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采访人 | 郑戈,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

来源 | STL中国法、北大法律信息网

我读书的年代,当时我国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都还不太“规范”。我读本科的时候,法学教育刚刚恢复没有几年,那个时候我们虽然在课堂上学到的“干货”不多,但是当时处于所谓思想解放的时代,整体的思想氛围比较活跃,整个社会处在一个爱读书爱思考的状态,所以我会读很多的课外书,大多数是哲学方面的,比如尼采和叔本华的书。

现在我国的法学越来越成熟,内部分工越来越细致了,在这种情况下,留给个人自由思考空间反而越来越小,所以我觉得“内卷”是一个难以避免的现象。一个社会它越成熟,越工业化,越法治化,每个人的社会角色定位就越明确。孩子们从小学开始,都处于一种高度受“规训”的状态,而往往是被“规训”的比较好的孩子,才能经过激烈的竞争进入好的大学,所以在比较好的大学中,“内卷”难以避免。

所谓“内卷”,就个人而言,其实是指一个人既缺乏人生的方向感,找不到星与罗盘,也缺乏热爱和激情,因此他的每一步都困于具体情境中的外部标准和利益权衡,比如每门课的老师偏好和评价标准,以应付的心态去寻找通关的套路,通关失败就躺平。内卷的人没有把自己的人生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规划和考虑,陷入一个个的蜗角和蝇头之中,我觉得这是一个“格局”的问题。

要克服内卷,其实并不容易,需要反思所谓的“现代性”。在现代社会里,越来越需要专家,哲学家、思想家和诗人这些反内卷的存在在这个分工明确的社会里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所谓“专家”就是在越来越少的事情上知道得越来越多的人。人的目标被自动限定在非常有限的范围里,把这个范围内的事情和其他的事情割裂开来,单独加以处理,这就是所谓的专家。专家到最后会在一个越来越小的范围内知道的越来越多,而这个“小”是不断缩小的,最后可能就是“know everything about nothing”。这是整个现代社会的问题,这其实是很有害的。

现在人们在小的事情上变得越来越理性,但是在大的事情上,也就是关于价值和目的的判断上,大家普遍比较迷茫。现在大部分人不关心价值,也不关心目的,只关心如何在这个已经形成的生活秩序当中找到一个最有利于自己的位置。所以说大家都去争一个“996”的机会,BAT的员工都想加班,不让加班大家会有意见,因为就没有加班费可拿了。在这种氛围下,别说诗情画意、快意人生了,恋爱、结婚、生孩子都是可有可无的了。这是涉及人类未来的大问题。

要走出内卷的牢笼其实是比较难,顺应总是容易的,但想要做出突破和改变,是需要个人付出艰辛努力的。人的弱点在于能忍受辛苦,比如996,但不愿承受不确定性。但我们至少可以做到把眼界放开,把自己的整个人生拉通来看。读书本身可以弥补自身经验的不足,但是如果我们只读专业书的话,其实也提供不了这方面的帮助。因为技术性知识都是某种工具理性的体现,可以帮我们在给定目标的情况下寻找最优解,但无法告诉我们如何选择值得追求的目的。大家可以阅读一些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进入别人的世界,意识到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存在。

*节选自教授访谈 | 郑戈:面向真实世界学习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