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遥远得只是书本上的一个年份。
我的祖母就出生于那一年,她家算是关中地区家境不错的家庭。听她讲起,小时候家里请教书先生来给小孩上课,但只许男孩进学堂。祖母常在门外偷听,慢慢也识得一些字。
1935年的宝鸡人,无论贫富,照常穿衣吃饭、婚丧嫁娶、蓄发缠足,那个遥远的年代,他们怎么过日子?怎么生活?
30年代岐山县京当村
贫穷的日子
1935年的关中人,都非常困窘。没有五十亩田以上的地主,没有上千元的资本家,所谓贫富,不过是大贫和小贫的差别罢了。
为什么这么穷。第一因为耕地不足。当年的宝鸡代家湾,全村大约60户,耕地却不足四百亩,每户占地最多的不满五十亩,普通只有三、五亩地。闹灾荒的时候,饿死的、逃亡的、大约不下十分之三四。
宝鸡某村落
第二是因为雨水缺乏。宝鸡地区“原地”和“坡地”占耕地的一大半,所以常常灌溉不足,加上雨水少,庄稼自然长不好。关中人的寺庙里,常常供奉着“火帝真君”,祈祷神灵保佑这片苍生。
婚嫁
那时的婚姻大多更像是“买卖式”的。不论贫富都讲价钱,普遍从二、三十元到一、二百元,有的人家情况确实不好,拿不出钱,那就拿几斗麦子来凑。
婚礼仪式非常简单。结婚的前一天,男家预备几桌酒席,打发一乘轿子到女家。新娘坐在轿子走在前面,几个伴娘和送亲的都骑着牲口,跟在后边,另外有两个人抬着嫁妆箱子。
连一个吹唢呐奏乐的队伍都没有。因为在关中人的习俗中,只有丧事才用唢呐。
30年代宝鸡一人家婚礼
送亲队伍走到男家门口停住,男家出来一个老妇人,拿着一只织布机杼给新娘抱着,然后两个伴娘才把新娘扶出轿子,在铺好的一条白布单上走到门里边。
新郎走到新娘面前,在白布单上面,换上一双新鞋。然后隔着新娘的红盖头,从新娘头上摘下一朵纸花。
新郎走到院里预备好的一个香案前边,行“三叩首”礼。行完礼再带着新娘走到新房。等新娘刚刚走到门口的时候,厨子拿着秤杆在后边把新娘的红盖头挑下来。
男子蓄发,女子缠足
30年代的关中人比较保守,大多还在蓄发。中年男子,普遍留着差不多一尺长的发辫,这种不长不短的发型,都是被强迫剪发后,又留下来的。
女子缠足,在当时的关中非常盛行。“三寸金莲”在宝鸡女子中,是最起码的标准,很少例外。鞋的样式,完全是木底高跟的老样子,镶着很宽的边。
穿什么?
那时的宝鸡人,日子过得很紧张。人们穿的衣服,多半只有一身,而且晚上睡觉都不脱,因为要穿着当被褥保暖。
更夸张的是,十来岁以下的孩子,冬季只穿一件短棉袄,没有裤子穿。冬天极冷,基本坐热炕不出门。
人们穿的衣服,大都是用本地的棉花,自纺自织的土布。通常男士穿靛青色长裤短袄,戴瓜皮帽。
青年妇女则多是大红大绿,老太太多是深毛蓝,女士的袄长度在膝盖以上,常镶着很宽的花边,她们不戴帽子,有时候用布包着头。
吃什么?
关中地区种麦比较多,所以吃小麦和杂粮多。面食的做法最普遍,其次是馒头,还有一种叫“麻糖”,就是油炸麻花。
其次,最常见的就是臊子面和醪糟。
关中人一天吃三餐,晚饭特别叫“喝汤”,因为他们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晚上睡得很早,晚饭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怎么住?
怎么住,最不用发愁。因为自然赋予了关中人一种细密坚实的土壤,几乎不需要任何材料,就可以造成一个小窑洞,住十几年没有问题。
窑洞里边半截是土炕,洞口拿土坯垒一堵墙。留下一个小门和小洞窗。另外再有一个窑洞堆放一些农具、杂物或者粮食柴草等,这就是一个五、六口家庭的住宅。
两个窑洞前边,再用土坯垒一堵墙,围成一个院落,少数经济情况好点的家庭,会加上一个板门。
这种住宅,冬暖夏凉。冬天空气不流通,晚上人们穿着白天的棉袄,睡在光炕上,就能过冬。夏天阳光晒不透,房子的温度低,人们喜欢待在窑洞里。
据说,三伏天这个节气就来源于秦人,秦的雍城在现在凤翔的城南,古时候的人们,夏天就待在窑洞里避暑,所以叫“伏”。
交通
那时,关中人的交通工具极为简单,因为地势不平,所以没有大车。一般运东西用牲口驮,或用手推车。
稍微好点的,出门代步用驴。农闲的时候,有人牵着小驴,在路上揽客,这是他们唯一的副业。
一些老习俗,经过时间的洗礼,依然保留了下来。在今天的生活中,还能找到当年的痕迹,或许代代相传,或许慢慢遗失,但无论如何都流淌在了每一个关中人的血液里。
注:文中资料参考于苏秉琦《斗鸡台考古见闻录》
更多宝鸡故事,请关注公众号:遇见宝鸡,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