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好消息让众多老人喜上眉梢:从11月起,1.7亿老人将陆续迎来养老金的提升。这一举措,无疑是给广大老年人送上了一份温暖而实在的“大礼包”,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有盼头。
一、养老金涨幅:各地有别,每月涨20元
在这次养老金调整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普遍上调,大部分地区每人每月涨20元左右。
以江苏省为例,从2024年1月1日起,基础养老金从208元提高到228元,每月增加20元,若11月份补发养老金差额,将会补发220元。新疆自治区则从165元提升至185元,执行时间为2024年7月1日起,老人可补发5个月的差额,即100元。
而上海的涨幅更为显著,早在2023年6月就已提升90元,并从2024年1月开始执行,如今上海的退休老人每月能享受到1490元的养老金补贴。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政府对老年人生活的关心和保障,让老人们切实感受到了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
二、补发时间:因省而异,各有安排
养老金的补发时间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像山东省,截至目前尚未公布具体的基础养老金调整方案,但据经验预计也会提升20元左右,其补发可能会集中在2024年12月之前完成。
对于2024年1月以来退休的人员,由于养老金计算需参考当年最新的社会平均工资,所以不少人还未拿到准确数额。
如王阿姨8月份退休,使用的是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7468元,若2024年基数提升至7700元,她的基础养老金将从1867元增加到1925元,每月多领58元,从8月到11月的三个月差额需一次性补发,预计补发174元。
由此可见,虽然补发时间有先后,但最终老人们都能享受到应得的待遇提升。
三、调整原因:数据统计与计发基数的确定
为什么养老金调整要等到11月甚至更晚呢?这主要是因为养老金的调整涉及到多个复杂因素,其中社会平均工资的公布和养老金计发基数的确定至关重要。
每年各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需根据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和经济发展情况来确定养老金计发基数,而这些数据通常要到年中才能统计和发布,所以养老金的调整和补发往往会推迟到下半年。
以2023年为例,许多地区直到11月份才陆续公布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导致当年新退休人员只能先按去年基数发放养老金,待新基数公布后再补发差额。
四、养老金并轨:公平保障的重要一步
提到养老金,就不得不说养老金并轨这一重要的改革举措。
2015年1月14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文件,决定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费用由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 。
养老金并轨的实施,有效缓解了社会保障体系中养老不公的问题,让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实现了统一,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
五、养老金计算方式: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养老金的计算方式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一般来说,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组成 。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充分体现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 。
六、2025年养老金还会涨吗?
很多人关心,未来几年养老金还会涨吗?笔者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从2005年起,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已经连续上涨了20年,并且从2016年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调整也实现了统一。
根据目前的经济形势,2025年养老金的涨幅依然会维持在3%左右。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物价的稳定以及社保基金的承受能力,都为养老金的持续上涨提供了保障。
随着延迟退休政策的逐步实施,职工的参保年限将进一步延长,未来养老金的计算也会更加注重“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政府也在不断完善养老金的激励机制,尤其是对于高龄老人以及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会有更多的倾斜和照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