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烈的棒喝,谜语般的烧脑话头,这是大多数人对禅林参学生活的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朴实真诚的话语。这些警句不仅能够鞭策激励学人,还能帮助我们理解丛林修行的情形,并将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下面这些精进的警言,你都听过哪些呢?

01

衣单二斤半,洗脸两把半。

吃饭四句偈,过堂五观想。

此句前半部分提醒修学者应崇尚节俭,避免奢侈——所拥有的衣物总重量不应超过二斤半;用于洗脸的水,刚好可以洗两次脸。后半部分则强调修学者在接受供养时应具备的发心。

02

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这句是在说,大致有如下几点:

此句阐述了吃饭时要心存五种观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我们应当思考这些食物得来不易,我做了哪些善行,才配接受众生的供养?这体现了自我反省与感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如蕅益大师在《示养德》中所示:“尝省此世前生作何功行,可坐享檀施?”意思是说,作为出家人,是否曾反思过自己在这一世以及前世累积了哪些德行和修行,以至于如今能够接受施主的供养?

继而思考,接受供养的目的是为了圆满道业,而非出于对美食的贪恋。因此,不应挑剔食物,选择性地偏好美味而多食,或对不那么可口的食物少食。这样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巩固和强化我们的发心。

03

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

若人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僧侣所享用的一切,均源自施主们辛勤劳动和节俭生活所积累。他们出于对僧侣的恭敬,或是为了祈求福祉,或是为了回报父母的恩情,或是为了结下善缘,希望僧侣修行成功后能够度化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热切的善念都凝聚在每一粒米中,其重量堪比须弥山。除了提醒自己珍惜福报外,还必须努力精进修行,否则,我们又怎能回报这些恩惠呢?

04

把眼睛收起来!

窗外飘过的白云、掠过天际的鸟儿、震动的手机、突如其来的争执声......这些纷扰的事物在不经意间削弱、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在丛林求学的道路上,那些心不在焉、四处张望的修行者,常常会遭到这样的训斥。于是,他们那向外延伸的心神便重新聚焦于当下。

05

语言以减少为直接。

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写作,都应追求简洁明了。这样不仅能避免不必要的困扰,还能节约双方的时间,使其得以投入到更有价值的地方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6

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此句摘自百丈怀海禅师所著的《百丈清规》,它反映了禅师倡导的禅宗与净土宗相结合的修行理念。

在佛教浩如烟海的八万四千法门里,念佛修行被认为是既稳妥又便捷的途径。与那些仅依赖个人努力的修行方式不同,念佛既依赖于个人的修行,也借助于佛的加持力,具足信愿行,必可成就。

正如永明延寿禅师《四料简》中所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07

学问以勤习为入门。

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即使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如果学习之后不进行练习,在面对实际情境时仍会感到手足无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除了掌握正确的方法,还必须勤奋研习和不断复习。正如僧侣们学习经典,并非仅读一遍就结束,而是反复诵读,深思其含义,并将其应用于言行之中,最终使之融入日常生活。

08

欲为佛门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是“未登佛道,先结人缘”。有句话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他人的感受,此时说出的话也更能令人信服;

二是“折服习气,长养圣胎”。《印光大师言行录》有云:“古昔名德,每于悟彻之后,陆沉贱役,潜修密证,自远于名闻利养之地,所以折服习气,长养圣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佛弟子而言,一旦决心学习佛法、成为如来的使者,便应当引导有缘之人,学会以慈悲与供养的心态去服务众生;而对一般人来说,若想成就宏伟事业,同样需要从基础做起,即服务他人。

09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珍惜光阴,时不待人。

此句常刻于禅宗寺院的钟板之上,时刻提醒修行者珍惜时光,勤勉修行。

此外,还有关照大众安住当下的教诲:“照顾蒲团,照顾脚下,提起正念”;亦有用餐时的规矩:“未供先尝三铁棒,私造饮食九铜锤”;维那的自我反省:“大众慧命,在汝一人;汝若不顾,罪归汝身”;以及劝人珍惜并培养福报的言辞:“爱护常住物,如护眼中珠”等,这些话语都充满了恳切之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丛林修行的生活,勤勉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