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代官员没有骨气,很多投降大清的”,完全是洪承畴带来的晕轮效应。有一本书叫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抗清而亡的明代官员约2200余人,是历代死社稷最多的一部惨烈历史。不少平时非常拉胯的官员,关键时却能站出来为国殉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天祥诗作有曰:“时穷节乃现”,也能用在明代蔚然成风的民族骨气。

8成的官员战死,2成的官员投降,你只看到了那2成,当然会觉得他们以投降为荣。

读明史,会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明代官员有热衷于杜撰笑话来抹黑天子的习惯。而且是明目张胆、非常低级的那种造谣。

比方说:

1、朱元璋想认朱熹当祖宗——“欲祖朱文公”。

而官史的完整记录却是:朱元璋没有采纳某位官员提出的这个谏言。

2、朱元璋出过家、投靠过农民武装,因此,明代忌讳“贼”和“光”。所以太祖还诛了江浙官办教育机构的大员——徐一夔。

而事实却是:徐氏比太祖晚死2年。明代起居注也毫不避讳:圣躬乃和尚耳。在战乱中被夷平的皇觉寺也是被官方主持修复的。朱元璋恐怕也明白这个道理:堂堂正正公布自己的“白身”,更能拉近和老百姓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爱杀忠臣。

“火烧庆功楼”为大清作品。事实上,虽然有蓝玉这样因事实谋逆而导致的诛杀,但开国封赏侯爵100多人,死于非命的不及五分之一,而且薨毙时间非常随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摆宴大屠杀”,这就是清人的刻意抹黑。

明清两代对官员考核的制度也截然不同。

明初是10年进行1次“绩效考评”,还不怎么落实。到了朱佑樘快挂了才改为6年1次,且到武宗4年才得以真正实行,此时建国已100年。于是,第二年因有官员不满被弹劾,出现了朱寘鐇哗变、吏部大员被害、阉党刘瑾遇刺等局面不稳的情况。接着提“6年为1次”的方案被普遍抵制。理由是:这是战时体制,不能用于盛世,6年是底限等等朝议……

因此,大明的第2次考核,取消了官员弹劾。

后来,名臣张居正变法——规定每月进行考评。结果张首辅去世后,全族被夷,天子朱翊钧不敢违背朝议,在瑟瑟发抖中公布了圣旨。

对了,明代就是这么个搞法。

到了清代呢?

什么都不装了,一上来就是1年1考。结果是:

在皇权集制的前提下,清代官员再也不敢写小段子了,反而在史书里描绘出6代圣主的盛况。到了清末发生举国性叛乱时,即使是汉族官员也纷纷以天子令屠戮民间武装,试问,义和团敢与病入膏肓的大清硬碰硬吗?

对比明清两代官员的考核制度:

明代庙堂空养着几十万领着俸禄不干活的人,和“缺官难补、请补不听”形成鲜明的对比,拱手让出“基层控制权”。然而在面对入侵时却能做到文臣死社稷、忠烈满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加强了官员的考核,提升了皇权掌控力,维持着所谓的“温饱盛世”,甚至还解决了历朝历代存在的农民起事问题。然而在面对联军洗劫时,死国难的肉食者屈指可数。

这样的掌控力,无非是对内强硬,对外软弱的真实写照而已。

唐太宗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怕是古代皇帝,敢这么讲也是要担很大风险的,很容易被扣上不惜民力的帽子。要以此来喷,就算是儒家也能把他喷得体无完肤。可李世民的确这么说了,还被史官记录下来,你就应该知道:

这是唐太宗在面对大国治理时的一种真实的情绪感受。

情绪感受当然经不起推敲。拿到现在叫不符主流价值观。拿到古代会影响自己的统治,可读史就要有代入感。如果把自己代入到天子角度,联系前后发生的事件,去了解事件的核心原因,思考一下自己该如何处理类似矛盾呢?

天子讲这话,大抵是遇见棘手的事情,什么事儿能让天子感觉棘手呢?大约是难以顺畅的把意图贯彻到底部吧。核心原因在于:庙堂组织能力的衰弱。

换成是你该如何处理这样的矛盾呢?1、劳役之,让人民没有时间思考。2、组织之,多举办一些大型的组织活动,以锻炼组织力。

类似的话,也有人说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比明清的问题显而易见的,维持组织力的正确方式是:时时进行合理的、分工细致、有指向性的大规模活动。

捎带讽刺的是,有一本书叫《贰臣录》,是乾隆组织完成的,收集了明末清初时期那些主动投靠大清的明代官员。

此时已距明亡100年,这些官员早成了墓中枯骨。其家族后人也遍布庙堂,受到了很大的非议。

哪知道,弘历大笔一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易言之:他们跪舔大清的功绩,不能抹掉他们对大明的背叛。

自古忠烈自明,而盛世难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