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李老逵微信公众号 李逵的第二把板斧2024年11月18日 16:57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〡李老逵

近日,云南富宁县一中学生在科技节活动现场,当众质问学校“有钱请无人机表演,有钱修安娜草堂,没钱给学生修宿舍”。

大声喊出这个灵魂质问后,该学生被好几个人给架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地随后发布通报:无人机表演为公益性质,“安娜草堂”为学生阅读室,资金来自上级奖补,未挤占宿舍修缮经费,宿舍均为10人间,具备正常住宿条件。

说实话,现在的通报如同牛毛一样多,但很多通报简直就是隔靴挠痒,或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很有点发炎人的风范。

先不说学生提的问题对不对,这个通报的回复首先就没抓住重点。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三个部分,前两个请无人机表演,修安娜草堂是“有钱”,给学生修宿舍是“没钱”,然后问学校这是为什么。重点不在于前两个是不是真有钱,是公益也好,拨款也罢,重点是为啥“没钱”给学生修宿舍。

无人机表演为公益性质,“安娜草堂”为学生阅读室,资金来自上级奖补,也就是说这俩学校都没掏钱,只有建宿舍掏钱了,但是宿舍呢,显然条件差点,10人间不但拥挤不说,这个“具备正常住宿条件”是几个意思?这个“正常”的标准是根据学校领导还是普通学生的标准制定的,或者是根据街头流浪汉制定的?

学校领导显然不会住学生宿舍,所以显然不是按照他们“正常住宿条件”制定的,否则怎么也是个豪华单间配备席梦思真皮沙发吧。如果是按照街头流浪汉“正常住宿条件”制定的,那路边水泥管子两旁地下通道就足够了,别说住十个人了,住一百个人也没问题。

要说是按普通学生“正常住宿条件”的标准制定的,可人家现在反映的问题“没钱给学生修宿舍”的言下之意不就是宿舍条件差,住的“不正常”么?难道你一个不住学生宿舍的领导比天天住在宿舍的学生对“正常住宿”的理解更准确更贴切,更加符合实际,更有发言权?

说真的,30年前我读大学的时候,大学宿舍里都只有六个人,现在都2024年了,宿舍里怎么条件没改善,反而塞下了多一倍的学生?就算大学扩招了,也不能像塞沙丁鱼罐头一样把学生塞进去拉倒对吧?

还说什么“未挤占宿舍修缮经费”,合着无人机阅读室没用宿舍经费,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宣称“宿舍具备正常住宿条件”了?这俩事儿好像不是一回事吧?

鉴定“正常”的这位爷,如果您没有“亲自”在宿舍里住上几个晚上,最好先别说“正常”这俩字。否则,我只能说,天天睡水泥管子的流浪汉和您倒是想到一块去了。

不管如何,学生出来讲真话讲实际情况是不应该打压的,强硬拉走更说不清了。

这位勇敢学生对学校的灵魂质问,让我想起了在一千多年以前,有一位著名的诗人,写下了一首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不错,他就是杜甫。这首诗,只要有中学学历的人在语文课本上都学过。

青年学生是我们未来的希望,学校是他们的人生起点,而宿舍就是他们的栖息港湾。他们学习累了,需要好好地在宿舍休息,充电,生活。

书生应该有穷庐,才有《陋室铭》。然而,一个读书人如果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得不到改善,还要跑到大庭广众之下高喊维权,那么就让我们回顾一下杜甫的那声悲愤的疾呼吧: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位小兄弟,我给你点赞,你的牛逼之处在于,做了我们三十年前想做却不敢做的事。不管事实怎样,这一代人正在醒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