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2024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暨第十三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承办,是中国陶瓷艺术领域的标志性学术展览之一。
开幕式现场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党委副书记傅巧玲、纪委书记陈于杰,中国美术家协会陶艺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长聘教授白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刘正,浙江大学教授胡小军,参展艺术家代表南京艺术学院教授陆斌、美国艺术家马克、日本艺术家寄神宗美、韩国艺术家金永洙、东南大学教授蒋颜泽、清华大学副教授吴昊宇、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许群、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苏献忠,参展的青年陶艺家王忠振、金贞华、包伟、刘浪清、吴建毅、许超奇、童心笛,以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负责人、师生代表等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熊开波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金一斌讲话
金一斌指出,陶瓷是中国的传统瑰宝,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陶瓷艺术以传统的文化符号和意象为主题,表达了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和审美观,与中华文明血脉相连,根脉相牵,不仅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亦在全球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届双年展是当代陶瓷艺术前沿成果的全面展现,具有学术性、品质感、精品化的特点。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触动了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学科特色的形成,激发了师生们的艺术灵感,提高了他们的创作积极性。近年来,中国美院作为当代陶瓷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的高地,以强烈的现实情怀的主体意识,接续传承传统工艺文脉,提升社会公众审美,复兴中国本土的生活方式和艺术经验,构建符合当地需求的新乡土文化,推动传统工艺与数字技术的融合,拓展陶艺创作的边界,为手工艺术的教育和创作注入了新动力。
中国美术家协会陶艺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长聘教授白明致辞
白明表示,此次展览全面展示了当代陶瓷艺术的深度与广度,以及艺术家对传统与现代、技术与艺术、装饰与材料、个人情感与文化传承等议题的融合和探索。其中海外参展艺术家们以中国白瓷与青瓷为媒介创作出的作品,展现了东西方陶艺的对话与融合。这些作品不仅是传统的容器,更是融入了当代的表达方式,结合新科技和新材料,不是简单元素的堆砌,而是展现出艺术家的耐心和对陶瓷艺术漫长创作过程的尊重。展览不仅传递了中国陶瓷艺术的魅力,也丰富了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此种跨文化的创作实践相互启发,共同探索陶瓷艺术的新境界。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参展艺术家代表刘正致辞
刘正回顾了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的发展历程。自1998年首届展览启幕至今,在各方的支持下,双年展已逐渐发展为全球陶艺领域内举足轻重的交流平台。它不仅为中国陶艺家们提供了展示其艺术成就的宝贵舞台,而且在新形势、新机遇、新问题的背景下,承载着持续推进中国乃至全球陶艺创作与学术研究的使命。他希望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成为一股学术力量,能够引领和推动陶艺事业的发展,诠释当代中国文化在全球文化交融中的独到之处及其价值。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邀请了10位国际知名陶艺家参展,作品涉及多种风格和技法,展现了陶艺的多样性和深刻内涵。参展艺术家包括:白明、恩里克·梅斯特雷(Enric Mestre)、寄神宗美、金永洙(Kim Young Soo)、陆斌、刘正、马克·路佛(Marc Leuthold)、让-弗朗索瓦·富尤(Jean-François Fouilhoux)、苏献忠、许群。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东西方陶艺的交流与融合,也体现了对“器道”精神的探索和对社会、人文的深刻反思。通过“器道”这一哲学主题,参展艺术家们将陶艺与自然、文化、社会的关系紧密结合,呈现出各具特色的艺术语言。
展览现场
第十三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作为平行展览同期亮相。此次展览以“器识+识器”为主题,展出了包伟、蒋颜泽、金贞华、刘浪清、童心笛、吴昊宇、吴建毅、王忠振、许超奇、熊开波10位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强调传统与创新、实用与艺术的平衡,展示了当代青年陶艺家对陶瓷艺术的多维度探索。
展览现场
展览展示的作品风格各异,从传统的陶瓷造型到现代的陶艺装置,艺术家们通过作品表达了对社会、文化以及个体身份的深刻思考。展览通过这些创作,激发了对中国当代陶艺的新理解与再定义。
“陶艺与未来”国际学术论坛现场
展览开幕当日,还举办了以“陶艺与未来”为主题的国际学术论坛,拥有跨文化的思想碰撞。论坛邀请了多位海内外陶艺领域的重量级人物,包括刘正、寄神宗美、白明、陆斌、金永洙、苏献忠和许群等,与会者围绕陶艺创作中的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技术、艺术与社会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刘正提到,艺术家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创作出更具深度和内涵的作品,同时要向中国传统艺术致敬,从中汲取灵感和力量。寄神宗美分享了他通过摔破陶瓷的作品来表达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悟,而白明则强调艺术创作应顺应生活与心性,认为艺术的边界是不存在的,不应被传统与现代、东西方的标签所局限。韩国艺术家金永洙则分享了自己对乐烧工艺的深度探索,强调艺术创作的无国界性,呼吁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青年艺术家论坛现场
青年艺术家论坛也引发了热烈讨论。10位参展青年艺术家包伟、蒋颜泽、金贞华、刘浪清、童心笛、吴昊宇、吴建毅、王忠振、许超奇、熊开波围绕中国当代陶艺的“再定义”展开了深刻对话。通过从古典诗性表达、数理逻辑与自然情绪、地理性与在地性、情感与共情等多个角度,艺术家们探讨了陶艺创作中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现场合影
“器者,天地之象也。”陶瓷不仅是实用的器皿,更是文化的载体。通过此次展览,艺术家们在“器道”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探索着陶艺的深层价值,不仅传承了传统技艺,更创新了陶瓷的表现形式,体现了陶艺作为跨文化艺术形式的无限可能。2024杭州国际当代陶艺双年展不仅展示了中国陶瓷艺术的丰富性,也为全球陶艺创作与学术研究提供了交流的平台。通过展览、论坛和工作坊等活动的共同推动,本届双年展将进一步提升中国陶艺在世界艺术舞台上的影响力,推动陶艺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创新发展。在这场跨越传统与现代的艺术盛会中,艺术家们通过陶瓷这一载体,诠释了当代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独特表达与价值。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15日。
✦展厅现场
✦部分作品
刘正 《雪山——致敬貫休 70x30x208cm 2024年
刘正 《鱼篮观音 78x22x114cm 2024年
恩里克·梅斯特雷(西班牙) 《为目光而生的建筑》系列 70×46.5×17cm 2002年
寄神宗美(日) 《Recreations-HORIZON》 125x25×17cm 2023年
寄神宗美(日) 《Recreations-OVAL》 40×15×10cm 2023年
让·弗朗索瓦·富尤(法国) 《Essor 》 86x16x13.5cm 2022年
让·弗朗索瓦·富尤(法国) 《Ouray》 83x29x13cm 2020年
白明 《大成若缺》 10.6x45.5×3cm 2023年
白明 《器·形式与过程》 尺寸可变 2019年
陆斌 《97式花器》 尺寸可变 1995年
陆斌 《破镜-重圆》 尺寸可变 2010年
熊开波 《华夏器韵3》 40×40×60CM 2020年
熊开波 《华夏器韵6》 40×40×50CM 2024年
吴昊宇 《新石器NO.5》 32×22×11CM 2013年
吴昊宇 《新石器NO.5-2017》 52×15×50CM 2017年
蒋颜泽 《消逝》 80x40x50cm 2021年
蒋颜泽 《宴会-4》 23×18×26cm 2021年
王忠振 《碧峭》 15.5×13×21cm 2018年
王忠振 《映雪-无相》 15×12.5×8.5cm 2016年
包伟 《从卡兰奇到高岭》 23×11×15cm 2023年
包伟 《小院黄昏系列之六》 58×58×12cm(平均每个) 2021-2024年
来 源|手工艺术学院
编 辑|陈舒婷
责 编|胡心云
审 核|徐 元 熊开波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