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战役为红军长征途中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1934年11月底。蒋介石调集5路大军,25万余万人,在红军长征的必经之地湘江两岸设下埋伏,妄图将红军消灭在由湘江、潇水、五岭山脉所围成的狭小地域内。
为粉碎敌人的计划,使红军能够顺利过江,我野战军在觉山、光华铺、新圩三地阻击敌人,力保屏山、大坪、凤凰嘴、界首四处渡口,前后浴血奋战五昼夜,谱写了一曲悲壮的战歌。
湘江战役后,我军主力虽成功突围至湘江西岸,但损失惨重。红军从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突破三道封锁线到达湘江之前已减员1万多人),经此一战,锐减至3万余人。
数万红军将士英勇牺牲,血洒湘江两岸,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红军为中国革命保留了火种。
早在1934年8月初,红六军团就已奉命西进,其任务有二:
一是调动苏区周边敌军,以减轻苏区军事压力;
二是作为先遣队,为红军大规模转移探路。
红六军团就这样从湘赣根据地出发,一路向西渡过湘江,进入贵州境内,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红二军团)会师,随后共同开辟了湘鄂川黔根据地。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长征一开始的目标就是沿着红六军团西征的老路,去往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而湘江正是这条路线上的必经之地。
这是一次“大搬家”式的转移,大到机械设备,小到桌椅板凳,红军带上了几乎所有家当。导致行军速度极其缓慢,而且去往湘西的战略意图又是那么明显。
行军速度缓慢,战略意图明显,蒋介石大喜过望,认为消灭红军的机会来了,在日志中他这样写道:“不可错过剿匪成功之大好机会。”
于是,蒋介石调集白崇禧的桂军、何键的湘军加上自己的中央军共15个师,25万余万人,兵分5路在湘江边上的全州、兴安、灌阳等地设下埋伏,妄图将红军消灭在由湘江、潇水、五岭山脉所围成的狭小地域内
1934年11月23日,长征队伍到达潇水东岸道县。由道县至湘江需过潇水,灌江两条河,直线路程约85公里。
在道县,有人提议:不要过潇水,应沿潇水西岸北上,攻击板桥铺,渔涛湾,华江铺,双牌,富家桥,再向西攻击零陵,从那里渡过湘江,向北攻击冷水滩,越过湘桂铁路,进军至宝庆诱敌决战,然后再回到中央苏区。但意见没有被采纳。
早在11月14日,红军就曾截获蒋介石发给何键的电报
当时红军领导人的判断是,在蒋介石完成部署前,红军可以安全地渡过湘江,当初据何做出此判断现在已不得而知。
以23日战场形势来看,桂军以防守广西为由,将全州,兴安,灌县的大部分守军撤往恭城,湘江防线空虚,如果加快行军速度,安全渡过湘江也不是没有机会。
可实际情况是,红军11月23日到达道县,12月1日才全部渡过湘江,足足用了9天。这9天的代价是惨重的。
1934年11月25日,红军由道县渡过潇水,26日,道县即被敌占领,红军已无路可退。
27日,红军到达文市。在文市,有人再次提出,红军应立即停止西进,改由文市向北,从黄沙河附近过湘江,先占白牙,再取宝庆。
意见依然没有被采纳。红军领导人决定继续向西渡过湘江。
当时红军不仅铁了心的要过湘江,而且依然舍不得从中央苏区带走的瓶瓶罐罐,行军速度依然是拖拖拉拉。现在看来,当时红军湘江战役前的种种表现,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1934年11月26-27日,红军已经在觉山、界首、新圩三地建立阻击阵地。守卫湘江上的4个主要渡口并阻击从后面追击的敌军。这4个渡口由北向南异常为屏山渡口,大坪渡口,凤凰嘴渡口,界首渡口。
11月28日,桂军、湘军开始向各阻击阵地进攻。
觉山阻击战
北边的觉山阻击阵地由红一军团的两个师防守。红一军团原本计划由大坪渡口渡过湘江后占领全州建立阻击阵地,但27日湘军抢先一步到达全州,红一军团无奈只能在全州南的觉山铺地区建立狙击阵地。这里有几个名字古怪的小山坡,分布在桂黄公路两侧,东侧为黄帝岭、尖峰岭,西侧为冲天凤凰岭、美女梳头岭、米花山、怀中抱子山。其中又以黄帝岭和怀中抱子山最高,都在南端,整个地势南高北低,北来的敌人呈仰攻状,而红军居高临下。
28日,湘军2个师开始进攻觉山铺阵地,其兵力与火力相比红军有绝对优势。红军据险坚守,鏖战一天,湘军的进攻没有得逞。
29日上午,湘军再次派出四个师,在十多架飞机的掩护下,继续向觉山铺进攻。战斗至30日下午,觉山铺前沿阵地相继失守,红一军团被迫退到白沙河一带,构筑第二道防线。
12月1日凌晨,一军团收到命令:
为完成任务,12月1日拂晓,红一军团以白沙河为凭与敌人展开殊死拼搏,直至中午,在中央红军主力已渡过湘江后,红一军团的两个师才向湘江西岸突围。
觉山铺一战红一军团与湘军激战三天,伤亡惨重。红二师四团政委杨成武和五团团长钟学高负伤,五团政委易荡平牺牲;两个师共伤亡约六千人。
光华铺阻击战
南面的界首渡口由红三军团防守。
红三军团在光华铺、渠口、塘市村一线建立阻击阵地。
从地图上看,光华铺一带基本为平地,根本无险可守,所以光华铺阻击战异常地惨烈。
11月29日白天,红三军团开始在光华铺与从南面进攻的桂军交火。29日晚,桂军趁夜色绕过光华铺阵地,企图直插界首渡口,十三团团部命令三营阻击桂军;三营与桂军短兵相接,战至11月30日拂晓,三营伤亡很大,部分桂军也突破了十团防线占领了渡口。此时,军委纵队即将抵达湘江东岸准备渡湘江,情况危急。
十团在团长沈述清带领下与桂军经过多次冲杀和争夺,最后夺回了界首渡口,战斗中沈述清牺牲。沈述清牺牲后,代替他的任团长的师参谋长杜中美也很快牺牲。十团在政委杨勇的带领下,与桂军展开白刃战,仍未打退桂军。
为了保存实力,杨勇将部队撤至石门飞龙殿、大洞村一带,建立第二道阻击线。这时,红三军团急调四师两个团来接应十团,经过一夜艰苦的战斗,红军守住了阻击线。12月1日,红五师完成灌阳阻击战后从新圩赶来,加入红四师阻击桂军的战斗,使得中央纵队在中午时分安全地渡过湘江。这时,红四师才开始撤离。
光华铺阻击战三军团牺牲2100余人。
新圩阻击战
新圩是灌阳县北面的一个小镇,位于在红军长征队伍的后方,位置十分险要。一旦失守,红军将腹背受敌。
在新圩负责防守的是红三军团第五师十四、十五两个团。后来因战事过于激烈,又增加了第十八团。他们面对的是1.3万装备了飞机和大炮的桂军。
当时国民党军队对桂军的评价是:打仗狡猾而且固执,一旦打红了眼就分外凶狠。
第五师在师长李天佑的指挥下,与桂军展开浴血奋战。
第五师与桂军在新圩激战三昼夜,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阻挡桂军的进攻。
新圩阻击战第五师伤亡2000多人,师参谋长胡震、第14团团长黄冕昌牺牲,两个团的营、连干部大都壮烈牺牲。
至1934年12月1日17时30分,红军主力才全部渡过湘江。
但是,湘江东面还有没过江的红军部队。
红五军团34师,担任整个红军后卫任务,没来得及过江,被包围在湘江东岸,最后包括师长陈树湘、政委程翠林、参谋长王道光在内全师几乎全部牺牲。
陈树湘被俘后,敌人用担架抬着他走,为了履行自己誓死不做俘虏的誓言,陈树湘趁敌人不注意,从腹部伤口扭断肠子,壮烈牺牲。
今天,在湘江战役的旧址,各个阻击阵地,几处主要渡口,红军曾经的指挥部都建立了纪念馆。人们在这里纪念那些牺牲在湘江边的红军将士。
他们值得被纪念,他们应该被纪念。他们无与伦比的大无畏精神和无比坚定的信念应当被永远铭记。
再一次向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