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城市可以买,哪些城市还具备升值潜力,想买房的伙伴扫描下方二维码,我会在私域直播里告诉大家!
正文
“9·26”高层喊出“促进房地产止跌回稳”以来,行业的利好消息就未曾停止过。
——降息、降准、降存量房利率、降首付、一线城市解限购、10万亿化债、专项债收储存量土地、降低交易税费、扩大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
范围之广、力度之大、落地之快,都是前所未见的。
面对高层的鲜明态度和政策的不断加码,买房人和卖房人的心理预期也不断遭受着冲击。
房价接下来会涨吗?
现在到底是入场买房的好时机,还是卖房脱手的机会呢?
01
判断房价涨跌,我们不妨沿着资产定价的最底层逻辑来外推。
首先,决定资产价格的是供求关系。
“去库存”的大背景下,各个城市的土地供应已经基本被截停,所以我们重点观察需求的变化。
现在买房的需求如何?
我相信很多人会拿人口下滑来佐证需求萎靡,并以此断言房价会继续下跌。
坦白说,这类观点,肤浅至极。
我们的出生人口拐点出现在2016年,从这一年开始,我们的新出生人口从每年1786万人一路下滑到去年的901万,几乎腰斩。
可是,大家要明白,2016年以后出生的人,到今天最大才8岁,这部分人成长到买房置业的年龄,至少还有20年左右的时间。
也就是说,20年之内,刚需的置业人口只会增多,不会减少。
作为购房主力军的高校毕业生还在不断创新高,就是最好的佐证。
况且,日韩的经验告诉我们,人口减少只会加速资源往大城市集中,推升核心城市的房价上涨。
所以,以人口下滑判定买房需求没了,显然不合理。
那么,真正决定需求的是什么?
我认为,是——债务周期。
就买房的场景而言,全款是极少数,负债、加杠杆才是常态。
复盘过去两轮中国房价的牛市,就是被一轮轮的杠杆顶上去的。
1、2009年-2013年,居民杠杆率从17.9%提升到33.5%,几乎翻倍,房价跟着大涨;
2、2016年-2020年,居民杠杆率从39.2%提升到62.3%,也伴随着一轮房价上涨。
在这两段债务拉升的周期里,杠杆加的越早、越大,在房子上的获利就越丰厚。
一旦居民加杠杆的意愿放缓,居民杠杆率爬坡受阻,房价就会下跌,典型如2007年、2021年。
所以,本质上,我们的楼市就是由居民杠杆率主导的,买卖房子就是杠杆赛跑的游戏。
在别人加杠杆前加杠杆,就是抄底;
在别人加杠杆后加杠杆,就是接盘。
比如,2016年加杠杆入场的,属于低位抄底;可2021年加杠杆的,就属于高位接盘。
在别人去杠杆前去杠杆,就是逃顶;
在别人去杠杆后去杠杆,就是割肉。
比如,2021年去杠杆的,属于高位逃顶;而202X年去杠杆的,属于贱卖资产。
因此,买房还是卖房,判断的锚点,取决于我们对于未来居民加杠杆的预期。
全球降息潮之下,通胀正在悄然抬头,中产阶层如何实现资产增值保值,可以看文章《
02
所以,现在的问题就变成了,这次的政策组合拳能否驱动居民加杠杆的意愿提升?
我们不妨看一下中国的居民杠杆率还有多大的提升空间。
在全球最重要的20个经济体里(G20),中国60%出头的居民杠杆率算是中游水平。
但如果只看经济体量和全球影响力与中国相当的国家:
——美国75.3%、日本68.1%、英国84.1%…
中国的居民杠杆率几乎是垫底水平。
其他国家里,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更是超过了100%。
比较特殊的是德国,只有55%,原因在于德国一方面严格控制货币总量、另一方面增加住房供应,包括增加保障房的建设。
我们可以复制德国经验吗?
很难。
和中、美、日等打造超级都市圈不同,德国的人口、资源分布在不同城市间非常均衡和分散。
这种格局之下,德国并没有像上海、伦敦、东京这样的人口千万级别的超级都市。
德国首都柏林人口不过400多万,相当于我们一个三线城市水平。
中国呢?
光是千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有17个,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德国人口和资源均匀分布,也避免了人们往大城市集中,不会导致大城市的房价和居民债务。
所以,我们的居民杠杆率一定是有继续向上的空间的。
空间有了,如何才能激发居民加杠杆呢?
回看这次的政策礼包,可以说是眼花缭乱。
有降低购买门槛的:比如降首付、解限购…
有降低购房成本的:比如降利率、降契税、以旧换新补贴、提高公积金额度…
放在以往,单拿出来任何一个都算得上“大招”。
这样的刺激之下,10月份的数据也确实给了我们一个正反馈:
——居民贷款数据来看,新增居民贷款由负转正,说明居民加杠杆的意愿开始好转了。
——房价方面,上海、深圳等部分城市的二手房价格,真的涨了。
不过,要夯实这个趋势,避免落入高开低走的怪圈,光靠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市场的悲观预期是有惯性的。
要想改变这个惯性,终究还是离不了财政的大刺激、大放水,把通胀和资产升值的预期打起来。
有人说,最近的10万亿化债不是大放水吗?
当然不是,10万亿化债属于地方城市借新还旧,并没有增加债务总额和货币投放。
这件事本质上是“化风险”,还谈不上“大刺激”。
真正的大刺激,是爸爸增发国债,央妈印钞兜底,同时把水注入民生。
举个极端的例子,中央每年增发5万亿国债,直接发钱,中国5亿家庭每年每户1万。
这样一来,居民债务就得到了稀释,加上通胀预期,很容易重新开启一轮加杠杆的周期。
那么,这件事我们会做吗?
我认为,一定会,但方式未必会这么简单粗暴,更大的可能,是水会流入一些科技类、消费券、新基建,或者定向流入多孩家庭等等。
最终,经过层层传导,消费和生产的积极性会提升,带动大家的收入提高,间接地实现“债务稀释”的效果,这就形成了新一轮加杠杆的基础。
全球降息潮之下,通胀正在悄然抬头,中产阶层如何实现资产增值保值,可以看文章
03
当然,以上只是从宏观维度的分析。
具体到不同城市而言,一定是分化的。
全面解除限购的趋势下,高能级城市必将形成对低能级城市的虹吸。
能级越高,居民杠杆率的空间肯定要更高,房价的天花板也会更高。
能否准确把握城市的能级,以及预判杠杆周期的节奏,必将成为买卖房产能否成功的关键。
全球降息潮之下,通胀正在悄然抬头,中产阶层如何实现资产增值保值,可以看文章《
准备投资买房,大家添加我的微信,我会在私域直播时告诉大家,我看好哪些城市的房产。
老实做人,踏实写文,不鼓吹,不煽动,让你明白房产这回事!
原创不易 点赞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