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蟹老板本人
广州车展首日,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 CEO 孟侠走进大众展台会议室,用中文跟我们逐一打了招呼。
热情,是第一次见面他给我留下的印象。而在小规模群访结束后,坦诚,则可以说是另一个关键词。
在开场白中,他就很真诚地表示,虽然今年大众汽车的表现不错,但的确跟五六年前相比,没有那么夺睛。就中国市场而言,大众汽车的战略已经非常明晰,那就是深耕中国的决心不变,「在中国、为中国」。
为此,他们首先会进一步在设计和科技层面打造专属的全新中国 DNA,满足市场的需.,譬如,ID. CODE 概念车,而到明年尤其是在 2026 前,大众也会让大家看到更多带有中国 DNA 的车型。
其次,则会增强本土技术能力。譬如,大家都知道的和地平线、中科创达、小鹏的战略合作。
而且,这样的战略合作已经有实际产品推出了。譬如,上周L2级的技术堆栈上车了,包括L2++系统也完成了测试,效果不错。
他特别提及和小鹏的合作,表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两款合作车型以及 CEA 架构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中。
而位于安徽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则是他们的智能网联汽车中心,在他们的转型过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
至今年底,该中心的研发人员将达到 3000 名。目前,大众汽车在中国一共有 7000 多名研发人员。
最后,则是会继续扩充产品线,到 2030 年打造含 30 多款新车型的产品矩阵。
除了对现有燃油车进一步升级,提升智能化水平,也就是油电同智之外,另一方面也会在未来几年推出多款插混车型和纯电车型。
孟侠表示,2024 年至 2026 年是大众汽车的过渡阶段,这的确是会有难度的,所以,大众在中国必须根据中国用户的需求去研发,譬如插混和增程,同时要很仔细的去考量用户的真实需求。
而他的目标,则是让大众汽车到 2030 年能占到中国市场 10% 的市场份额,按照一年 2000 万到 3000 万计算,也就是大约200万到 300 万台左右。
「从现在到未来的 10%,还有很多工作。」,当然,「如果有 20%,肯定会喜上眉梢」
而在随后的群访中,他非常坦诚的回答了关于增程、换电、智能、竞争的核心问题。
以下 Enjoy!
问一:在中国市场,插混车型快速增长,而传统合资品牌普遍缺少在这方面的布局。大众汽车在这方面是如何规划的?
孟侠:技术上,混动和增程可以把内燃机和电池的效率和动力协同发挥出来。目前市场中,混动车型占到17%至25%的市场份额,消费者需求也十分明显,这也清楚地说明混动的趋势不容被忽视。大众汽车计划推出6款核心车型的混动版本,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这样的布局,我们目标到2030年继续在中国保持国际品牌的首位。
问二:小鹏最近提到会在明年底推出混动车型,大众汽车会参与其中?大众汽车怎么看待小鹏、地平线等中国企业在品牌转型中所起到的作用?
孟侠:小鹏的混动车规划也说明了市场的强劲需求。根据市场和消费者的选择做出应对,这是非常明智的策略。
目前,除了进行中的两个项目,我们与小鹏的合作还有广阔的想象空间。过去两年中,双方的信任不断加深,默契不断提高,我们在欧洲探讨了未来的合作方向。不过,研发不能操之过急,我们目前的计划是优先完成好当下的两个重点项目,跟踪项目效果,然后再进一步推进双方的合作。
问三:目前,大众汽车正在提升燃油车的智能化水平,推进有关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研发。未来,大众汽车在中国的核心车型,比如帕萨特(参数丨图片)Pro和全新探岳L,有没有可能继续增加科技配置?
孟侠:消费者对于智能网联功能的要求非常高,尤其对于纯电车。中国用户在这方面的追求比全球其他市场更为热衷。一开始,纯电车就像大号的平板电脑,软件等架构方面与智能网联功能完美兼容。
燃油车也能实现智能网联化,例如,途观L Pro、全新探岳L、帕萨特Pro和全新一代迈腾这些新款车型的智能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毫无疑问的是,智能网联功能对于燃油车非常重要,对于需要燃油车的用户来说非常重要。
年轻消费者也许更注重智能网联功能;可能也有其它用户对智能化不那么热衷,更关注油耗、动力、性价比等方面。中国市场的需求非常多元,因此,我们会在保持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燃油车的智能化转型。
安全和可靠性仍旧是用户的焦点,具有重要的用户价值。因此,大众汽车会沿袭自身一贯的安全、可靠基因,并应用新技术进一步提升这两个方面。在过去的两三个月,新推出的帕萨特Pro和全新一代迈腾等车型都获得了出色的市场反响,从中可以看到用户对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视,以及对我们在这两个方面的工作的认可。
问四:刚才提到,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将达到3000名研发人员的规模。请问,这个团队会为未来的车型配备哪些创新科技和功能?
孟侠:我们同时在进行多个方向的研发,尤其是涉及到安全,比如,电池保护、电池架构等。我们针对越来越重要的电子电气架构加大了研发力度,携手小鹏在合肥开展合作。到2026年,我们会推出与小鹏合作的两款纯电车型,CEA电子电气架构也会面世。同时中国专属的CMP平台的研发也在积极推进中。
问五:关于设计,我们已经从ID. CODE概念车上了解到了全新中国DNA。请问,现有车型如何在设计上体现新的中国DNA?如何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喜好?
孟侠:我们在中国快递响应消费者需求,将其融入设计之中。产品是技术的助推器,技术要有温度,必须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核心。堆料固然可行,但消费者未必愿意花钱去买这些功能,也不一定实际使用这些功能。价格竞争非常激烈,但无序的价格竞争不可持续,因此,我们在这方面要保持理智。
中国消费者对于智能化的要求非常高,因此,我们要确保相关功能的适用性。举例而言,拟人化的车机交互越来越重要,用户对于智能语音助手十分关注,我们开发的车机系统可以通过一句“你好,大众”开启互动,这项系统已经实装。而且,我们还在对此做深入研发,打造与智驾结合、更加个性化、拟人化的智能语音伙伴。同时,我们也需要在这方面做好技术储备,预留算力空间以支持这些功能。
再说一说新车型。我们发现,中国市场上新车型的显示屏不像以往那么多、那么大了。这是因为消费者的需求更趋理性。
大众汽车在中国的设计和研发团队一直在开展用户分析,预测未来的需求和趋势,从而确保能将合适、实用的科技配备到我们的产品中。有些用户需要大屏、舒适、尊享体验,有的用户可能更注重操控感。因此,我们密切关注中国用户和市场的动向,因为这里和全球其它市场很不一样。
问六:大众汽车和小鹏合作车型的量产时间是2026年,车型基于小鹏G9的平台架构,但大家担心届时G9可能会变成一款落后的车型。您对此有何评论?
孟侠:平台本身并非需要频繁的更新,平台是基础,例如,MEB已经沿用一段时间。基于这个平台,我们能够不断开发新的科技功能,这就是平台的美妙之处。
我们和小鹏互通有无,充分利用其在电子电气架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方面的优势,采用双方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例如,我们会应用小鹏的激光雷达技术,但在更远的未来,也许激光雷达又升级为另外的新兴科技,这也是技术演进带给我们合作的好处。总而言之,科技应用上,我们会使用最前沿的技术,而非只关注平台。
问七:大众汽车未来会有插混和增程车型,一般在国内很少听到同品牌同时采用两种不同混动路线。请问,大众汽车为什么采用这样的策略?什么样的车型会使用插混技术,什么样的车型会使用增程技术?
孟侠:给大家介绍一下背景。几年前,我们开始分析混动技术,当时的结论是混动并不是一个长期的技术方案。但是,这一技术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受到欢迎,欧洲市场的情况也类似。
这几年,中国的混动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基于市场和需求的变化,我们决定加大混动技术的投入。
在了解市场需求变化后,就要考虑车端应用,然后思考什么样的概念最符合当下消费者的需求,例如,优先关注性能还是考虑成本。因此,增程路线、插混路线、四轮电机等不同方案都是要基于现实来做考量,不同车型当然也有不同的节奏,并且我们认为解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快速执行战略。
明年上海车展期间,我们会披露这方面的更多细节,帕萨特和迈腾从2016年就开始了混动化,再过几个月大家会听到更多的消息。
问八:今年初开始,电动车销量下滑,像混动、增程等市场份额迅速提高。这种趋势是否会影响大众汽车的纯电研发步伐?此外,很多合资企业、国外品牌更深度的和中国企业开展合作,例如,路虎和奇瑞、上汽和奥迪。您如何看待这一趋势?大众汽车会采用这种合作形式吗?
孟侠:我们相信,只有协同合作才能够有作为,才能够迅速应对市场变化。我不能代表奥迪的同事发表更多关于合作的评论,不过大众汽车和小鹏的合作证明我们有勇气打破陈规,同时这一合作并不会影响与合资伙伴的合作。
无论合作的形式如何,更重要的是能够快速应对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发扬合作精神,通过合作做好产品、服务和各项业务。
关于纯电车型销量下降,即使增速放缓,从绝对数量来看电动车还是在增长,未来也还会增长,而且每年的增速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我们预计,未来新能源市场中纯电占比40%,插混40%,油车20%,插混在未来几年中会成为市场佼佼者。
中国的新能源发展马力全开,占到整体市场约40%,到2030年有望达到70%,而其它市场则落后很多。这也说明,我们必须高度关注包括纯电车型在内的新能源市场。
问九:在中国的竞争环境下,有些厂商一年甚至更新三代车型。这种超快的更新速度是否和大众汽车这么多年来坚守的严谨的开发流程和周期有矛盾?如何平衡这种矛盾?在这方面有哪些规划?
孟侠:我们意识到,一定要缩短新车开发和技术研发周期。大众汽车可以做得更快,因为我们有着丰富的经验,不需要从头开始,从技术方面加速会更简单。产品的成功源自很多方面,车海战术会降低用户忠诚度,会让用户对车型产生混淆。中国消费者十分重视车辆保有价值,频繁上新则意味着车辆的快速贬值。
而且,作为我们最重要的市场,中国的技术研发、产品开发经验对于大众汽车在全球的研发和业务模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问十:CEA架构对大众汽车最重要的意义是什么?CEA架构应用的时间表是什么样的?NOA智能驾驶跟CEA绑定吗?
孟侠:大众汽车和小鹏合作的CEA架构将成为技术助推器。它具有明显的技术领先性,其独特之处在于它的区域式电子电气架构,能够带来更高的性能和速率。而且,CEA架构能提升信息娱乐、智驾和电池管理等系统。比如,在信息娱乐方面,大众汽车与中科创达合作,CEA架构作为出色的基底,能够为双方合作的成果赋能,实现进一步的突破。在智驾方面也是如此,我们会根据市场需求和车型情况采用L2+和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CEA架构将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我们的CMP平台车型会采用CEA架构。从2026年开始,CEA架构将被应用于我们的纯电车型上。
问十一:过去很多年,大众汽车在中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大家都非常喜欢和认可,但电动时代不一样。怎样才能把过去油车时代在中国积累的口碑转化到电动新时代?
孟侠:大众汽车1984年就来到了中国市场。彼时,中国的汽车工业还不发达,现在则是井喷式的增长。目前的中国燃油车市场依然有发展的空间,插混和增程则有着巨大的潜力。正如德法日韩等市场一样,本土企业最终会处于主导地位。
然而,大众汽车依然会是中国市场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我们希望到2030年在中国继续保持在国际品牌的首位,市场份额达到10%左右。届时,中国市场规模如果达到3000万辆,10%则是很不错的成绩。
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必须深刻洞察中国市场的需求进行产品研发,构建覆盖各种动力类型的出色车型阵容。大众汽车具备战略定力,正在积极部署和施行战略,我们对转型充满信心。
问十二:在您的工作中最有挑战性的事是什么,怎样来应对的?
孟侠:最大的挑战有三方面:一是确保业绩达标;二是具有长远的战略视角,有时候长远视角与当前的难点不是同步的;三是中国市场如此复杂,有三家合资公司、众多合作伙伴、零部件业务、整车业务。总之,这是三点最主要的挑战,但我有信心和团队一同应对。
问十三:大众汽车现在有CEA架构,有不同的平台,也与众多本土企业开展战略合作,怎样协调不同的部门,谁来主导?
孟侠: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会主导和协调所有工作,我们希望能够更精简地管理,更高效地整合不同的技术、供应商解决方案等。我们认为,生态系统需要由我们自己来把控,在这一核心原则上去整合其它堆栈技术。从技术角度来看,虽然小鹏重点参与了CEA的开发,但大众汽车的诉求是基础,并且研发也会基于我们的需求再往上叠加其它技术方案。
问十四:在研发CEA时,相比于小鹏自己的那套电子电气架构和平台,大众汽车在哪些方面做了提升?
孟侠:双方的合作有明确的规划点和分工,例如,各阶段的协作分工等。小鹏会将最新的技术放到架构中,而我们也会基于该架构制定技术规划,融入自研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车机交互、信息娱乐技术等。技术层面,我们可以通过CEA架构为不同的技术赋能,凸显我们的差异化优势。
这也是合作的美妙之处,双方各自会在某些领域更有经验,但不管怎么说,在整个电子电气架构上,我们都做了同样的贡献。
问十五:第一个问题,今年是第一批纯电车消费者的换车节点,这就引发了废旧电池回收的问题。请问,大众汽车在电池回收方面有什么动作?第二个问题,请问您如何看到中国的经济前景?
孟侠:电池回收的确是很重要的问题,我们和合作伙伴都非常关注。对此,我们出于业务需求、电车保值、财务、环保等因素做了充分的准备。大众汽车集团近期也和合作伙伴共同制定了电池回收计划。我们目前还没有宣布具体的内容,但我们正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
第二个问题,中国政府坚定地推动经济发展。中国经济虽然不像过去那样达到两位数的增长,但我不认为这是令人失望的。尤其考虑到现在的市场情况和地缘政治情况,中国经济仍然在向上发展。
对于中国汽车行业来说,很多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这就使得企业变得更谨慎、更理智、更有策略地投资。中国政府对于汽车行业给予了有力而长期的财务和政策支持,而且中国的中产阶级将会在2030年达到5亿人,这些对未来发展来说都是牢固的基本盘。各国经济都会经历起伏,增速可能出现波动,但我们并不担心这一点,我们对中国的经济前景充满信心。
问十六:关于电池回收、电池衰减,大众汽车会考虑像蔚来一样的换电技术吗?
孟侠:我们也正在评估这一理念。如何把现在市场上不同的换电系统和体系整合起来,实行一个统一的标准,是问题的关键。我们了解到,很多消费者认为这个方式非常好,实实在在地为他们创造价值。燃油车能在任何加油站加油,我们希望能够在换电系统上也达到这样的标准。目前,我们还在严谨的评估中。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