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3—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提出,到2035年,广州将高水平建成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面形成“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实现中心城区至南沙新区、东部中心外围综合新城30分钟互达,市域至大湾区城市60分钟互达的快速交通服务目标。
完善南沙新区对外交通网络,打造面向港澳的优质生活圈。以“湾区交通中枢、通江达海门户”为目标,完善高铁、城际网络,构建南沙至湾区“1小时交通圈”,推动南沙从“湾区节点”向“湾区枢纽”转变,有力支撑南沙建设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地铁十五号线、三十二号线
列入城市轨道普线
《规划》提出,重点提升南沙、东部中心内部及其与市中心之间通勤走廊上的轨道服务效率,围绕站点优化用地布局,集聚客流,依托轨道交通构建大客流走廊,逐步实现轨道网络上的职住平衡,将平均通勤时间控制在45分钟以内,让市民拥有更多的休闲和生活时间。
整体规划形成“城市轨道快线A、城市轨道快线B、城市轨道普线”三层次城市轨道网络,共计55条线、总里程达到2013千米。
其中,城市轨道普线设计速度80—100千米/小时,承担“三核四极”内部网络加密,主要服务“极核”内部出行客流。共计规划37条、1004千米,分别在中心城区、南沙新区、东部中心、北部增长极等区域形成网格状布局。小南从《规划》中看到,作为南沙环线的广州地铁十五号线、三十二号线列入城市轨道普线。
开展广州南站至
南沙站联络线研究
《规划》提出,强化枢纽内部互联互通,完善引入城市发展极核的铁路通道。有序推进广州至珠海(澳门)高铁知识城联络线建设,开展广州南站至南沙站联络线的研究,提升南沙枢纽能级,支撑南沙新区发展。
南沙站一期项目效果图
此外,在“五主四辅多节点”的铁路枢纽布局基础上,推动提升南沙等铁路枢纽站定位,构建与空间结构协同的“一心五向”的铁路枢纽群。加快建设南沙站,持续推进南沙站复合型枢纽建设,促进站场融合发展。
推动港深西部铁路
延伸至南沙
在加强与湾区及都市圈城市交通衔接方面,围绕城际铁路及高速公路,织密广州与湾区及都市圈的交通联系网络。城际铁路方面,启动佛穗莞城际,谋划港深西部铁路延伸至南沙等项目,推动22号线东延至深圳。
小南在《规划》中了解到,肇顺南城际和中南虎城际提升为高铁,将赣深高铁、广汕高铁、深南高铁引入南沙站,与广珠(澳)高铁形成“十字交融”铁路枢纽。
港深西部铁路方面,将引入南沙和中山,串联香港岛(起点为香港大学,换乘港岛线)、香港未来第三核心商业区(交椅洲人工岛)、香港北部都会区、深圳前海湾、宝安机场、南沙南部、中山翠亨、珠海及澳门,实现环湾的快速通道;与南珠(中)城际(广州方向)贯通,引入广州中心城区,提升南沙枢纽能级、推动湾区城市协同发展。
地铁22号线东延方面,《规划》提出要构建广深双城联动多层次轨道交通服务,满足广深两大都市圈全方位、高频次、公交化便捷出行联系,强化穗莞深三地便捷联系。
值得一提的是,小南在《规划》中还留意到,“加快支撑城市空间结构交通系统建设”近期建设实施计划中提到了69个项目,其中,进港大道改造工程、港前大道快捷化改造、大山乸通道(进港大道—南沙大道)均在列。
推动建设南沙通用机场
《规划》明确加快通用机场建设,形成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核心,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为辅,南沙、黄埔、从化等通用机场为补充的多机场体系。发展低空飞行,构建多层次空中交通体系。
在通用航空机场方面,推动建设南沙等5个通用机场,布局直升机起降点,构建低空飞行服务网络,实现20分钟直达港澳,30分钟覆盖大湾区。
加快建成广州港
南沙国际通用码头工程
在国际航运枢纽方面,《规划》提出,构建以南沙港区为核心,新沙港区为重点,其他港区为补充的港口体系。南沙港区定位为国际航运枢纽核心功能区,以集装箱、粮食、商品汽车、石化等运输为主,拓展现代航运物流。
加快建成广州港南沙国际通用码头工程、新沙港区11—12号通用泊位工程,推进广州港南沙港区五期工程、广州港南沙港区国际海铁联运码头工程等规划建设工作,提升广州港专业化集装箱作业能力。
拓宽和浚深南沙港区至珠江口出海航道,近期畅通提升广州港出海航道至20万吨级,谋划广州港出海航道通航水深及通航能力的突破。研究广州国际港内河码头实施可行性,加强广州国际港与南沙港区的联系。
查看《规划》详情
小南带你看
重大突破!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南沙正式入列
院士为什么钟意来南沙?
文字:谢子亮
图片:刘伟、资料图
编辑:曹绎
校对:武姣姣
二审:梁思静
终审:李夏同
签发:李立志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