥兹的《故事开始了》。
这是一本少有的专门谈论开头的随笔集。它首先让我开心——即使是以色列 “国宝级”作家奥兹,也被开头虐得很惨。在序言中,他这样说:
谁没有过这样恐怖的经历呢?坐在一张白纸面前,它冲你咧着没有牙齿的嘴巴乐:开始吧,咱们倒要看看你能不能动我一根指头?
真是诚实得可爱,让人深感慰藉。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谁,只要创作开始了,煎熬就已相伴。同时,它又充满仪式感,让人忐忑中混杂着 “万里长征第一步”的豪迈。
因而,每一次写开头,我都很慎重,更惴惴不安,就像初春午后酝酿一封情书,它是被撕碎四散,还是被装进香盒?谁知道呢。但在一万种可能中,唯有搁笔,才最令人遗憾。
读者只会忍耐三十秒
第一笔的痛苦是普遍的,无论在我的课堂还是在社交 是在社交媒体,这样的感叹此起彼伏。 我有一位读者叫Zoe,当时她是准妈妈,对新生命的期待让她重燃写作的热情。 然而,刚拿起笔,开头就拦在那里,是那么不解风情,大煞风景。 她把这些苦恼倒在我的公众号后台:
每次想写一个主题,最开始会很激动,阅读很多相关的文章,自己也不断构思,但是一旦坐到桌前就打退堂鼓,觉得思路特别糟,没法下笔。
于是又开始搜集资料和构思的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渐怀疑自己的选题、构思、文笔、立意。最终,循环了一百遍, 一句半句都没写出来。心里也知道,写作一定要练习,但是一想到自己会写出稀烂的文章,就不敢下笔。
我的问题是:如何开始下笔?
比如,我最近怀孕了,想写一个类似 “孕期日记”的趣味短故事系列。开始想了很多点,都觉得太个人化了,而且没意思,于是开始狂看这个类型的文章,看着看着又觉得原先想的都太烂了,再构思。准备今天无论如何都要开始写了,早晨起来就觉得慌张,不知从何开始,最终,啥也没写……
渐渐地就觉得,算了,不写了吧。算了,换个主题吧。之前 有一个老师说,你就告诉自己,今天只写一百字,随便写,写了再说。我试过了,对于老师来说,她写了就有一定质量,对我来说,用这种心态写出来的简直不能看。关键是,也没有人告诉我 差在哪里,最终写了一堆废话。
——Zoe
调频与合同:好东西别藏着
读Zoe的故事时,我想起王尔德。他将一生都奉献给了19世纪的段子事业,但也有严肃认真的时候,例如浪漫,他说过:“浪漫的本质是不确定性。”
王尔德是个天才,据说少年时代半个小时就可以读完一部小说,且能复述十之八九。但即使聪明如斯,也有和一些东西过不去的时候。有一次,他宴请名流,但自己过了很久才出现。人们问他弄啥咧,他说在修改诗稿,花了半天去掉一个逗号,又花了半天把这个逗号加回来。这小故事为我们说明了两个问题:
第一,就算是天才,也常有难产的时候,哪怕是一个逗号。
第二,写作是浪漫之事,充满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广泛存在于绘画、雕塑、摄影等一切艺术中,因为第一笔总是最难的。以画画为例,哪里下笔都对,又哪里都不对,因为你总有并行方案,或者灵感之神还没眷顾的死角。所以你会纠结、犹豫,吐出烦恼丝,最后能把自己缠成茧。
只要开了第一笔,后面的难度就会递减,正如桃子十有八九应画在树枝上,鲨鱼也十有八九应出现在深海里,上下文的相关性越来越强了。因而,第一笔之所以如此艰难,就在于无限的开放性,这意味着你难以拿捏背后隐藏的机会成本。你一定会反复怀疑:我会不会有更好的选择?如果第一笔错了,会不会越走越错?……
我回复了Zoe,大意有两点:尽快写下第一句,开张万岁;从推销员角度思考,读者看完你的开头,为什么愿意留下来?尤其第二点,读者视角非常必要,能让我们心怀多数人的审美来下笔,避免过度的个人喜好和情绪起伏所带来的误判。
这不是抹杀个性,而是调频,就像转动收音机旋钮,从滋啦一片到歌声飘扬。然后,所有耳朵为之倾倒。
关于这种握手和同频,阿摩司·奥兹还有个说法:“一篇故事的任何开头,都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合同。”
这个比喻太形象了,我也终于知道自己为何如此犹豫,因为我知道,这个合同写不好,读者连我家门都不会进,纵使我的后花园堪比爱丽丝的仙境。
所以,不要把好东西都藏着,先端出来点。就像南方很多老字号酒家,把烧腊橱窗设在大门旁,色香味俱全,馋得路人食指大动,丢了魂似的。只要他们迈进大门,后厨师傅大展身手的时刻就到了。
麦肯锡电梯理论:30秒的惨痛教训
开头既然是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合同,那就要在商言商了——读者希望享用精彩的故事,有所感有所得,而作者想得到读者的认可和称赞。看上去是各取所需,但别忘了,主动权在读者:打动不了我,随手放下就是了。
编辑是作者的第一读者。这差事,好好先生是当不了的,倒不是要恶言相向,而是对标准要严苛。我当特稿编辑那些年,对作品开头的要求就是 “30秒原则” ,即半分钟还没法钩住我,这开篇算是砸了—— “合同”我不签!
为什么是30秒呢?这不是拍脑袋,而是出自看似与写作无关的商业领域。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曾有过一次惨痛的教训。当时,他们正服务于一家大客户,咨询结束时,项目经理刚好在电梯里遇到对方董事长。对方请他简述一下结论,然而,电梯从30层下到1层, 项目经理也没说清楚。最终,麦肯锡失去了这个重要客户。
电梯运行时间刚好30秒。自此, “30秒电梯理论”成了麦肯锡对员工的要求,即要在最短时间内把重点、亮点、结果表达清楚,以打动客户。它又叫 “电梯演讲”或 “电梯测试” ,其本质是要求讲述者有结构化思维,知道如何直奔主题、一击即中,最好还不忘撒网放钩,撩得对方倒过来追着听。
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不也是这样的吗?除非是前者的铁杆粉丝,一般读者对待陌生作者的作品,耐心和电梯里的董事长差不多。也就是说,他们最多只会忍耐30秒钟——“电梯” 一停,如果还不能被吸引住,他们将头也不回地离你而去。
一个人30秒最多能看多少字?即使是速读高手也不过500字。因而,开头500字决定了作品的成败。
古人有言,好文章要 “凤头猪肚豹尾” 。意思是,文章起势要奇句夺目、引人入胜,像凤头一般俊美;文章主体要言之有物、琳琅满目,充盈紧凑有气势,如同猪肚一样扎实丰满;文章结尾要别出心裁,寓意深远,如同豹尾一样雄劲潇洒。
无论 “凤头论”还是 “30秒原则” ,强调的都是开头的首要目标就是吸引读者。我见过不少失败的开头,均无视了这一要务:要不事无巨细地铺陈,要不话痨式地用引语,要不相亲般地自我介绍……
最终,读者哈欠连天、不知所以,后面再精彩绝伦也与他无缘了。这当然是读者的损失,但更多是作者的损失。世上好作品何其多,得一真读者却不容易。
选购创意写作指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