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9日,深夜,火光漫天。
大道上挤满了溃退的士兵,车笛声此起彼伏。日军的炮火就在几公里外沉沉炸开,惊醒了头顶血色的夜空。周遭一片纷乱,指挥官找不到他的队伍。十几万士兵的建制被彻底打乱,一条主道上汇集着来自十几个师的残兵,没人能在这样的大溃退中组织起有效的防线。
有筋疲力尽的国军将士停住脚步,摇摇晃晃地攀上山头,向着他们身后的地平线尽头眺望。此刻他的眼里倒映的,除了燃烧的火光,还有灰色的绝望。
在他身后,罗店在燃烧,大场在燃烧,闸北在燃烧,整个上海在燃烧。
自8月13开战以来,数十万将士血战三月,与侵略者进行殊死搏杀,阵亡者的鲜血几乎浸透了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但一切都将结束了。几个小时前,日军第六师团已经迂回到了整个国军防线的后方,一个巨大的包围圈即将形成。国民政府下令,前线各集团军立即向苏州、昆山一带撤退,但为时已晚。
淞沪会战尾声,日军登陆金山卫,自侧翼击垮了国军防线
大溃退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面对数十万毫无组织度的国军溃兵,日军随即将开始他们的屠杀。淞沪会战,这场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者发起的孤注一掷的战略进攻,即将走向沉痛的终局。
这是详解淞沪会战全过程的最后一期图文,诸位看官,请随我回到夏末秋初的淞沪战场,一同复盘这场惨烈的交锋中所发生的种种细节,探寻战役失利的根源;一同思索,在经历了如此惨败之后,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人们依旧坚信,中国不会亡,从前不会,往后也不会。
罗店血战!地方军驰援!
自8月23日,日军第三师团及第一师团登陆以来,战场中心便由上海市区转移到了沿海登陆口岸。双方在罗店地区展开了激烈交锋,围绕这一地区两军先后进行了四次争夺战。日军在借助航空队与海面军舰火炮的协助下,对罗店地区的国军部队进行了地毯式轰炸,部署在这一地区的国军第67师损失惨重。
罗店争夺战
28日,罗店失守,国军的防线被撕开了一道缺口。为了挽回劣势,29日凌晨,67师师长李树森亲自率领四个步兵营发起反攻。此时正逢雨季,进攻之夜大雨倾盆,上千将士顶着暴雨和敌人密集的火力网发起冲锋,恶劣的气候环境考验着每个人的承受能力。
一夜激战,师长负伤,将士们没能夺下罗店,中日双方进入了更为惨烈的相持阶段。
此时日军的处境并没有好到哪去:两个师团的兵力被局限在沿海有限地区,缺少纵深;大兵团无法展开,登陆各部被国军分割包围,无法形成合力。
随着国民政府的军事资源不断向罗店地区倾斜,集结在罗店的国军部队每一天都在增加。到30日,已经有五个步兵师进入罗店阵地,几天后又增加到十五个师。以罗店为核心,国军开始构建漫长的防御线。
罗店镇,以此地为核心,国军沿着长江口岸建立了一字长蛇防御阵地
但连续的阵地战下来,国军进攻各部的损失已经到达能够承受的极限。其中早期到达的11师与67师战斗人员的损失已经超过半数,势必要进行补充。
人员损失只是一个方面,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后勤的输送。由于后方到罗店的补给线持续处在日军火炮轰炸之下,弹药与食品的供给一度中断。在部分阵地上,参战人员甚至已经接连三天没有补充食物,18军军长罗卓英曾如此描述:“火线上饿死的士兵比战死的还多!”
恶劣的战斗环境和惨重的伤亡,给参与此战的将士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回忆。后来,人们给罗店地区的相持战起了个代称,叫“血肉磨坊”。其中的惨烈与悲壮,由此可见一斑。
向前线输送物资的日军。与国军不同,日军无需担忧炮火袭击,因此物资从未中断供应
在前线不断流血的同时,中日双方也在幕后做出反应。9月2日,预感到事情正在失去控制的日本内阁召开临时会议,决心将所谓“华北事变”扩大为“中国事变”,意在进一步扩大战争。9月2日至5日,日军的陆军补充兵、海军航空队、更多的军舰依次云集东南沿海。9月5日,日军舰队封锁东南个口岸,彻底切断了海上的交通线,气势汹汹要打一场全面战争。
再看中方这边。自全国的军事动员令发布之后,中央军精锐几乎都集中到了上海。但此时早期抵达战场的一批部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由于前线的战争损耗太过惨烈,国军后方医院每天都要收容超过一万名伤兵。以中央军98师为例,战斗期间全师伤亡数接近五千人,其中基层军官阵亡超过两百人,不得不进行四次兵员补充。新补充的士兵缺乏战斗经验,又不得不向全国征调老兵;与此同时,各省的地方军也迅速集合起来,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各地的部队无不动员起来,义无反顾奔赴淞沪战场。
“我们的军队,奉到动员令,由军长以至每一士兵,都知道有去无回,但没有人逃亡。这是数年来日本在中国的行动,过于蛮横无理,中国人人痛恨,一旦大战开始,个个都是视死如归,勇往直前。”——《救国日报》总编龚德柏
军事编制与指挥思想,巨大的差异
满腔悍勇是一回事,真正拉上战场后,如何有效杀敌才是关键。巨大的伤亡数字固然使人惋惜,但打仗不是无意义地让将士们送死,一味歌颂惨重的伤亡而闭口不谈军事上的失误,对烈士的英魂来说,也很难算作是一种尊敬。
战争前夕,国民政府曾有一份野心勃勃的陆军统一编制计划,希望在1939之前建成六十个德械国防师。这六十个师又分别为三十个调整师与三十个整理师,二者在人员构成与装备上有略微的差距,但从建军规划上看,这些部队都将成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
但在淞沪会战爆发时,国民政府只搭起了一个简单的架子,仅有四十个师进行了简单的德械装备与训练,实际战斗力远远达不到德国军事顾问制定的标准。而在上海战局不断恶化的背景下,国民政府又不得不将手中唯一的精锐战斗力不断投入到惨烈的消耗战中去。
国军装备
而后期驰援上海的地方军情况则更糟。部分地方师还在使用老式汉阳造或是自制的枪械,绝大多数部队都缺少重火力,仅凭着对日寇强烈的仇恨奔赴战场。由于缺少对大兵团作战与多兵种联合作战的认知,地方军的损失尤为惨重,战场上甚至出现将士们在敌军炮火轰击下列队训话,一轮炮火轰炸下来直接损失过半的情况。他们甚至都没来得及看一眼敌人的阵地,千里迢迢赶来,转眼又满身伤痕地撤退。
在指挥层面上,随着抵达战场的部队越来越多,指挥机构也变得臃肿复杂起来。仅在淞沪战场上,就分别有战区、兵团、集团军、军团、军、师六级指挥,各级指挥机关之间彼此重叠,职能区分并不清晰。在战事瞬息万变的前线,这样臃肿的指挥机构,如何保证作战命令的有效传达?
反观日军,自9月9日全国转为战时体制后,日本庞大的战争机器迅速高效地运转起来。自明治时代,日本便建立了完善的预备役制度,全国有超过四百万成年男性接受过军事训练,这无疑保证了战时前线日军兵员的高效补充。
以9月抵达上海的日军第九师团为例:国军的进攻给第九师团造成了一万两千人的伤亡,超过该师团定员的三分之一,但该师团依然能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原因便在于后续的兵员补充的迅速。
在指挥层面上,日军仅有派遣军到师团二级指挥机构,确保军事指令高效传达,指挥也更加灵活。而这一切细节层面的差距,注定了国军在淞沪作战时的惨烈与艰难。
这里补充两个战场细节。8月30日,吴淞江口的宝山县,爆发了一场规模不大,却打得可歌可泣的激烈战斗:宝山保卫战。98师583团3营营长姚子青奉命率领全营将士坚守此地,掩护罗店战场的主力进攻。9月4日至7日,数百将士在日军的猛烈炮火轰击下浴血奋战,直至全营将士尽墨,宝山随即沦陷。宝山保卫战是整个淞沪战场国军态势的缩影,在日军重火炮及海面军舰的联合轰炸下,国军几乎没有主动出击的机会,很多将士甚至来不及看见敌军的影子,就在震耳欲聋的重炮声中化为飞灰。
宝山之战
第二个细节:在淞沪战场战事焦灼的同时,越过千里辽阔的国土,在山西北部群山,八路军115师打了一场振奋人心的胜仗。1937年9月25日,115师在平型关歼灭日军辎重部队一千余人,取得八路军出师以来的首胜。此战虽然规模不大,杀敌人数与淞沪战场全然无法相比,但从此战中却能看出两军在指挥思路上的差异。
平型关战役
淞沪战场多为阵地战,国军将士大多机械等待进攻或是防守的命令,很少根据战场形势变化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前线命令传达迟滞的情况下,死板的战术思想令国军错失了几次改变战局的契机。而我军115师作战时则灵活许多,在与国军约定的出击时间已到,但国军因为战况变化无法及时抵达时,115师主动进行出击,在老爷庙高地一线设下伏击,又以高效的执行力与战斗力快速解决了战斗,可以说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
两种作战思路上的差异,其实也为日后历史的走向做了铺垫。
综上,从战术上看,国军已经落后一筹,那么从更宏观的战略层面上,淞沪会战,国军究竟有没有必要继续死磕下去?交战中的双方又将各自迎来怎样的命运?
下一期,淞沪会战的终局,致敬无畏的牺牲与救国的热情,反思战败的原因与历史的屈辱。看官朋友们,我们不见不散。
战场传送门:
淞沪会战全过程详解-中日双方台前幕后的博弈
淞沪会战全过程详解-血与火的正面交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