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斛(1919-1975)
自画像
纸本炭笔
33.8cm×27.2cm
1974年
重温半个世纪前的那些事
——再看李斛作品《三峡夜航》
◎李凡
1971年夏天,为了迎接即将访华的首位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21日成行),父亲李斛与李可染、陶一清三人奉命画一批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画,重新布置民族饭店,迎接将要来访入住的美国客人。
放眼祖国山河,美景数不胜数,处处皆可入画,但我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自己家乡的山川、河流永远是最美的。父亲出生在四川,巴山蜀水自然成为了他绘画创作的首选。而其中的三峡以其独有的险峻、奇美使无数人魂牵梦绕,父亲也将画笔首先投向那里,为自己的第一张创作定名为《三峡夜航》。众所周知,三峡风光奇美,但航道奇险,三峡两岸世世代代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三峡自古不夜航”,后来经过对三峡航道的治理,如今夜间已能通航。父亲曾说,自己就是想通过对三峡夜航这道特殊景致的描绘,使大家在欣赏三峡美景的同时,从这样一个角度看到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同时领略到社会不断前进的步伐。这是父亲回京后创作的第一幅作品。
三峡夜航画稿
28×36cm
铅笔
1971年
三峡夜航画稿
8×12cm
铅笔
1971年
他拖着久病(肝硬化)的身躯,翻找出多年积累的有关三峡的速写、素描、彩墨素材,殚精竭虑、精益求精地完成了这幅尺幅不小的作品—《三峡夜航》。作品按计划陈列于民族饭店主餐厅,确实为饭店增添了一道奇丽的风景。《人民画报》于1972年第4期在大篇幅报道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同时,发表了这幅作品并很快引起轰动,一时间各报刊争相发表,就连挂历、贺年卡、明信片甚至手绢上,到处都印有这幅作品,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恢复了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此,外交部找到父亲,要求他再画一张《三峡夜航》,送往我国驻联合国代表团驻地。不过这幅画的尺寸小了不少(估计只有第一张的五分之一左右)。值得一提的是,父亲在画这幅《三峡夜航》时,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特意赶到饭店,现场拍摄了父亲作画的过程,之后编入新闻片《今日中国》(1972年),在世界各地播映,广受好评。几年前,妹妹李芸带孩子去纽约,特意到我国驻联合国代表团驻地,看到那幅《三峡夜航》依然挂在墙上。
在那段难忘的岁月,父亲与李可染先生、陶一清先生同在一个“战壕”里“奋战”,相互了解,加深了友情。父亲去世后,李可染先生曾动情地说,那段时间“让我真正认识了李斛先生,虽然我们在一起相处时间不长,但彼此都感到相识恨晚……晚年结识李斛先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幸”。记得有一天,我去饭店看望父亲,李可染先生与我交谈甚欢,说了不少肺腑之言,特别是对父亲的做人、作画赞不绝口,他指着父亲的作品感叹道:“你爸爸的身体那么差,但他像画人头一样在画这些山头,他是那么认真,那么严谨,对自己的要求那么高,所以他的画儿是非常耐看的……”那一天共进晚餐后,李可染先生余兴未尽,回到自己的房间便铺开宣纸,挥毫写下“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八个大字赠予父亲。这幅字我珍藏至今。
父亲一共画过三张《三峡夜航》,第三张是应朋友之邀而作,篇幅与第二张相仿。这张是在家中画成的,我因此有幸近距离、长时间在父亲身边看他作画,并亲耳聆听他作画时的感言,有些至今难忘。比如他画完一遍后对我说,要想达到那张(指第一张《三峡夜航》)的效果,渲染一遍两遍是不够的,画了许多遍,仍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有时还得从背面再去画……父亲在这幅画中,大量运用了西洋画的一些技法:素描、透视、色彩、光影……有一次他边画边说,我把许多西画的技法用到画中,是挨了不少骂的,有些人根本不承认我画的是中国画,可是我不会为了让这些人承认什么而去迎合他们,他们骂他们的,我画我的,我只想画一张“好”画,至于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甚至什么材料,只要能为我所用,画“好”一张画,我都想去尝试。说到这里,他走到那张未画完的《三峡夜航》旁,指了指画面上的月亮继续说:比如这里,我就想用一点儿油画颜料,看看效果怎么样,话音未落,一笔淡黄色的油画颜料已涂在月亮上了,现在回看这一笔,倒是为父亲留下了在艺术创作中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一生求新求变的生动写照。
李斛
自画像
纸本炭笔
20cm×15cm
1944年
有不少朋友问我:哪一张画儿是你父亲的“代表作”,对这个问题,我从专家口中听到过不同的答案,多数人首推《印度妇女》(现藏于中国美术馆),用刘勃舒先生的话说:李先生的这幅画令人叹服,是当时人物画的一面旗帜。也有人认为,《关汉卿像》(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影响更大,不仅发行过邮票,其后又被编入我国的中学教材,可谓家喻户晓、无人不知。不过在我的心目中《三峡夜航》却更胜一筹。诚然父亲生前是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科主任,在人们心中他是一位有影响、有成就的人物画家,但他的风景画,特别是他画的“夜景”其实也早已为人们所熟悉和推崇。《美术》杂志创刊于1954年,而那一年的第8期即选用父亲所绘的彩墨夜景《长江大桥钻探工程》作为封面,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小有轰动。1959年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大型画册《十年中国绘画选集》,选的也是父亲的一幅彩墨夜景《江心》。提起父亲所画的“夜景”,许多资深专家都赞不绝口。姚有多先生在《胸怀远志不畏近难》一文(发表于《美术研究》1979年第2期)中写道:“山水画夜景在传统山水画中是极少看到的……李斛巧妙地把传统山水画用笔用墨的技法和西洋画的明暗法、色彩空间的处理方法结合起来,使画面既有意境又有真实感,既有笔墨又有光感和整体感,在当今的中国画家中,只有他和宗其香两位是表现夜景最成功的画家。可以说,他们开辟了山水画的新的领域。”面对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徐庆平教授在谈到父亲的夜景作品时动情地说:“夜景,是中国绘画原来很少去表现的,是他们独创出的一种技法,这种创造性是何等的伟大。一个是李斛先生,一个是宗其香先生,他们两位在中国画方面独辟蹊径,别开生面,这正是艺术最本质的生命,这种创造性是怎么赞美都不过分的。”说到《三峡夜航》,徐庆平认为,这幅作品给宁静的夜带来无限的生机活力,其意境之妙、手法之新、气魄之宏均属空前,堪称中国山水画中的上乘之作。毫无疑问,《三峡夜航》将父亲的夜景山水画推上了新的高峰。
三峡夜航
68×87cm
纸本设色
1971年
李斛与长江大桥
◎李蓉
父亲李斛先生曾先后三次到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工地,甚至在刚刚做完胃切除手术半年,就在那里待了整整一个暑假。据父亲当年的学生钟涵先生回忆,课堂上李斛先生讲到在大桥工地写生时仍然是一脸兴奋,印象很深的是他跑到工地里面去写生,保安过来问他:“你是干什么的?你怎么在这里随便画画?”不容分说就把他带到保卫部门,他风趣地说自己是“三进警备队”。
围绕大桥的建设,父亲画了大量的速写和画稿。有工程勘探、设计、打桩、合拢等不同阶段,有素描、国画、水彩、油画等多个画种,有工地、慰问、夜战、暴风雨等不同场景,有江堤、桥墩、轮船以及江岸的楼群,更有建桥工人、水手船长、劳动模范、抢险勇士等英雄群体……
父亲是被公认为的、第一批在徐悲鸿带领下“以中国笔墨,用西洋画法”做出成就的画家。他早年的画作《嘉陵江纤夫》,无论是在人物刻画还是构图色彩上都达到了极致。父亲生活在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但他热爱生活,从不抱怨,他以对生命的崇敬和对大自然的感恩,激情创作,一丝不苟。
长江大桥钻探工程
纸本设色
1954年
当年父亲的画作《大桥从这里修过去》,以辽阔的长江两岸为背景,描绘了一群设计人员站在汉阳龟山上,远眺对岸的蛇山和黄鹤楼的场景。而作品《现场慰问》则是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利用假日,在蛇山上为江中打桩的工人们表演节目的画面。如今早已找寻不到那两个光秃秃的山包,龟山、蛇山摇身变成了美丽的公园,装点着长江两岸。父亲这两幅作品至今都已不知去向,前者只留有一张当年印制的宣传画,后者是一本作为封面的《广播爱好者》杂志。当年父亲笔下的夜幕中的“江汉关”,是汉口市沿江大道上的标志性建筑,报时钟声定时敲响,大楼的灯光成为黑夜的航标。父亲创作的《长江大桥钻探工程》,表现的是桥墩钻探挑灯夜战的场景。他大胆突破中国笔墨难以再现灯光夜景的局面,描绘了建设者们在夜幕下热火朝天地加紧施工,同时又表现了江岸边静可听音的逐波浪花,形成光明与黑暗、喧闹与安静的鲜明对照,成为中国画灯光夜景画的经典,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现今夜幕下的长江大桥被华灯装点的无比靓丽,乘坐游艇巡游于武汉三镇之间,两岸彩灯争相斗艳,游人们目不暇接、惊异欢呼。我不禁在想,如果父亲能见到这样的场景,不知又会创作出怎样的画作?
修建中的重庆长江大桥
28.5cm×44.2cm
纸本设色
1959年
当年的报刊杂志不时刊有父亲关于长江大桥建设的作品,其中一张刊用的比较多的是《建桥工人》。画面表现的是一名以桥墩装吊为背景的建桥工人,他精神抖擞,表情凝重,传达出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民族自信和誓让“天堑变通途”的壮志豪情,此画现收藏于北京画院美术馆。半个多世纪以来,武汉长江大桥经历了狂风、洪水以及几十次严重撞击,至今依然坚挺,向世人彰显了万里长江第一桥的顽强与坚韧不拔。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打通了阻隔大江南北的天堑,为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之后万里长江上架起一座座宏伟的桥梁。1959年,重庆白沙沱长江大桥进入紧锣密鼓的建设阶段,刚放暑假,父亲便急匆匆赶往那里,从江津县的珞璜镇画到江对岸的巴县白沙沱,一路速写,收集素材,然而还未尽兴就收到中国革命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为迎接国庆十周年创作革命斗争史画作的任务,只好赶往湖南平江。后来尽管展出、发表了父亲的《重庆长江大桥工地夜景》《狮子滩水电站》等作品,但更多的手稿则尘封箱底。至于长江上的第三座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父亲无缘再到现场,但是长江大桥建设的情愫始终牢牢地萦绕着他,但凡见到报纸、画报上相关的信息图片就剪下来、留起来,于1971年动笔画下了霞光中平视线的南京长江大桥全景,取名为《气贯长虹》(现收藏于北京民族饭店)。遗憾的是,这个题材的作品仅此一张。
从武汉长江大桥到重庆长江大桥(白沙沱)、南京长江大桥,父亲在他的有生之年(1975年去世)用画笔为我们留下了三座大桥建设的图景,让我们记住他:我的父亲李斛,一位尽情描绘长江大桥建设和建设者的人。
嘉陵江纤夫
85×231cm
纸本设色
1946年
59×86cm
纸本设色
1950年
李斛
夜战
49×35.2cm
纸本设色
1956年
十三陵水库工地夜景
3.8×49.6cm
纸本设色
1958年
李斛
关汉卿像
纸本水墨设色
83cm×57cm
1958年
李斛
印度妇女像
纸本水墨设色
57.5cm×43.3cm
1956年
李斛
江汉关边
纸本水墨设色
28.2cm×40.5cm
1954年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今日头条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