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母虽有三个儿子,却没人愿接她养老,我把她带回家,结果赚大了
五元讲堂
2024-11-19 15:55江西
"小雨,你已经盯着手机发呆快半小时了。"丈夫张明的声音将我的思绪拉回现实。
我放下手机,心里沉甸甸的:"刚才王婶打电话来,说妈一个人在老屋哭了一整天。她连门都没出,晚饭也没吃。"
张明在我身边坐下:"又是她那三个儿子?"
01
父亲五年前因病去世后,继母李淑芳一个人留在老家。
她虽有三个亲生儿子,但没有一个愿意尽赡养义务。
大哥在省城做房地产,整天忙着应酬;二哥在机关单位当干部,说是工作性质特殊走不开;小弟早就移民国外,连过年都很少回来。
想起继母,我的记忆不由自主地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那年我才十岁,父亲带着继母回来成亲。
刚开始,我怎么也不愿意叫她妈,可她却从来没有因此生过气。
记得我第一次发烧到40度,父亲出差在外。
继母二话不说,连夜背着我去卫生所打针。
那时候还下着大雪,她自己穿得很单薄,却把唯一的棉衣裹在我身上。
回来的路上,她被冰雪打湿的头发都结了冰渣,却还是紧紧地护着我。
上初中时,我因为叛逆跟同学起了冲突,被老师叫家长。继母来了学校,没有当场批评我,而是默默听完老师的话。
回家路上,她突然拉住我的手说:"小雨,妈妈知道你心里委屈,但有什么事可以跟妈妈说,不要憋在心里。"那一刻,我扑进她怀里大哭起来,第一次真心实意地喊她"妈"。
高考那年,我成绩一直不太理想。
继母每天变着法子给我补营养,深夜我还在学习,她就坐在门口织毛衣,说是怕我孤单。
最后我虽然没考上重点大学,但她却说:"能上大学就很好了,妈妈为你骄傲。"
"老张,我想把妈接来和我们一起住。"我抬头看着丈夫,语气坚定。
丈夫皱了皱眉:"你想清楚了吗?咱们这房子虽然不小,但现在我妈住在西间,咱俩带着小朗住在东间,妈来了住哪里?"
"可以把书房收拾出来。"我说,"反正那些书柜也占地方,咱们留一个放必要的书就行了。"
"不是住的问题。"张明叹了口气,"你也知道,你妈和我妈的年纪差不多,两个老人住在一起,难免会有摩擦。再说,你妈还有三个儿子,万一他们来闹..."
我打断他的话:"他们要是真那么在乎妈,也不会让妈一个人在老家受苦!"
见我情绪激动,张明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好,我知道你心意已决。不过你得先跟妈好好谈谈,看看她愿不愿意来。"
第二天一早,我就请了假回老家。
推开那扇熟悉的老院门,萧条的景象让我心里一阵抽痛。
满院的杂草快要齐腰高,当年父亲种的月季早已枯萎,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
角落里堆着一些废旧家具,上面积了厚厚的灰。
继母正坐在门槛上发呆,看见我回来,赶紧擦了擦眼睛。
这段时间她又瘦了,原本就不大的身躯显得更加单薄。
头发似乎也白了许多,花白的发丝在阳光下特别刺眼。
02
"小雨啊,你怎么回来了?"继母强装笑容,"不是说这周末才回来吗?"
我在她身边坐下,看见门口放着一碗已经凉透的稀饭,上面飘着一层油花。
王婶说的没错,她确实一整天没好好吃饭。
"妈,我听王婶说您不开心,就回来看看。"我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的手在微微发抖。
继母的眼泪一下子又涌了出来:"我没事,就是...就是想你大哥他们了。昨天是你爸的忌日,我给他们都打了电话,可是..."她说不下去了,泪水打湿了衣襟。
我的心一阵抽痛。
继母今年才六十出头,但这些年操劳下来,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大得多。
她的手上全是老茧,那是年复一年操持家务留下的印记。
"妈,您跟我说实话,大哥他们多久没回来看您了?"我轻声问道。
继母望着院子里斑驳的影子,声音哽咽:"你大哥说生意忙,一年多没回来了。上次打电话还说要给我买个按摩椅,结果到现在连个影子都没见着。二哥去年升了职,说单位管得严,请假不方便。小弟...他在国外,时差大,偶尔视频几分钟就挂了。"说到这里,她自嘲地笑了笑,"可能是我这个当妈的没本事,养大的儿子一个都不愿意要。"
我忍不住抱住她:"妈,您别这么说。跟我回城里住吧,我来照顾您。"
继母吃惊地看着我:"这...这怎么行?你们那里房子本来就不大,再说还有你婆婆在。你大哥他们知道了,肯定会说闲话的。"
"您别管他们说什么。"我坚持道,"您一个人在这里,我真的很担心。这院子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您要是有个头疼脑热的,谁来照顾您?"
继母低头整理衣角,欲言又止。
我知道她在担心什么,又补充道:"再说了,小朗现在上幼儿园,每天接送都很麻烦。您要是去了,还能帮我看看孩子。您不知道,他可想您了,总念叨着要吃您做的红糖饼。"
提到小朗,继母的眼睛亮了一下。
她最疼这个小外孙了,每次我们回来,她都变着法子给小朗做好吃的。
去年小朗发烧,她更是坐了三个小时的车赶来,在医院陪了整整两天。
就在这时,电话响了。
是大哥打来的,继母的手明显颤抖了一下,接起电话后,只听见那边传来大嗓门:"妈,听说妹妹回来了?您可别答应跟她走啊!那是我们的家,您要是走了,房子怎么办?"
继母的脸一下子白了,我一把抢过电话:"大哥,妈住在哪里是她的自由。这些年您有尽过一天孝心吗?要不是王婶照应着,妈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然后传来冷笑:"你少在这里装好人。你不就是看上咱家这套房子了吗?告诉你,妈要是敢跟你走,这房子就别想要了!"
我气得发抖:"大哥,您还要不要脸?妈这些年含辛茹苦把您们仨养大,现在您就这么对她?"
继母突然夺过电话:"老大,你别说了。我决定跟小雨走。这房子,你们爱要不要。"说完,她挂断了电话,泪水却止不住地往下流。
看着她的样子,我心疼极了。
03
当年父亲临终前特意交代,这老房子留给继母养老。
可她的亲生儿子们,居然连这点孝心都没有。
就这样,在我的坚持下,继母终于同意跟我回城里住。
临走前,她把所有的衣物都洗了一遍,说是不想给我添麻烦。
看着她瘦小的身影在院子里忙前忙后,我既心疼又愧疚。
回到城里后的头几天,继母显得很拘谨。
她总是起得很早,天还没亮就开始收拾屋子,连地板都要擦三遍。
婆婆虽然没说什么,但眼神里明显带着几分不悦。
她总是拿正眼瞧继母,说话也是冷冷的。
有天晚上,我无意中听到婆婆在跟张明抱怨:"这个李阿姨,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整天在家里转来转去的,弄得我心烦。她自己的儿子都不要她,跑我们家来做什么?"
这话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正想进去解释,却听见丈夫说:"妈,您别这样说。李阿姨也挺不容易的。您想想,要是您老了,我们都不管您,您心里会好受吗?"
婆婆沉默了一会,叹了口气:"也是,我是心疼小雨。这么大的担子压在她身上,我怕她累着。"
转机出现在一个周末的早晨。
那天我正准备起床做早饭,却闻到厨房传来阵阵香味。
走近一看,继母已经做好了一大桌早点:小米粥、咸鸭蛋、炒青菜,还有一大盘金黄酥脆的葱油饼。
"妈,您怎么起这么早?"我心疼地说。
继母笑着说:"我睡不着,想着你们平时工作那么辛苦,做点早饭是应该的。对了,我特意给老太太做了葱油饼,听你说她爱吃这个。"
这时婆婆也起床了,闻着香味走进厨房。
继母赶紧给她盛了一碗粥,又夹了两张葱油饼:"张妈,您尝尝看合不合胃口。"
婆婆尝了一口,眼睛一亮:"好吃!这葱油饼外酥里嫩的,比外面买的强多了。"
继母开心地笑了:"您喜欢就好。我以前在农村的时候,常给孩子们做这个。您要是爱吃,我以后经常做给您吃。"
04
从那天起,家里的氛围渐渐变了。
继母的手艺确实好,每天变着花样给我们做饭。婆婆吃着可口的饭菜,脸上的不悦也慢慢消失了。
两个老人时常一起看电视,有时还一起去楼下广场散步。
小朗更是高兴,因为奶奶每天都会给他做不一样的点心。
继母还教他写毛笔字,说是要把她年轻时学的一点功夫传给外孙。
小朗的字写得歪歪扭扭,可继母总是夸他写得好,还把他的字贴在墙上。
生活就这样平静地过着,直到那个意外的日子。
那天我下班回家,发现继母不见了。
婆婆说她一大早就出门了,到现在还没回来。
我和丈夫打遍了所有可能的地方,都没有找到她。
正当我们急得团团转的时候,门铃响了。
开门一看,是继母,她手里还提着一个鼓鼓的包。
"妈,您去哪了?我们都担心死了!"我心疼地说。
继母露出神秘的笑容:"小雨啊,我今天去办了一件大事。"
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沓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