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民族盛装,十几名彝族少女抚奏月琴,琴声婉转,嗓音纯粹,展开了一幅彝家风情画卷;“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伴着古朴典雅的旋律,身穿汉服的少男少女深情吟诵,古风雅韵扑面而来……11月17日,一场甬凉两地学生美育交流活动在浙江宁波举行,两地学子以情寄歌、以乐会友,共同唱响一曲情深意长的“山海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群山连绵,地势险要,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越西县职业技术学校便坐落于此。彝族善歌舞、通音律,但由于地处偏远、美育资源相对落后,该校绝大部分音乐器材都年久失修、残缺不全,难以承载彝乡孩子的“艺术梦”。

山有所呼,海有所应。自2021年浙江宁波与四川凉山州建立东西部协作结对关系以来,两地联系日益紧密。2023年,由宁波华茂教育基金会发起的“华茂·彩虹计划”公益项目走进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职业技术学校,为这座深山中的学校“量身定制”了一间“音乐教室”,包含月琴、胡琴、钢琴、智慧黑板、音响系统等设备,价值总额15万元。随着学校民族音乐社团的成立,悠扬的月琴声开始在深山中回荡。

一把月琴,两地情牵。为回应这份“千里之外”的深情,一年后,越西县职业技术学校民族音乐社在浙江省驻川工作组凉山工作队越西分队带队下,跨越山海、奔“甬”而来,与华茂鹿鸣诗社、华茂四明合唱团的同学们一起,共同演绎了一场跨越地域与文化的户外音乐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树下空地这一“天然舞台”上,十余名彝族少女身着民族盛装,月琴声起,清脆悠扬,一曲质朴纯粹的彝歌治愈人心;而宁波学生也使出了“绝活”,汉服诗朗诵、萨克斯独奏、女声独唱、原创歌曲合唱、琵琶独奏等“轮番上场”,舞姿翩翩,“声”入人心……“最炫民族风”与“创意音乐秀”的交汇融合,碰撞出“美美与共”的和美之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凉山深处到东海之滨,从彝族村寨到江南水乡,这场千里赓续的“山海情”,让甬凉相连、心手相牵。越西县教体科局副局长、越西县职业技术学校校长金立峰表示:“美育是面向每个学生的‘必修课’,但乡村学校资源有限、条件艰苦。这场走出课堂的‘美育课’不仅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结下了跨越山海的深厚友谊。”

越西县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果基阿牛木表示:“以前从未接受过相关音乐知识教育,甚至都不认识简谱,在‘华茂彩虹之家’音乐教室中,我爱上了月琴,爱上了这门非遗艺术。这次交流活动展示了大家的艺术“高光时刻”,也让更多人被彝族文化‘圈粉’。”

“在这次美育交流之旅中,我在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中‘打卡’了中外大师作品,在宁波老外滩感受了百年商埠的繁华与活力,在艺术共创中体会到了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越西县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吉觉芳秀表示。

此前虽然未曾谋面,但幽幽琴声也拨动了宁波学生的心弦。宁波华茂高级中学学生兰杭欣表示:“此次交流活动让我沉浸式感受了彝族文化的魅力,还通过互赠礼物、艺术共创等形式增进交流,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内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琴”来情往,情深意长。华茂集团社会责任部部长林薇薇表示:“两地虽然相隔‘万水千山’,但美育是情感共通的桥梁,它跨越地域界线,让山与海‘双向奔赴’。未来,我们将继续助力‘甬凉协作’,续写两地青少年结伴成长、交流互动的‘山海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华茂·彩虹计划”于2013年由宁波华茂教育基金会发起,已在四川、青海、贵州、新疆等地建成30余所“彩虹之家”,包含多所科探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累计支出资金1300余万元,惠及32000余名乡村、困境儿童。

近年来,围绕“大教育、大艺术、大美育”的公益发展格局,华茂集团已累计捐资约3亿元,并积极探索慈善事业发展的“新解法”,逐步构建起以教育为核心,融入艺术、体育、科技等元素的慈善公益体系,迸发出捐资助学的“华茂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