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平均工资表出来了,还是一如既往的稳定上涨,不知道你们的工资,有没有上涨呢?

最近统计局公布了《中国统计年鉴2024》,其中数据显示了2023年31个省份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

挑几个点来说一下

1,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的工资:

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0698元,比上年增加6669元,名义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5%

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40元,比上年增加3103元,名义增长4.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4.5%。

单看这两个数据,一对比会发现非私营单位工资要远远高于私营单位的,高了接近一倍了。

2,私营单位和非私营单位的倍数

我认真看了下表格,非私营单位工资是私营单位工资超过两倍的有以下几个:

西藏非私营是165004元,私营是70084元,相差2.35倍

青海非私营是121457元,私营是56424元,相差2.15倍

北京非私营是218312元,私营是105931元,相差2.12倍

上海非私营是229337元,私营是111347元,相差2.06倍

黑龙江非私营是95750元,私营是47281元,相差2.02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里我们要把西藏分开来说,因为西藏情况比较特殊,高寒地带,环境艰苦,但战略意义有很大,所以很难从市场经济角度去看。

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西藏是全国人均转移支付最多的地方。

你看2024年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超过10万亿,其中西藏是有2393亿,看起来不多,但西藏人口只有300多万,算下来人均转移支付去到6.5万元,全国第一名。

国民经略统计了人均得到转移支付的排行榜,大家自己看下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排在最末尾的是江苏、浙江和广东。

总的来说,北方的非私营和私营工资之差要高于南方。

3,何为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

很多人把非私营单位等同于体制内,其实这种观点并不严谨。

从定义上看,非私营单位的范围除了体制内,还有国有单位、集体单位、股份制企业、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等。

不过从数量角度出发,什么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这种在总体上占比还是要少于国有单位集体单位这类的。

而且按照定义来说,像腾讯、阿里这类股份制企业,算是被纳入到“非私营单位工资”的统计范围。

至于为什么会纳入呢?这个已无从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大型民营企业,才会被纳入“非私营单位工资”的统计范围。

直白一点的说法,非私营单位工资的统计就是中小型民企了,这也是最能代表普通老百姓的真实就业数据。

接下来解答大家心中的一个疑惑:为什么全国工资上涨了?

除去你和马云的这种平均解释之外,还剩一个原因我认为是有数据且有说服力的,那就是:就业人员少了。

全国平均工资上涨的数据是统计局引用了2024年统计年鉴,好巧不巧,堂主又是一个喜欢探究根本的人,于是我又去打开了2024年统计年鉴的数据,给大家看两组数据,

第一组是非私营单位的工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工资总额是197416.7亿元,比上一年增加了6596.5亿

其中,外资单位是唯一工资减少的,从2022年的16298.6亿减至2023年14961.8亿元,减少了1336.8亿元。

内资单位包括国有单位,总共是增加了7620.5亿元。

第二组是非私营单位的就业人数,2023年减少333万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数据可以很明显看出,全都是减少的。

内资单位包括国有单位,2023年总共从业人数是1.428亿人,比2022年减少了136万人。

但它不是减少最多的,减少最多的是外资单位就业人数,减少了176万人。

那么问题来了,外资单位减少176万,工资总数减少1336.8亿元,人数减少带动工资减少,这也符合常理,算是合理。

可内资单位明明人数减少了136万人,而工资总数却增加了7620.5亿元,咱就是说,这个逻辑是不是有点反常理了?

所以很有可能答案就是单位就业人数少了,反而工资多了。

不过堂主认真想了下,在员工减少的情况下,内资非私营单位还能为员工增加工资,这种做法还是很好的,非私营单位可以多多学习。

以上数据都是堂主直接截图统计局的2024年统计年鉴,不相信的判官们可以自己去查一下。

相信看到这里,很多小伙伴忍不住发弹幕:谁特么想看非私营的数据?我就想看看私营单位的数据。

很抱歉,我认真查看了统计年鉴里的目录,在第四大目录的“就业和工资”一栏,一共有14个分类,前12个都是非私营单位的数据,关于私营单位的数据,没有就业人数,只有一个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的数据,也没有工资总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私营单位平均年工资比上一年多了3千多,去到六万八,我认真看了下行业分项,除了房地产行业年平均工资下降300多,其他行业都是上升的。

因为我在统计年鉴只看到了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数据,而看不到其就业人数及工资总额变化,参考非私营单位的就业人数和工资总额的变化,大概只能得出就业人数减少而导致全国平均工资上涨的合理解释

至于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至少是从统计年鉴表格是没看到。

刚刚说了,在“就业和工资”一栏,一共有14个分类,前12个都是非私营单位的数据,以及一个是私营单位的平均工资,那还剩下一个,就是分地区的失业人数统计。

唯一过百万失业人数的地区,是广东,2023年失业人数去到了114.6万人,比2022年的53.9万人增加了一倍有余。

作为一名广东人,我大广东给国家拖后腿了,这里深深鞠一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失业这个话题,堂主已经很久没讲了,因为每次讲都会被说成不爱国。

其实吧,嘴上总是喊着爱国的人,不一定是真爱国,只是因为爱国饭好恰而已,你看爱国人设的博主,崩塌的有不少。

回归到今天的话题,为什么平均工资的增速总是能被大家吐槽,说自己拖后腿了?

是数据不真实吗?

从今天堂主展示的数据来看,数据肯定是真实的,

可问题是只展示平均数,就缺乏了舒服力。

就好像堂主花了很长时间去一张一张看非私营单位的12个“就业和工资”的数据,有一说一,还真的挺真实的,你看外资单位的数据就知道了。

可是,能不能私营单位的数据也更详细一点?

同样的道理,除了平均数,能不能把中位数的数据也展示出来?

正如工人日报报道里说的那样:在公布平均工资数据的同时,可以公布各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职工工资的低位数、中位数、高位数,这样能更全面反映实际情况,大家也能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是堂主,希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我们下期再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