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颁奖季,不论是百花、华表还是金鹰,都展现出了自己作为国家级奖项不俗的影响力,先后在行业内外引发了热议。到了“国语电影第一奖”金鸡奖,相关的话题热度更是直接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从范丞丞在《小巷人家》中的演技被全网吐槽带来了连锁效应,观众纷纷质疑他究竟值不值得这个男配提名,再到00后“小花”李庚希爆冷“封后”,让金鸡奖在微博等社交平台上的舆论彻底“翻车”,“资源咖”“水奖”的质疑声不绝于耳。
奖项存在的目的,归根结底是鼓励市场健康成长,让好作品与好演员在这个时代砸出回音,从这个角度来看,本届金鸡奖的结果很难不让人感到一丝遗憾。
影帝缺乏惊喜,影后引发争议
如果用一句话总结这一届金鸡奖的颁奖结果,那就是“该求稳的跳脱,该求变的保守”。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和评委会特别奖这三个重量级奖项,分别授予了《第二十条》、陈凯歌和《志愿军:雄兵出击》,主旋律题材+国民级大导,主打一个“四平八稳”,没惊喜也没有惊吓。
到了格外受关注的最佳女主角,这种为了维护公信力所带来的谨慎与保守突然不见了,资历尚浅的李庚希凭借《我们一起摇太阳》中的凌敏一角拿下大奖,在成为了首位“00后金鸡影后”的同时,也成为了本届金鸡奖最大的争议点。
从本届最佳女主角的提名名单来看,其实并没有哪一位的单片表现异常出众,与其她人拉开了断层的差距,国民认知度最高的马丽又因为其喜剧演员的身份一直不受主流奖项的青睐,今年才首次打破冷遇,拿下了有“民选”基因的百花奖,金鸡奖显然没准备给她继续“破冰”的机会。
在已经注定的“小年”格局下,金鸡奖放弃了求稳,想效仿两年前为朱一龙加冕首位“85后金鸡影帝”,打破现有的电影小生、小花格局,达到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遏制年轻一代“青黄不接”的趋势,提振电影人士气的效果。
这样的“发心”无疑是好的,但可惜哪怕是相同的“公式”,代入的数值不一样,得出的结果自也不会一样。
同样是以小人物视角切入、以生死为主题的“哭片”,《人生大事》展现出了自己强大的商业价值,以5000万的成本撬动了17亿的票房。《我们一起摇太阳》则因为选错了档期,在赢得了口碑的同时票房彻底“滑铁卢”,只留下了一个“撤档逃跑”的记忆点。
换言之,李庚希对凌敏这一角色的塑造虽然并不算“水”,但却未能像当年的朱一龙一样,触达到广大的下沉市场,在大部分观众心中,对她的全部印象仍旧停留在《雪中悍刀行》时期,角色与本人不契合导致的演技欠奉。如此一来,李庚希的爆冷拿奖必然会引发广大网友的剧烈不满。
相比于“影后”的跳脱,金鹰奖对“影帝”的选择又回归到了保守,作为一名已经拿下了视帝大满贯的中生代男演员,雷佳音的演技自然是无可置疑,且相当能打的,但如果以严苛的标准来评价,他在《第二十条》中的表现只能说是平平无奇且没有突破。纵向比较,演技成色不如自己之前的很多代表作,横向比较竞争对手,也不如《白日之下》中,林保怡饰演的表面人畜无害,暗地里却坏事做尽的禽兽院长一角难度更高、挑战性更大,能够最终摘得大奖,主要靠的可能还是主旋律选题的加持。
专业奖不能“闭门造车”,否则迟早公信力流失
从网友对昨晚评奖结果的反馈来看,影后和影帝的归属让大家尤为不满,颁奖典礼尚未结束,“金鸡离谱”“林保怡 可惜”等话题就纷纷冲上了热搜。
好在,最佳男配角王骁和最佳女配角刘丹这两个堪称实至名归的选择,为金鸡奖保住了最后的“底裤”。
王骁从艺多年来一直稳扎稳打,靠着一部部质量过硬的作品在观众心中夯实了自己“好演员”、“演技派”的印象。在电影《三大队》中,他饰演的马振坤原本是武力值爆表的人民警察,意外变故让他只能脱去警服,和妻子一起经营烧烤店维生,但命运的捉弄与油烟炭火并没有彻底磨损掉他的义气与豪情,和兄弟重聚后,他义无反顾的踏上了漫漫追凶路……
塑造这样一个立体复杂的人物其实并不容易,王骁的诠释不仅松弛、接地气,还展现出了角色丰富的情绪层次,表演效果张力十足。
刘丹在2022年曾凭借着《开端》中的“锅姨”名声大噪,首次走入了主流观众的视野。在小成本文艺片《乘船而去》中,她饰演在上海经商的中年女儿苏念真,母亲突然身患重病,让她不得不回到家乡,陪伴亲人度过最后的时光。
刘丹的表演与片中诗意、克制,又让人回味无穷的氛围一样,“润物细无声”的同时又有着真实浓烈的情感传递,与弟弟因为观念分歧在医院大吵的戏份打动了很多有相似经历的观众,堪称全片中最大的泪点。
作为行业中历史最悠久的专业奖项之一,金鸡奖本应该既是华语电影市场的引领者,又是华语电影行业成长的见证者,可惜在本届奖项颁出之后,我们遗憾的发现,目前的金鸡奖似乎没能承担起大众的这份殷切期待,从提名名单公布开始,就已经不太能令人信服,奖项审美标准模糊,缺乏稳定的评价体系是其当下无法回避的问题。
本届金鸡奖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两个焦点上。
第一,流量演员的演技究竟配不配得上提名?
王一博作为顶级流量,此次凭借《热烈》入围最佳男主角,还可以说他是在一个与自己极其适配的角色上拿出了不错的发挥,承载起了提名的重量。而演技频频被诟病的范丞丞入围最佳男配,就有点让观众摸不到头脑了。奖项需要热度,拥抱市场、顺应时代潮流可以理解,流量的身份也并非什么“原罪”,但他们究竟拿出什么样的作品才值得以提名鼓励?作为一个具有极高专业性的奖项,还需要审慎斟酌。
第二,资历尚浅的年轻演员获奖,是不是“揠苗助长”?
电影市场永远需要新的血液,选择给年轻演员更多机会无可厚非,金鸡奖近年来在“推新人”上也是下了不少力气,与电影频道共同推出的“星辰大海”青年演员计划话题度一直不低,这原本是个好事,但结果大家却发现,这些新人能否“上位”拼的都是人脉与经纪公司是否给力,疑似为各路资本博弈的“棋子”。
李庚希“封后”带来的巨大争议也是基于此,新人们的演技还在成长期,哪怕偶有亮点也仍旧是未臻成熟,资本强行揠苗助长,带来的结果很可能是铺天盖地的反噬,被扣上“资源咖”的帽子,反而不利于新人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大众认可度与一个奖项的含金量是呈正相关的,金鸡奖如果不能在未来尝试减少外部因素的侵扰,拿出更具公信力的获奖名单,或许迟早会落入“闭门造车”的窘境,失去了为演员赋能,让实力“亮剑”的重要意义,毕竟哪怕是金杯、银杯,都比不上观众的有口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