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能想象吗,一个“福”字里竟然藏了12生肖,而且个个活灵活现。11月11日至15日,仙桃市举行“沔阳纸韵”仙桃雕花剪纸作品展,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仙桃雕花剪纸作品吸粉无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物皆可“雕”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是长江流经里程最长的省份之一,浩浩汤汤的长江,孕育出了独特的长江文化,在长江最长支流的汉江流域,文化因水而兴。

在仙桃这次集中亮相的50多幅作品中,从福禄喜庆图案到传统绣花纹样,从花鸟鱼虫到人物故事,万物皆可“雕”的仙桃雕花剪纸技艺讲究构图匀称、雕工纤细,人物表情、生肖神态、动物动作需一刀一刀刻画,做出一幅作品最短需要一周,最长的则要一年才能完成,因此十分精美。

有“颜”更有“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仙桃雕花剪纸作品有“颜”更有“料”。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仙桃还有专门的雕花工艺社,每年有超万幅雕花作品出口到法国、波兰等国家,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这也让雕花剪纸成为当时人们的谋生技能,不过,这样的好景并不长。

文化瑰宝 绝不能掉

“因为女孩子都不搞女红,都是机器绣花,手工绣要绣很长时间,所以生活的实用性不强了,很担忧绝活面临失传和消失。”仙桃雕花剪纸学会会长王隽告诉长江云新闻记者。为了不让“绝活”成为“绝版”,1994年仙桃成立了雕花剪纸学会,走乡串户搜寻最古老的雕刻手法和图样模板,并整理编辑了4本专门书籍进行记录,终于,仙桃雕花剪纸在2009年成为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让技术不失传,仙桃新建雕花剪纸传习所3处,建立了传承学校2处,建立了景区剪纸研学馆2处。每年给予省级传承人10000元、市级传承人5000元的传承补贴,鼓励在民间开展传习活动;2023年还为仙桃雕花剪纸项目申请了专门的保护单位;让游客走进来的同时,还聘请10名非遗传承人,常年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活动,让非遗技艺后继有人。

文化赋能 老字号出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古老的技艺在年轻一代的手中又有了新的变化,雕花徽章、剪纸日历、雕花灯等文创产品应运而生,仙桃雕花剪纸硕大、古朴的传统造型摇身变成精巧、细腻的网红形象,仙桃雕花剪纸又将以崭新面貌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一个简单的灯具很普通,但是在文化的加持下,赋予了它新的意义和内涵,这种文化的吸引力传承了数千年,是无法阻挡。”游客胡林林告诉长江云新闻记者。

来源: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戎 张琼 仙桃台 彭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