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壮

(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东西中国》新鲜出炉,我有幸先入得手,第一时间飨读完毕,迫不及待跟大家分享。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市场化进程深刻改变了城乡社会面貌,形成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该书向我们展现了市场的力量对城乡关系、村庄结构和农民行为选择的塑造。

东中西部的划分经验上指的是典型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与中西部传统农业型地区的差异,理论上则是从经济的视角对中国区域差异作一理想类型的建构,可分为市场中心、半市场中心和非市场中心的“差序格局”,该市场包含着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全国性的商品市场以及“婚姻市场”这“三大市场”的意涵,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也具有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带同样的经济社会学意义。市场的力量以不同区位辐射或虹吸程度的不同经济效应表现出来,影响着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方向,进而产生了东中西部地区在县域经济、土地制度、农业发展、社会结构、农民收入、生活方式、教育形态、婚姻家庭、集体经济和基层治理等如此之多方面的差异,其影响之深广,不仅不能视而不见,而且必须深刻认识和领会。

从这个角度上,该书立足于长期扎实的田野调研,在全方位描绘东西部社会动态变化的差异基础上,总结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路径、阶段和方向,形成了诸多富有洞见的时代性、创建性的判断。从城市化工业化的不同路径,到县域经济不同的发展逻辑、性质和功能,再到东西部农业农村农民面对的根本不同的社会和治理问题,明确廓清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内在规律,针对性地指出因缺乏东西差异的视角而造成的当前东西部地区经验相互牵引移植造成的诸多混乱问题。正是对这些实践问题的理论回应,凸显了该书的关键性和重要性,无论对于国家治理还是发展规划,尤其是以县域为重点的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徐徐展开的中国腹地建设,中西部县乡村和东部地区城乡关系底层逻辑差异的分析,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书的面世可谓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深耕经验、反复论证是该书的一大特点,著者在研究方法中强调,对中国的认识从具体经验开始,又不能局限于具体经验,具体经验的加总并不等同于对中国的总体认识,从具体经验上升为总体认识存在大量的中间环节,其中区域作为方法是极为重要的环节。通过区域比较对具体经验不断建构解构建立破除进而深入理解田野,通过多区域的饱和经验训练,形成经验质感,即抓住要害、形成超出单个田野的总体认识的能力。“不能真正做到见多识广、缺乏对经验与实践的想象力,无论有多少理论知识,都不可能做好中国研究,也不可能深刻认识中国”,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用脚底板做出来的学问、从土里长出来的理论,才能牢牢把握着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时代脉搏。该书从包含了具体的抽象经验归纳到本土化的理论议题探讨再到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政策建议,是社会科学主体性研究的又一典范。在品读的过程中,读者可以感受到,生活世界中的现象经验如何在研究者深入浅出的分析中组织、又在区域差异的对比中展开,逐渐破土实现认识上的一跃,中国式现代化壮阔的变迁图景得到深刻的理论支撑和总体把握。所谓理论并不高大上,而是接地气的,换句话说,接地气的自下而上的理论生长及其解释力,相比那些自上而下的空中楼阁的理论建构——既无法理解现实经验的丰富更不可能对现实形成有益指导,可以使读者对那些精致的、自娱自乐的伪理论研究祛魅。理论研究不是思辨研究,理论来自于实践,经验是指导理论的最好的老师,相关研究者更要在书中好好体会。

从《南北中国》到《东西中国》的出版,过去了七年,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下的中国农村区域差异实际上更早些就已关注到,市场化力量由微入渐的社会影响就更久了,对于认识当今中国有浓厚兴趣、理解中国发展有强烈志向的人,该书算得上是久旱逢甘霖,是理解区域差异的又一理论创新。《南北中国》有副标题“中国农村区域差异研究”,依据农民认同与行动单位这一变量形成不同的村庄社会结构类型,以此为基础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分析南中北不同村庄承接回应国家治理实践的差异,讲的是国家和农村社会的互动。《东西中国》一书却没有副标题,该书主要从经济的视角讲农民与市场的关系,取个什么呢?我看可以叫“中国城乡区域差异研究”。

“南北中国”到“东西中国”的研究,实际也反映了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变迁,城乡中国不仅指中国城市化水平反映的城乡形态的变化,而且在农村、县域、城乡关系各层面,东西部不同地区都带有显著的城乡差异特征,具体表现在:

其一,在三农问题上,东部地区乡村工业化,农村本质上已是城市的组成部分,只是保留了农村的名而不存在农村的实,农民只具有户籍上的意义而不再有身份上的意义,村庄社会形成了阶层分化,在财政余力和特定时空条件下实现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而中西部地区仍是传统农业型农村,且随着农民离土离乡、快速城市化,正变得“空心化”“老龄化”,村庄社会去阶层化。

其二,在县域经济上,东部沿海城市经济带的县域经济由工业经济推动主导,表面上看还是县的体制,实际也已是城市经济带的内在组成部分,是城市的“脚”,具有生产性,作为发展极;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由公共服务牵引形成,本质上是农民在大城市务工收入和乡村对进城家庭的代际支持的资源汲取场域,构成农民家庭主要的消费单元,因缺少就业机会只是实现了居住的城市化,处于半融入状态,因此是一种“半城市化”“过渡型城市化”,作为“大城市-县城-乡村”三元结构的支撑,中西部地区县域是乡村的“脑”,需要发挥好服务性,作为稳定极。

其三,在城乡关系上,东部地区的完全城市化,形成了产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公共服务和农民城市化之间的良性循环,城乡经济社会系统融合程度高,形成融合型城乡关系;中西部地区农民城市化依靠外部资源的输入,形成寄生型的城乡关系。

《南北中国》开篇便指出中国农村区域差异尤其表现在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和南中北方村庄社会结构的差异上,《东西中国》的完成,使得社会基础和市场力量这两大要素影响下的中国农村区域差异完整呈现在读者面前,在经济的视角下,研究超出了农村范围扩展到了城市、县乡,在对农村区域差异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获得了对整个中国的总体认识,可见农村研究不是研究农村,而是研究和认识中国,在认识中国的观照下,从乡土中滋养出有生命力的理论。

该书的诞生离不开研究者的学养积累和持续努力,然而其灵感终归是来源于田野、源自于群众实践的,所以此书也是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我认为,所有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各自身家的人,都应读读此书。经济、社会、教育、家庭……其研究主题的全面性、丰富性、立体性构成了现象世界全领域的经验整体,总有你关心或好奇的问题,如为什么珠三角钉子户特别多、为什么长三角有种地超大户、为什么江浙沪酒席澳龙成标配、代际之间关系不同地区有何差异、东西部教育分别在焦虑什么、为何东部大龄剩女多而中西部多光棍儿、不同地区的集体经济如何发展、村干部应该全职还是坐班、东部农村是否是中西部的未来……。更重要的是,区域差异的研究和阅读的过程本身是有趣的,根据不同的区域定位,每位读者都可以进行经验对照,从而理解你和家人的处境及背后结构。该书与时代和社会同频共振,凝结了集体智慧和学术积累的结晶,乡土派各领域的专家学者,都以直白的文风,解答诸君困顿,每章节末的图表都清晰呈现了研究发现,可以说是人人都有机会读懂读透的中国社科前沿研究。

最后,该书希望通过东西差异的研究澄清某些政策实践乃至学术研究的误区,进一步来说,其对中国道路的政策实践乃至理论总结有着诸多启示。从历史的视角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阶段便是以举国之力创下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龙头地位,这一过程不仅是以农补工,而且以中西强东,进一步勾勒出中西部地区的不完全城市化带来的各项成本的抬高:婚姻、教育、跨区流动、职住分离等等,这一过程中农民工及其家庭韧性作出了贡献。需要明白的是,先进的东部地区不仅是举国之力,且受益于特定的时空条件,当前却要求中西部向东部地区所创建或形成的一些先进经验进行学习,甚至不分因果的将东部地区特殊实践下的制度要求全国推广(典型的如财产化土地制度),不仅难以示范,而且十分折腾,简直倒反天罡。当前阶段,在区域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要求下,我国建构了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支持中西部保运转、保民生,建立政治集权与经济行政分权的“分权型财政体制”对地区间财力均衡进行宏观调控,基于东西差异的观点,有两点需要注意:其一是注意现代化的非线性路径,把握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不同现代化逻辑特征;其二是对东部现代化丰富实践的经验总结,需辨清一般因素,而不是不假思索生搬照抄。总而言之,该书的“经验自信”,坚定了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作为乡土派同志的一员,我尚有许多想当然的判断、认识和想象日用而不知,读来感觉酣畅淋漓,一般读者读来绝对更受震撼。

请诸君尽情享受吧!

2024 年 10 月 18 日于碧玉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