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九世纪,“大英帝国”取代了曾经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地位,盘踞着列强之中的头把交椅,在针对中国的侵略瓜分当中占据了首席强盗的位置。可怜曾经的“天朝上国”,面对着一群“蛮夷”的时候,被直接打翻在地。
英国人在他们的文明体系当中当然自认为也是文明的,他们在开疆拓土的时候,把其他地方的原住民叫做未开化的人。但讽刺的是,有些不太开化的人群,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第一次布尔战争(1880年12月16日至1881年3月6日)是英国与南非布尔人之间的一次“小规模冲突”。
- 名称:第一次布尔战争
- 发生时间:1880年12月16日至1881年3月6日
- 地点:南非
- 参战方:英国人与布尔人
- 结果:布尔人获胜。
在历史上我们把英国和布尔人之间的战争称为英布战争,又叫做布尔战争。那么在这之前,英国在当地就到处实施武力扩张和侵略了。
那么,在布尔战争发生之前,大英帝国在南非就和祖鲁王国爆发了战争。
名词解释·祖鲁战争(Anglo-Zulu War),又称英祖战争,是大英帝国与南非的祖鲁王国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军事战争。
以下是对这场战争的简介:
一、战争背景
祖鲁王国的政治背景如下。
祖鲁王国在19世纪中叶由恰卡国王领导时达到鼎盛,其军事力量强大,采用独特的兵法。恰卡去世后,塞奇瓦约成为祖鲁王国的统治者,他继续致力于复兴祖鲁的军事力量,并试图扩张领土。
另一方,大英帝国的殖民扩张从未停止,哪有习惯了打家劫舍占够便宜忽然停手的人?
19世纪,大英帝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持续的殖民扩张,南非地区成为其重要的目标之一。
曾经这片地方好像看似贫瘠,但是他们发现了一种质地坚硬的、被人炒作到后来结婚都要买的矿产——金刚钻,还有黄金矿,这自不必言,这个是英国的本位货币。
英国在南非的殖民活动引发了与当地土著居民的冲突,其中著名的就包括祖鲁王国。
二、战争起因
祖鲁战争的主要起因是领土争端和殖民扩张。大英帝国试图在南非地区建立更多的殖民地,而祖鲁王国则试图保护其领土不受侵犯。双方之间的紧张关系逐渐升级,最终导致了战争的爆发。
三、战争过程
战争初期,英国军队在切尔姆斯福德勋爵的率领下,渡过布法罗河和图盖拉河,向祖鲁王国发起进攻。祖鲁军队在塞奇瓦约的领导下,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他们利用地形和人数优势,多次重创英军。
关键战役中,有例如伊桑德尔瓦纳会战:1879年1月22日,祖鲁军队在伊桑德尔瓦纳营地附近集中主力,歼灭了停留在该地的英军。这是祖鲁战争中的一次重大胜利,也是祖鲁军队在冷兵器与枪炮的碰撞中展现出的惊人战斗力的一次体现。
其他战役中,双方还进行了多次作战,如乌西拉约酋长附近的战斗等。这些战役中,祖鲁军队虽然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逐渐落入下风。
经过数月的激战,英国军队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祖鲁王国覆灭,塞奇瓦约被俘虏并流放。英国在南非的殖民扩张得到了进一步推进,祖鲁地区成为英国殖民地的一部分。
四、战争影响
对祖鲁王国的影响:
祖鲁战争终结了祖鲁作为独立国家的历史,使其沦为英国的殖民地。战争对祖鲁王国的经济、文化和政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使其长期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
对大英帝国的影响:
祖鲁战争是大英帝国在南非殖民扩张过程中的一次重要胜利,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该地区的殖民地位。战争也暴露了英国军队在热带地区作战的困难和挑战,促使英国在后续殖民活动中更加注重军事策略和装备改进。
对后世的影响:
祖鲁战争作为南非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引发了人们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民族解放等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事迹也被广泛传颂和纪念,成为南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可以看到,祖鲁战争是大英帝国与南非祖鲁王国之间爆发的一场大规模军事战争。战争起因于领土争端和殖民扩张,经过数月的激战,英国军队最终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这场战争对祖鲁王国和大英帝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启示和思考。在后面的北约字母的体系当中,“Z”的代称还是“祖鲁”,说明对曾经打痛自己的对手,英国还是难以忘怀的。
下面我们再来简要分析一下两次布尔战争:
前面提了,第一次布尔战争是英国与南非布尔人之间的一场小规模冲突。
冲突起因于英国对布尔人地区不断增长的殖民压力,最终导致1880年12月17日双方在波切夫斯特鲁姆爆发大规模冲突。
布尔人采取游击战策略,使得英国军队损失惨重。最终,双方于1881年签订停战协议,约定德兰士瓦可以在英国女王宗主权下实行完全自治的政府,英国则保留对德兰士瓦的控制权。
第二次布尔战争:
第二次布尔战争规模较大,英国与布尔人建立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展开激烈冲突。
战争从1899年10月11日开始,英国军队在德兰士瓦与奥兰治边境集结并反击。尽管英国军队在战争初期处于劣势,但随着援军赶到,局势逐渐扭转。
1900年6月,英国占领德兰士瓦首府比勒陀利亚,并宣布吞并德兰士瓦。布尔人随后展开游击战,但遭到英国军队的残酷打击,最终损失惨重。
⇧大家可以看到,这就是我们说到过的维多利亚女王犒劳士兵的每人半磅吉百利巧克力,属于大家都能接受的香草味道,应该和如今的蓝色包装牛奶朱古力有点相像。
行将就木的老女王用豪言壮语激励小伙子们说:“我们不考虑失败的可能性,因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存在。”
不过,有了巧克力还是抵挡不住被痛打的命运。双方在拉扯之下过了二十世纪第一个圣诞节和新年。就连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子维克多(Prince Christian Victor),也在南非的战场上“建功立业”,可惜事与愿违,死于伤寒病。
1902年5月31日,双方签订《弗里尼欣和约》,布尔人停止抵抗,英国吞并德兰士瓦和奥兰治,并对其进行经济补偿和政治承诺。
战争影响:
布尔战争(尤其是第二次)对英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从军事角度来看,英国在这次战争中遭受了重大损失,包括大量士兵和平民伤亡。其次,经济上,战争导致英国财政负担加重,进一步加剧了其国内的经济危机。
政治上,布尔战争使得英国在国际上和殖民者盟友当中的形象受到损害,导致英国内政局不稳、政府换届等风波。但是,这些恶果是不是他们自己招致的?大家可以自行判断。
那么,布尔人又是谁,他们在布尔战争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和刚才被英军侵略的祖鲁人性质还不同,布尔人是南非荷兰移民的后裔,这群人混杂着荷兰、法兰西和德意志血统在当地“搞创业”并定居通婚,逐步脱离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控制,成为拥有自己庄园的独立农场主,并在此后200多年中渐渐形成了统一的民族认知,不再认为自己是欧洲人,而是自称阿非利卡人(Afrikaners)——白色的非洲人。
荷兰人曾经被称为海上的马车夫,他们的这群后代被外人称为布尔人(Boers),意思是“农场主”,泛指在南非从事农场经营的所有欧洲白人,他们在19世纪建立了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布尔人其实有点像拉美独立运动中的当地土生白人的角色。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语言。以荷兰语为主体,融合了欧洲多国语言和非洲土著语、马来语(来自马来奴隶)的阿非利卡语也成为布尔人的通用语言。这两个布尔人建立的共和国是荷兰殖民势力在南非的重要表现。布尔人主要从事农业和牧业(类似雇佣黑人的农场主),这个新生的民族团体具有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独立意识。
在布尔战争中,布尔人客观扮演了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角色。1899年10月,战争爆发,原因是英国和布尔人争夺南非的殖民统治权和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是金矿和钻石矿。
战争初期,布尔人凭借其灵活的战术和地形优势,一度让英军造成重大损失。比如当时英军部队还沿用着小说《名利场》时代的红色军服和各种光芒四射的宝星勋章以及军衔标志,在南非浅色的草原上作战,这种高调的样子简直就是送死的活靶子。
然而,随着英国增援部队的到来,布尔人逐渐失去了战局的主动权……但他们仍然不肯低头。
英军也吃一堑长一智,开始制作不醒目的卡其制服,卡其(Khaki)这个词来自印度斯坦语中的“尘土”,他们可以躲在沙漠烟尘当中作战,从此鲜红色的军服只用于礼服了。
在战争后期,英国采取了残酷的焦土政策和集中营制度,导致大量布尔人(包括妇女和儿童在内)死亡。不过,布尔人是全民皆兵的,本来和英军作战的就是一大批布尔人的民兵,所以英军为自己的屠杀找到了理由:“我分不出来谁是扛枪的,谁是老百姓啊!”
总之,英国陆军在战略上占尽了优势,战术上布尔民团和炮兵可是略胜一筹。
经过长时间的抵抗,布尔人最终在1902年同意停战,根据《弗里尼欣和约》,布尔人承认英国的统治权,但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利,包括成立自治政府、获得经济赔偿和保障白人统治的投票权,也给后面20世纪的种族歧视和纷争留下了伏笔。
【布尔人中的“亚马孙战士”——奥托·克兰茨夫人,她和丈夫一直并肩战斗在莱迪史密斯前线。】
英军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开始大踏步向现代化迈进。人类自克里米亚战争开始,战争便进入工业化时代。而英帝国在学习战争的答卷当中,都是靠着殖民地的血和泪得分的。
英军其实很善于利用电报、铁路、蒸汽船、气球等当时的新发明,充分提高了作战效率。
【图为在战争中被摧残到不成人样的布尔少年,如果不加以说明的话,有人甚至可能会认为这是几十年以后纳粹的罪行。】
合上沉重的史书,战争的结果大家都知道,经过各种各样的和谈、妥协和欺骗,终于签订了“和约”。这种所谓的和约,就是为帝国主义侵略者继续合法奴役当地人民、掠夺当地资源敲定了“回车键”;也为后来的列强分赃不均的一次世界大战打下了伏笔。
英布战争事实上是英国和荷兰两大殖民团体力量的较量,只不过它发生在无辜的南非人民的土地上。有色人种的居民被裹挟着、奴役着,身不由己地成为战争的底色和牺牲品,他们无助地看着两大强国在自己的国土上打仗,并瓜分自己的祖国,这种场景想必中国的读者都很眼熟吧。
祖鲁战争和布尔战争告诉我们,如果有强敌来犯,不管他武装成什么样子,都一定要拿起武器抵抗到底,只要退让一次,那就再也无路可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