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西路军中鲜有地步入了21世纪的女战士,她的人生一直都被苦难禁锢着,直到2010年她才有机会,将那遥远且沉痛的往事,述说给人们听……
1917年,陈慧芳出生于贵州白马洞街上,十几岁的时候,因为母亲离家出走,她出来寻找母亲好家人失散,幸好碰见了路过的红军队伍,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被编入了少年团。因为她的个子很小,加上她的母亲又是苗族,所以大家都叫她“小苗子”。
那时,陈慧芳跟着红军,到过安顺、金沙江、大渡河等地,还曾见过毛泽东主席,并且在邓颖超那里得到了难能可贵的母爱。
其实,陈慧芳参加红军时,正是红军处于非常艰难的时刻,常常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尤其是在过草地的时候,她闻着战友们考皮鞋的味道,都觉得香得不得了。
后来,陈慧芳被编入了妇女团,并且参加了著名的腊子口战役,看着身边的战友死的死,伤的伤,她的内心充满悲伤,直到红军在会宁会师后,胜利的喜悦才擦拭掉了她脸上的泪痕。
再后来,陈慧芳被分配到了五军供给部当卫生员,有一次在黄河边洗纱布时,不小心掉进了河里,还是她的老首长董振堂把她救了上来,并告诉了她部队即将渡过黄河西征的事情。
1936年10月,陈慧芳跟随部队,踏上了西征的悲壮历程……
1937年1月12日,马步芳调集两万大军猛烈进攻在高台的红五军,双方激战了七天七夜,红五军伤亡惨重,陈慧芳和卫生队的战友们,不停地抢救伤员,直至19日战斗结束,红五军因寡不敌众,陷入马家军的重重包围,军长董振堂为了不做俘虏,饮弹自尽,他与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的头颅被残忍地砍下来,挂在城门口示众三天。
高台之战的惨败,导致红五军大批战士被屠杀,陈慧芳目睹700多战士被活埋时,她的心都要碎了,正当她以为要和战友们共赴黄泉之时,马家军的却停止了杀戮,而是决定将陈慧芳和其他女兵押送到青海去。这群女兵真正的噩梦,也就此开始了……
陈慧芳等女战士在被押往青海的途中,饿了只能吃青草果腹,渴了只能喝马尿,每天晚上都受尽了凌辱,直到被送进了西宁的毛纺厂做劳工。
后来,陈慧芳在难友的帮助下,侥幸逃出苦海。然而,当时对于逃回来干部战士实行“一年回来收留,两年回来审查,三年归来不留”的审查制度。因为当时的斗争是非常残酷的,为了保证内部的纯洁性,不让特务或者叛徒有机可乘,实属无奈之举。
但是,这样的政策,令历经万险才逃出来的陈慧芳回不来部队了,只能流落在兰州一家印刷厂做杂工,在她生活最困难,一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老兵接纳了她,生活状况才有所好转。
但好景不长,陈慧芳在文革时期,也遭受了严重的迫害。每当她遭受折磨时,都会感叹:“我受冤枉,受屈辱都挺得住,最让我伤心的是那些牺牲了的首长和战友,他们知道这一切该如何瞑目啊!”
1994年,陈慧芳的丈夫离开了人世,她的生活再次艰难起来。但她很坚强,也很倔强,当政府要给她发“流落红军”证,要在生活上照顾她时,她却执意不去领。当别人问她为何要如此固执时,她说:“我们西路军是奉中央命令西行的,是马家军的迫害导致了我留在了这里,给我整个‘流落红军’的名头,我是不能接受的,也不是坚决不要的!”
是啊,这样的一个“名头”,对于一位在西征路上的女战士,用青春和鲜血在那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篇章中落下音符的女英雄来说,其实是残忍的。
虽然,陈慧芳曾经受尽了屈辱,处境艰难,但她对党的赤胆忠心,对信仰的无比执着,是永不褪色的。她和她的战友们,就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基石之一,我们永远也不可忘记她的功绩和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