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元钧

我国的民间说唱艺术源远流长,主要有一边打板、一边说书,一边敲鼓、一边说书,一边拉琴一边说书等形式;到了近代,在这些说唱形式的基础了,出现了更加多样的曲艺形式和流派,其中山东快书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

说起山东快书,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水浒传》中的武松:“当哩个当,当哩个当,当哩个、当哩个、当哩个当!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好汉武二郎……”

事实上,山东快书早期的名字就是叫“说武老二”。这门艺术形式,在戚永立(“镇三江”)、高元钧(“高大鼻子”)师徒二人的手上得以发扬光大,演绎的内容不再限于武老二。

比如,山东快书也开始说起来了李逵,其中最著名的一段是《李逵夺鱼》。这段快书的情节,取材于《水浒传》第三十八回《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条》。因为事发地是在江州(今天江西九江),所以又叫《闹江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8年,总理和高元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逵画像

故事大意是:

  • 宋江发配江州后,与戴宗同在酒楼饮酒,结识了黑旋风李逵。为给酒桌添加一道菜肴,李逵到江边买鱼,结果身上无钱,被渔人张顺责骂讹鱼无赖。
    李逵怒而夺鱼,两个人打在一处。旱地上,张顺打不过李逵,便逗引李逵上船打。李逵上船后,张顺将船弄翻,李逵不识水性、险些丧命。后来,宋江赶来劝解,张李二人遂化敌为友。

在最初的山东快书里,原本没有《李逵夺鱼》这段,是后来根据山东大鼓的鼓词、移植过来的。移植过来后,又做过一次大幅度的修改。说起这个段子的修改,我们就得说一下建国初期、为符合新社会的要求而对传统戏曲、曲艺的挖掘和整理了。

1956年,山东的戏曲工作组在整理到高元钧、周侗宾等人的《李逵夺鱼》唱词时,发现原词在描写李逵这一农民英雄的形象时存在“硬伤”:按照快书里的唱词,李逵简直就成了一个酗酒讹人的无赖!

同时,大家还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前半部分“宋江起解见戴宗”所占篇幅太长,主人公李達出场太晚,演唱起来节奏太过拖沓、不紧凑。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针对发现的问题,整理时者删去了宋、戴相认一段,直接从李逵写起,同时吸取了周侗宾原唱词中的“李逵赠金”的情节,从而不但从正面地突出了李逵的人物形象,也为后面买鱼没钱埋下伏笔。

整理后的版本故事紧凑、情节生动,成了山东快书唱段中的上乘之作和保留节目。1959年9月,更是被收入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山东传统曲艺选》。杨立德(“杨小麻子”)曾经多次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5年,山东快书名家杨立德登台表演

事实上,当时开展传统戏曲挖掘整理工作的,不仅仅是山东。在党的“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文艺方针指导下,全国文艺界都在开展规模浩大的挖掘、整理传统文艺遗产活动。

比如另一种民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相声”,当时我国相声界辈分最高的、第五代艺人的掌门人张寿臣,在天津就亲自承担了挖掘、整理传统剧目、曲目的工作。

在北京,对于传统相声的改革工作,侯宝林先生做出的成绩最突出。他早在新中国建立时,就意识到相声改革已迫在眉睫,并于1950年、在老舍等人的支持下,同孙玉奎、罗荣寿、高凤山等一起组建了“北京相声改进小组”。

当时侯先生所在的中国广播说唱团可谓相声大腕云集。在挖掘整理文艺遗产的活动中,该团一共回忆、整理传统相声80段,并于后来以《中国传统相声大全》的名字、分四集付印成书。这就是曲艺界人人皆知的所谓“相声四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