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在阿坝州松潘县的上纳咪村,有两座便民公厕“上新”。不过,这两座公厕从资金筹集、设计、运输到安装建成,都是由一名成都中学生发起的。
2022年,来自成都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成外)的王梓樨开始关注偏远地区的卫生问题,并发起了“容膝斋计划公益行”活动。上纳咪村两座公厕的建成,也是“容膝斋”首个落地的项目。
2022年,王梓樨参与了学校的“循环卫生巾互助活动”。“当时,我们走访了很多相对落后的偏远地区,发现很多地方根本没有卫生间,有的只是就地挖了一个坑,完全不具备卫生巾循环的可能”,王梓樨由此想到,“对于这些地方来说,增设卫生设施是更加首要的。”
出于这种考虑,王梓樨萌生了一个想法:能不能通过公益力量,给偏远地区安装公厕。
“我把这个想法讲给身边的一些朋友和同学听,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于是,一个致力于改善偏远地区公厕匮乏问题的公益项目就此诞生。
“第一个加入的是我的校友钟芮源,我们共同捐赠了2500元,作为第一笔启动资金。”
王梓樨给这个项目起名叫“容膝斋计划公益行”(以下简称:容膝斋)。“‘容膝之所,山川常在’是我们的口号,意思是天下之大,要容纳每一个人,让每个人都有良好的生存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这份和谐共存,是我们的目标追求,也是容膝斋的初衷。”
经过两年的宣讲、义卖等活动,容膝斋已有近40名成员,以成外学生为主,还有来自成都西川中学、成都教科院附中等学校的学生。“现在有的成员已经从高中毕业,到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美国密歇根大学等学校读书,但大家依然一直关注着这个项目的推进。”
公厕该建在哪里呢?王梓樨和伙伴们一起先后到阿坝州、凉山州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位于阿坝州松潘县的上纳咪村。上纳咪村位于雪宝顶山脚下,可以欣赏雪山森林美景,也能体验藏家民俗风情。
团队成员唐嘉梓来自石室联合中学,她主要负责容膝斋的对接工作。多次实地调研之后,唐嘉梓联系上了上纳咪村“拥抱纳咪”大学生实训支教学校的校长桑杰。
桑校长说,“上纳咪村风景很好,每年会有不少游客去游玩,但是由于缺少公共厕所,游客有时候还要到村民家上厕所,确实给游客和当地村民造成了很多不便。”
所以,容膝斋的第一站便选择了上纳咪村。
从2022年9月开始,容膝斋的成员就开始分头行动。“我们需要对公益厕所的功能、外观设计,生产安装、材料成本进行信息搜集和整理,寻找既经济环保又满足实际需求的材料和厂家。”
做了初步预算后,容膝斋的成员们开始通过义卖筹集资金。“但是仅靠义卖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一边义卖,一边通过宣讲扩大影响力,同时走访厕所设计厂家。”
这期间,容膝斋也获得了学校学生会、公益社团等协会组织的支持,同时团队成员也发动校外公益社团的朋友一起参与。“公益让我们聚集在一起,力量越来越强大。”王梓樨说。
2024年初,容膝斋的这个公益项目得到了一家环保科技公司的支持。“经过快两年的义卖和宣讲,我们也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能够实现两所公卫的设计生产。”
在桑校长的帮助下,容膝斋的公益厕所也获得了当地的许可。“公益厕所作为公共设施,它的投入使用必须要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和帮助,所以非常感谢桑校长。”
9月下旬,设计好的厕所装车出发,从成都运往上纳咪村。当时,上纳咪村气温最低已到零度,土地也冻上了。“为了早日让公共厕所投入使用,桑校长和当地的志愿者找来了挖掘机,挖化粪池、通水接电,最终在10月25日,厕所正式投入使用。”
“这两个厕所目前安装在景区里,以确保它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桑校长介绍,“村民、游客以及学生都可以使用,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容膝斋”也收到了以“拥抱纳咪支教团”为名义寄来的感谢信:“非常感激容膝斋对我们的捐赠,你们的支持对我们公共卫生状况的改变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次项目能够落地,多亏了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王梓樨表示,团队的分工是根据每个人的特长来进行安排。比如目前就读于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建筑设计专业的杨爱琳,她发挥专业特长,让公益厕所的设计所有了实质性的进展。来自成外的叶洪全很喜欢骑行,他也在长期的骑行中,持续对项目进行宣传。
“这次实践,也让我们都有了很大的收获和成长。公益活动远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简单,首先,公共厕所的建造成本远超出我们最初的预算。所以过程中,我们要重新去寻找更经济合理的主体材料和生产方式,还要寻找愿意参与配合的厂家进行生产。同时还要与厂家和当地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王梓樨说,“但这些困难的解决过程,对我们来说都是宝贵的社会实践经验,也为之后容膝斋更多项目的落地积累了经验。”
王梓樨还透露,目前容膝斋已经与尼泊尔“光之子基金会”达成协议,下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在尼泊尔兴建公共卫生间。“可能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是微小的,但是,滴水成海,聚沙成塔,微光的汇聚,也能给更多人带去光亮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