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洒脱肆意的2首“游侠诗”,豪气干云间,冲破压力重拾信心
文史达观
2024-11-19 19:40山西
关注
大唐时期。
长安城里有一个英俊的少年,他风度翩翩,性格豪爽,武艺超群,被皇上亲自选为羽林郎。
闲暇的时候,他总是约上长安城几个意气相投的伙伴到酒楼狂喝痛饮,高谈阔论。
每次喝酒的时候,他们习惯将自己的宝马系在酒楼旁边的垂柳上,在当时这成为长安城里一道独特的风景,过往的行人都羡慕不已。
忽然有一天,从渔阳边关传来战事的消息,边境外族入侵。
少年义愤填膺,手中的宝剑时时夜鸣,他不愿意再在长安城里过波澜不惊的生活。
于是,他奏请皇帝,希望跟随骠骑将军出征。
少年并不是不知道战场的苦,他只是觉得若能杀敌御辱、流芳百世,即使死在战场上也是值得的。
少年的情怀打动了皇帝,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
少年备好行装,跨上宝马,出发了。
战鼓响起,少年面对强敌毫不畏惧,成千上万的敌军在他眼里看来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他左右开弓,先后射杀了敌军的五个首领。
侵犯者很快被赶出了边境。战争结束,少年随军凯旋。论功行赏,数少年的功劳最大,皇帝十分高兴,少年得以封侯。
少年功成名就,没有虚度年华。
当时王维在朝中为官,看到少年意气风发与功成名就,不禁也羡慕和赞叹不已。
大唐初期,几乎所有的人都崇尚游侠,由此民间也形成了一股游侠之风。尤其是文人侠士,最是令人崇拜。
即便很多文人没有上过战场,没有见过大漠的风烟,但心底都有一个侠客梦。
当时王维看到少年,回想起心中还没有磨灭的侠客梦,心中油然生出了崇拜之情。
由此大笔一挥,一首《少年行》光耀千秋: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