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城和子城,是古代史料中常出现的两个概念。简单来说,罗城即相当于外城(大城),而子城则相当于内城(小城)。在唐代中后期,由于藩镇割据、战乱频仍,不少原本只有一座城的地方都相继修起了外面的“罗城”。近来笔者翻阅史籍,就看到了一条有关唐末登州修筑“罗城”的记载。

这条记载具体收录于《旧五代史•邓季筠传》中。原文称:“天祐三年,奏授(邓季筠)登州刺史,下车称理。登州旧无罗城,及季筠至郡,率丁壮以筑之,民甚安之,因相与立碑以颂其绩。”

文中提到的邓季筠,是宋州下邑县人。他少年时曾参加过黄巢起义,隶属在朱温麾下。朱温降唐被封为宣武节度使之后,邓季筠也随同来到汴州成为藩镇牙将。此后,梁晋两镇交战期间,邓季筠一度被李克用方面俘获。后者对其颇为赏识,仍授以官职。不过,心念旧主的邓季筠后来又在邢台之战中重新投奔朱温。朱温大喜过望,对其依然信任有加。

天祐三年(唐朝灭亡前夕),朱温保奏邓季筠为登州刺史。邓季筠虽然是行伍武夫出身,但在登州期间施政却挺有条理(所谓“下车称理”),也做了不少实事,其中修筑“罗城”就是其中之一。

可惜的是,由于年代较远且资料缺乏,唐代登州城的旧貌已经难以考证,邓季筠主持修筑的“罗城”亦不知范围有多大。清道光版《蓬莱县志》中只提到明初重修登州城之事,而未提及之前旧城的信息。原文记载道:“县城,即郡城,周九里,高三丈五尺,皆砖石。门四,东曰春生,南曰朝天,西曰迎恩,北曰镇海。门楼连角楼共七座,窝铺五十六,上下水门各三,小水门一,池阔二丈,深一丈。洪武间指挥谢观、戚斌,永乐年间指挥王洪相继筑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理论上推测,北宋时期的登州城,多半就是邓季筠加修罗城之后的模样,后续可能因金元时期的战乱而失修毁坏吧。

登州罗城虽然无详细资料可考,但主持修筑者邓季筠的结局却有明确记载——朱温篡唐后,邓季筠一度官运亨通,先后任郑州刺史、河中都指挥使、华州防御使、检校司空等官职。不过,乾化二年春,朱温北攻镇州、定州时,因邓季筠所部马瘦而勃然大怒,竟下令将他处死。这位登州罗城的修筑者,未得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