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解放军集结了550000总兵力在中越边境两线驻守,其中一线作战部225000人,面对密密麻麻的庞大队伍,各种后勤保障工作关乎战争成败,而担负起这一重任的则是云南、广西两地的支前民兵。那么这支力量有多少人参加呢?在中越战争中又毙敌几何?

一、一支特殊的民兵队伍

1979年2月17日,中越边境前线17个正规师约22.5万人分别从广西、云南两地进入越南境内,彼时,边境附近依然还有30多万的解放军各部队,陆续等待命令出发。

除了这支数十万的队伍外,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就是专门负责部队物资消耗、搜剿残军、打扫战场等的支前民兵。

据《云南军事志》记载:全省220000民兵参战支前;据《广西民兵》记载,全区动员了215000名民兵参战支前。按照云南、广西两地统计,共有440000民兵参加了支前工作。

除了正常的担任传统后勤运输之外,这支部队还参与到了战斗之中,时常和冲锋部队一起打击敌人。在云南省屏边县新华公社支前民兵连1排,一名叫做李开福的民兵得知解放军一个连在果米白泥河与越军激战,毫不犹豫的带着一小队支前民兵立即驰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李开福等人赶到时,越军的几道火力封锁线十分猛烈,根本无法近身。眼看前方战士情况危急,李开福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借助周围遮蔽物,躲避越军层层阻力,一步步来到距离越军不远处的一处躲避点。见越军没有注意,立即拿出准备好的手榴弹,朝着越军暗堡扔去。

随着越军一处火力点的覆灭,其他方向越军马上发现了李开福的隐蔽点,在其想要继续突破重围,为后面的战友争取时间时,被机枪射中,此时,仰躺在地上的李开福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手中的手榴弹扔向了越军火力点。

副连长何家全带领7班向越军侧翼迂回,指导员则带领一个班向越军猛烈冲击,看前方战友牺牲在了前线,后方民兵几人个个红了眼,迅速向前突破,帮助部队粉碎了越军几道火力封锁线,使其与友军8连迅速汇合。此次军民并肩作战,击退了越军,可以说民兵功不可没。

作战期间,军队每天的物资消耗十分惊人,每天需要大量的民兵运输队不停的跟随和供给。然而,中越边境交通条件十分差,很多地方根本无法正常使用汽车等交通工具,为了能够及时跟上部队的脚步,支前民兵们只能靠着骡马和人力进行运输。另外,一些越军特工一直找机会袭扰我军后勤队伍,民兵们难免与敌特工进行较量。

位于老山以东的董干镇上,与越南有一处长11公里的边界线,这里持续有越军特工队袭扰,不仅影响老百姓正常生活,而且严重危害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危。

在对越反击战打响后,董干镇民兵先后组织7次参与围歼越军特工队的战斗,生擒2名越军和1名越民兵中队长,消灭了23名越军,让越军特工惊惧不已。

董干镇地理位置特殊,好像一座小小的堡垒,不仅控制了我国整个边境交通要点,而且也阻止了越军的侵占意图。

越军特工在吃了大亏之后,心有不甘,恼火的发誓一定要将这里给全部端掉,调集了大量士兵,想要强攻。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民兵队伍早已经未卜先知,提前部署好一切,只等着越军特工上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解放军坚实后背,“无名”英雄

1984年9月12日凌晨,一阵沙沙的声音不断传来,正在执勤的民兵侯兴和警惕的端着枪迅速隐蔽起来,朝着声音发出的地方看去,凭经验,他知道这绝对不是什么动物发出的声音,而是有敌来袭了。

侯兴和悄悄的返回哨所,赶紧通知了哨长李永华和其他民兵。众人纷纷一跃而起,迅速做好战斗准备,李永华指挥道:

“既然他们来了,这次就别想回去了,立即按照之前部署行事,一定要狠狠的打击这帮白眼狼。”

老民兵顾正荣和龙明修向山上阵地的洞口,正好看到一伙越军特工悄摸的隐蔽在洞口,似乎不敢轻举妄动。正当两人打算绕开进入山洞后方给越特打击时,被越特发现,立即开枪,并扔过去一枚手榴弹,顾正荣和龙明修被炸伤在地。

其他射击孔的战士们已经准备就绪,发现越特身影,立即猛烈开火。越军特工发现情况不对,马上四散而逃。

让民兵们没有想到的是,越军特工这次动用了一个加强排的兵力正面进攻,两个排用来增援和阻击我方增援。眼见主力进攻部队受阻,越军立即从侧翼发动进攻,对哨所旁射击孔猛烈进攻。

越军见民兵躲藏在堡垒中根本没法打击,决定用手榴弹将石堡给炸掉。侯兴和发现了越军企图,悄摸来到越军左前方,趁越军不注意,端起机枪一阵扫射,几名越军当场被歼灭。

越军久攻不下,又担心我军援军,随之撤退。1个小时的激战,我支前民兵守住了阵地,此次作战,民兵战士们共消灭越军4名,伤敌14人。事后,被云南省军区授予“集体一等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支前民兵的工作同样危险,甚至比扑在前线上的战士更加辛苦。

由于支前民兵任务的特殊性,运送的物资都是部队急需的各种弹药和补给物资,甚至一些伤员的运送也是他们在完成,从烈士的转移、缴获物资的运输,民兵都需要从前线往后方转移,如此周而复始,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支前民兵的战斗成绩也不容小觑,2月17日,民兵炮兵参加了对越炮火还击。广西民兵炮兵摧毁公安屯22个,哨所16个;云南民兵炮兵摧毁敌暗堡、指挥所30个,压制敌炮阵地9个。

云南省文山汽车运输总站民兵76加农炮连,以猛烈的炮火支援部队攻打敌人据点,首发即命中目标。这个炮连共参战7次,发射炮弹1007发,摧毁敌人碉堡11个,获得“英雄民兵炮兵连”荣誉称号。

由于广西、云南地方的民兵们与越南相邻的地方群众近距离接触,对越南地形、语言十分熟悉,利用这一优势,先后有4000多名民兵为部队侦察敌情,担任向导。快速帮助解放军分析敌情,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弯路。

对越还击战,战线较长、交通不便,广西、云南组织了101个民兵担架营和45个运输队,配属参战部队担负前送后运任务。其中广西隆安县3个民兵担架营跟随部队作战28天期间,没有一个掉队,全程往返400余公里,共帮助部队抢运了弹药2771箱,粮食10.6万多公斤,装卸车3000台次,单独作战20多次。

据后来战后统计,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民兵们共毙敌611人,俘敌140人,缴获各种武器1300多件,另外12765人立下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统计,在老山期间,民兵每人需要背运的各种弹药物资高达21吨,这个数字震惊很多人,尤其是得知他们穿行在布满雷区的山地之间,时刻防范敌特工的偷袭,还要躲避炮火的攻击,一路长途跋涉,他们是用鲜血和汗水为解放军战士争取最快的时间,争取最优质的保障。

事实上,不论是中越战争,还是现在,民兵队伍一直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他们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正规部队。只不过,随着部队的改革,解放军在武器装备水平以及战略投送能力上有了很大提升,不再需要依靠大量人力来提升战斗力。

当然民兵力量数量过大,也并非全都是好事。只不过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面对当时环境,不得已而为之的举措罢了。

总而言之,中越战争期间,解放军作出的巨大贡献有目共睹,然而,我们无法忽视的是,在解放军一往无前的奋勇杀敌时,是我们这支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民兵在后面默默付出,成为战士们背后坚实的一股力量,不得不说军功章的一半也离不开民兵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