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传播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英国媒介和文化研究代表人物戴维 · 莫利,在《传播与流动》一书中,坚持用一种较为唯物主义的方式来定义传播,通过分析人的流动、物的流动和信息的流动,莫利带领我们进入到交通以及传播地理学的研究领域。
近日,由同济大学王鑫教授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刘海龙教授审校的《传播与流动》中译本出版,为我们提供了当代传播研究的新理解。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
[英]戴维·莫利 著
王鑫 译 刘海龙 审校
ISBN:978-7-300-33139-3
出版时间:2025-01
出版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精彩样章
译 后 记
戴维·莫利教授的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一书的中译本即将出版,这距离我在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媒体与传播系莫利教授那间朝南的办公室与他初次见面,已经过去了五年。现在我依然清晰记得那天在教授的办公室里对他的访谈,由于过于专注于交流甚至忽略了在近乎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伦敦的那场大雨。我还记得见面结束后伦敦的天空艳阳高照,走在湿漉漉的地上,感受着阳光、树影以及雨后的清凉,我愈发觉得这次见面的珍贵和难忘。
左图: 莫利教授对访谈稿做了细致的修改
右图: 2019年8月13日,译者对莫利教授访谈后合影留念
那次访谈之后,我对他说,如果有机会我会尽力促成这本书的中文翻译和出版。因为,这本书代表了莫利教授从研究电视、家庭、互联网地缘政治和认同的空间之后,他整体研究的转向,也是他2010年后最重要的研究成果。对于翻译和出版莫利教授的专著,我一直努力促成此事,但是找到合适的出版社引进版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间也多有波折。直到2021年,刘海龙教授与我沟通,希望把莫利教授的这本书纳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才让这本书的出版有了着落。后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翟江虹老师雷厉风行,着手版权的引进,使得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这本书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中文旅程。
关于这本书最初的兴趣来自2018年底。有一天,我偶然在亚马逊网站上看到这本书,并且对莫利教授的研究转向非常感兴趣。随后又阅读了莫利教授近年来的文章和访谈,我的兴致更高了。于是,我给莫利教授写了一封信,希望能够就这本书以及传播研究的转向等问题访谈他。我还记得那封信写得很长,大概从我在2000年前后阅读他的书开始写起。不知道是这封信打动了他,还是他也希望和中国学者有更多的沟通,他同意接受我的访谈并且约我见面。那一刻,我也很激动。莫利教授很认真,也很专注,我能感觉到他是一位非常严谨和严厉的学者。后来有一次和袁艳老师聊起莫利教授,证实了我当时的感觉。由于他的手臂受过伤,很难在键盘上敲击我们彼此沟通修改的内容,他让我调整稿子的行间距,以便他打印出来修改,这也让我有机会保留莫利教授的修改手稿。
在与莫利教授沟通和交流的五年时间里,我们经历了一场全球性的疾病大流行,而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未能幸免。作为学者,我们又都关注病毒作为一种媒介建构的全球和地方,包括空间结构如何影响了人际关系和信息传播。莫利教授说他致力于恢复传播的符号和物质的关联,而这次全球病毒传播也再次印证了他的观点,包括他基于媒介变迁的全球化的讨论。这期间,我还先后翻译了莫利教授的几篇文章,撰写了对莫利教授晚近学术研究的一些评论,最重要的是完成了本书的翻译。整个翻译的过程,也是我不断学习和深化对已有媒介和传播研究的理解过程,这也启发了我的很多思考。他对问题的 “历史”和 “语境”的考察,时刻提醒我在研究中要警惕本质主义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带来的局限;特别是在“技术创新”主义的话语之下,他不断告诉我们对于 “新”的理解的层次和局限,使我们能够在一个 “技术混乱”的时代,不只是关注新技术,也要注意到 “旧技术继续主宰着我们的生活”,关注新技术在具体语境中的使用、维护和选择。他以 “重新定义传播”的勇气,为传播学的创新研究和议程扩展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也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当然还不止于此,莫利教授基于个体生命经验和学术思考,在崭新的闪烁着智能媒介之光的世代里,始终保持英国文化研究的批判立场:对新媒介 “炽热”的审慎以及新媒介技术形态带来的更为深刻的社会不平等,以及用全球化掩盖的对落后地区的技术压迫。这也体现在他对流动性问题的关注上,在信息的流动、人的流动以及物的流动的背后,隐匿着权力制造的不平等。他形象地指出,一个开着豪车、戴着时尚的墨镜穿过边境线的人受到的待遇,和一个被从大巴车里赶下来、随身携带的皮箱被翻得底掉儿的人,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妇女会为了去附近打折的卖场等三四个小时的车。“流动的政治”和 “等待的政治”在制造差异和不平等上异曲同工,莫利教授在看起来举重若轻的研究中保持着一贯的警醒和批判。当然,莫利教授的跨学科视野,也使得他在 “重新定义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将媒介研究、科学和技术的研究、交通研究、社会学、文化地理学所涉及的移动、领土以及运输的当代问题都结合起来,以相对宏阔的视角,把传播研究从较为狭窄的 “媒体中心主义”带入一个更为开放包容、多元交叉的学术视域之内,为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传播与流动:移民、手机与集装箱》这本书能够如期出版,要特别感谢刘海龙教授玉成此事,并为书稿做了审校的工作,提高了阅读的流畅性和准确度,且对整个翻译过程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感谢翟江虹老师,翟老师工作作风如水绵柔有力、如虹有美有势,整个出版经历让人难忘;感谢周莹老师给我制定清晰的时间表,每个节点都把控得特别细致,让译稿更加顺畅地完成;感谢责编徐德霞、焦娇老师的 “工匠精神”,对文稿进行多轮精细化的完善;感谢我的学生高源和崔思雨,帮我查阅资料,特别是在我手腕骨折期间,协助我完成大量细致的核校工作。感谢那些在课堂上和我共同阅读这本书的同学,为一些具体语词的翻译提供意见和建议。感谢刘鹏、朱鸿军、徐玉兰、陈经超、周逵、陈敏几位老师给予我的鼓励和支持,特别是涉及多语种翻译和专业问题时的帮助。
我在课堂上会讲授不同理论家的思想,我很喜欢用孟子 “知人论世”的方式讲授理论家和理论,总觉得这样会讲出理论的 “生命感”和 “气质”。我也给这些理论家写过诗 (也可说是一段话),比如 《阿多诺的忧伤》《葛兰西的骨头》 《霍尔的抵抗》 《布尔迪厄的“外乡”》等。我希望我的学生,当然我也是这样去要求自己的:用生命去理解理论家的生命,用情感去体会理论家的生活,用心力去洞察理论家幽深隐匿的思考。或许这样,理论才不是灰色的,而是生机勃勃的;或许也只有这样,理论家才不是一个个空洞的名字,而是与我们隔空相遇的人,我们共情于他们的思考、共鸣于他们的理论。这次我也给莫利教授写了首诗 (或称一段话),记录我这一次思考、写作和翻译的旅程,也记录自己在人生路上不断的流动和停泊。
莫利的“边缘”
我认识你的时候/你只是书封上的名字/从一个封面,到另一个封面/那时,我二十岁/书里的世界,有点远有些生
开始是电视,后来是家庭/媒介不断更替/空间实实虚虚/把历史嵌入其中/问题就有了语境/你警惕本质主义的普遍/相信事物都有长出它的土壤
怎么可以说你是 “边缘”/你就在你批判的 “中心”/在你抵抗的位置/把问题射向自己的靶心/主动的退守和疏离/为了揭示,也为更多的看见
你警惕一切关于 “新”的迷思/历史的长尾/扫过每个人的街头/你用生命经验证实/过去并未尘埃落定/旧问题中也有新答案
从霍尔那里继承的基因/成了你作为学者的骨相/自我批判和否定/悲悯中抛出投枪/字里行间浮现出的面孔/或许只是你的另一个模样
我喜欢你晚近的作品/不惊不奇不忙不慌/时间和空间更加辽阔/我们在其中辗转腾挪/没有什么固定不动/每个人、每个物、每条信息、每件事/都能抵达它的远方
如今见到你/不是也仍是封面上的名字/书里的世界,很切近不陌生/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从一种文字到另一种文字/从一处到另一处/传播是你的宿命/就像我们一生都在流动
王鑫
2024年8月于同济大学惟新馆
内容简介
英国媒介和文化研究代表人物戴维·莫利通过这本《传播与流动》“重新定义传播”,旨在超越以往“媒体中心主义”研究范式——专注于信息传播的符号、制度和技术维度的中介形式,把传播等同于象征性或修辞性的交流,而通过分析人的流动(移民)、物的流动(集装箱)和信息的流动(手机),进入交通(运输)以及传播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作者还将“流动性”这一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引入传播研究中,激发出传播学在跨学科研究中的潜力。总体上, 本书超越了学科、技术和地域的传统界限,为读者提供了对当代传播研究的新理解。
作者/译者简介
戴维•莫利:具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现为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首席教授,曾任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高级研究员,是文化研究学派最重要的学术代表人物之一。曾任教于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兰卡斯特大学等,曾为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及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南加州大学、西北大学等十几所国际著名高校的客座教授。其在金史密斯学院创立的“国际跨文化研究中心”和“亚太文化研究论坛”已经成为国际著名的文化研究学术重镇。
王鑫:同济大学长聘教授、艺术与传媒学院传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媒介文化、传播思想史、跨文化传播以及审美教育等。出版专著2部、译著2部,主编“全球视野下的当代媒介理论”丛书,主编、参编其他书著作和教材7部,发表CSSCI、SSCI以及其他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近百篇。
媒体推荐
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媒体和通信领域中不可分割的物质和虚拟维度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为我们提供了丰富而微妙的洞见。
——《移动媒体与通信》
这本书汇集了不同学科关于传播、流动性、领土和运输的观点,并提供了一个新的、更广泛的理论框架……将传播历史化和文化语境化,这将加深和丰富读者对当今世界技术和流动性的理解。
——《欧洲文化研究杂志》
目 录
绪论:重新定义传播
第一部分 地缘政治的回归
第一章 传播、运输与领土
第二章 欧洲的组成:帝国、国家和技术区
第二部分 重新定义传播: 流动性与地理
第三章 定居主义、游牧学和“新流动性”
第四章 分解流动性:分区、排斥和遏制
第五章 地理、地形和拓扑学:网络和基础设施
第六章 虚拟和现实:在场、离身与去领土化
第三部分 人员、信息和商品的流动:传播地理学的案例研究
第七章 移民:范式转变、具身移动以及物质实践
第八章 移动通信与无处不在的连接:变革的技术?
第九章 作为全球化的集装箱运输:商品的流动
索引
译后记
上下滑动查看详情
#“新闻与传播学译丛”
推荐书单
理解新媒介:变化与挑战
“理解媒介就意味着理解人性”采取社会科学的学科视角,概述了新媒介对社会生活不同领域的影响
事实核查:
后真相时代美国新闻业的选择
把握西方事实核查运动兴起的来龙去脉,据此烛照中国的事实核查实践
传播理论导引:
分析与应用(第6版)
全面兼顾传播学诸领域的研究,全新绘制传播理论发展变迁图谱
过滤泡:
互联网对我们的隐秘操纵
互联网活动家埃利·帕里策代表作 ,深刻了解信息茧房、算法、过滤泡等典型概念
交往在云端:
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
数字媒体在人际关系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南希·拜厄姆以研究数据为基础,帮助我们理解日常关系中的变化,人大小董老师倾情翻译
旁观者:
观看他者之痛如何转化为社会团结
荣获2015年国际传播协会杰出图书奖,挑战了当今媒体伦理、发展主义研究、政治传播、新闻学和社会理论研究的现有范式
想象未来的新闻业
芭比·泽利泽近年来研究成果的整合与升华,全方位考察全球媒体环境中的新闻业
严肃对待新闻:
新闻研究的新学术视野
芭比·泽利泽关于新闻学术领域活力问题的探讨
报道肯尼迪之死:
新闻媒体与集体记忆塑造
芭比·泽利泽代表作,揭示新闻界如何建立自身文化权威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