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的夜晚已有几分寒意,热气腾腾的夜市愈发温暖人心。
琳琅满目的商品、香气扑鼻的美食、新鲜奇趣的表演……作为最接地气的经济形态,烟火夜市充盈着都市人的夜生活。
在青岛,城阳吕家庄夜市刚刚二次焕新亮相,不仅线下迎来了一拨新客源,线上也掀起了关于夜市的话题热。在北京等地,“中医夜市”吸引许多市民排队“打卡”;在哈尔滨,自从上一个冰雪旅游季出圈后,师大夜市从“一季火”变成“四季红”,常年人流如织……
近些年,随着夜经济蓬勃发展,夜市这一存续千年的老业态也越来越精彩,上热搜、当网红、成景点,活出了年轻态,搅动着消费热。为何夜市流行千年经久不衰?未来,它还会释放哪些精彩?
一
夜市,早在唐朝时就相当热闹,到了宋代更为繁华。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今天,夜市成了城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华灯初上,随着各式各样的摊位有序开张,这里升腾起浓浓烟火气,点亮了一座座“不夜城”。
美食界的“扛把子”。夜市,堪称吃货们的天堂。在炭火上滋啦冒油的烤肉,在油锅里咕噜着的串串,还有炒凉面、炒河粉、炸土豆……夜市美食好吃不贵,地道丰富,满足着形形色色的胃。
比如,吕家庄夜市700个摊位,超60%是餐饮类,覆盖全国各地美食小吃。又如,李村夜市有上百种美食小吃,还会定期焕新品类,以保持新鲜感,连海底捞都抢着来摆摊。不管是远道而来体验当地美食,还是想在一处尝遍古今中外美食,抑或下班后想填饱肚子、加班后想犒劳自己,都能在夜市吃得畅快。
“千灯照碧云”的盛景。逛夜市,能饱口福,还能饱眼福。比如,看夜景。夜市里五彩斑斓的店招与流光溢彩的景观灯交相辉映,形形色色的商品在灯光下闪着迷人光泽,这幅市井繁华的景象美不胜收。有的夜市还专门打造艺术景观、潮流摊车,或炫酷时尚,或清新文艺,夜幕下视觉效果极佳,吸引年轻人拍照打卡。
又如,看热闹。夜市上人群熙熙攘攘,欢声笑语和讨价还价“你来我往”,时不时地,还有歌舞表演、光影秀、音乐节等可供欣赏,哪怕只是摊主们颠勺炒菜、做糖画儿、捏泥人的熟稔技艺,也够让“门外汉”看上一会儿。
“烟火人间”的新玩法。这几年,夜市不断迭代,演化出许多新模式,带给人们多元体验。有的走养生路线,把“草药香”融入“烟火气”。最近,在人潮涌动的夜市上,医护人员变身“摊主”,中医药化身药膳或茶饮,还有中医文创展示、手工制药、传统养生功法体验等亮相,让市民游客在逛吃中“顺道把病看了”。
有的走创意路线。星光集市、后备箱夜市、潮流夜市……眼下流行的新型夜市“小而美”,从售卖的商品到形式再到环境,都充满创意,卖扇子的叫“扇解人意”,卖袜子的叫“真的很袜噻”,给人耳目一新的体验。
二
夜经济的兴起,有着深刻的“人类学”逻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和消费模式的变革,颠覆了沿袭千载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晚的休闲娱乐活动成为现代人重要的生活方式。夜市也因此有了更多繁荣壮大的理由。
“格子间给不了的,夜市可以给。”
近期,一项对1333名青年进行的调查显示,87.1%的受访者表示周边有年轻人聚集的夜市街区。对他们来说,夜市不仅可以用来“吃喝玩”,还能带来情感上的满足。
比如,寻求一场治愈。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到热闹的夜市走一走,单是听一听吆喝声,闻一闻烟火味,也能放松心情、舒缓压力。又如,享一丝温暖。“深夜食堂”不仅暖胃,更提供了暖心的社交场景。夜色往往更容易让人敞开心扉,和三五好友围坐矮桌,喝酒撸串聊天,增进了解、加深感情;跟摊主们唠唠家常,和“同道中人”交流趣事,感受人情味,结交新朋友。
“用力生活的人,才是夜市的灵魂。”
夜市的繁荣,离不开一个个小摊位,以及背后那群奋力生活的人。这里有长期坚守的“职业摊主”,也有心怀创业梦的“追光者”。夜市门槛低,只要想干,一块布、一张桌、一口锅,就能一试身手。对白天上班的打工人来说,下班后夜市练摊,好比换种形式“加加班”,将其作为创业练手的试验场,再合适不过。
这里,有人想体验生活,有人想塑造“朋友圈”。新型夜市的形成,让年轻人打破了“屏幕社交”,尽情表达自我。比如,在后备箱夜市,不少摊主是奔着“玩”去的,赚钱不是主要目的,以车会友才是关键,没有束缚与压力,唯有自由与梦想。
“一座城市的味道,往往藏在夜市中。”
地道的饮食文化,迥异的民俗风尚……夜市保留了市井街头最朴实的味道。对异乡人来说,逛逛夜市,是快速认识、记住、融入一座城的绝佳方式。
夜市不仅拉动消费、带动就业,还能成为城市打造的特色名片。淄博烧烤摊、长沙夜排档、上海松江泗泾夜市……许多城市因夜市出圈,收获好口碑和大流量,这也激励着城市在夜市发展上继续下功夫,不断丰富完善供给,形成正向循环。
三
夜市,不仅隐藏着安居乐业的财富密码,满足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各地促消费稳增长的新引擎。如何让夜市成为持久生金的“热市”,让市民游客能逛得更嗨?
突破“老路子”,呈现“百花齐放”。
有的地方在发展夜市经济时,沿袭“烧烤、炒面和套圈”的旧路,业态、场景单一,同质化严重,令消费者“审美疲劳”。
得使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劲儿,提供更为丰富的消费业态,满足市民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比如,借力实现“大而全”。夜市自身面积有限,不妨融入商圈,合力做大。青岛台东夜市组织夜经济街区经营主体,差异化布局中高档餐饮、主题酒店、艺术展览等多元业态,打造夜经济集聚区,联合提升吸引力。
又如,深耕实现“小而美”。新型夜市的兴起,折射出人们对个性化夜消费的需求。各地不妨瞄准垂直细分市场,创新打造生动且辨识度高的特色夜市。
打破“千城一面”,注入“文化味儿”。
文化是一座城市独有的印记。当夜市有了城市文化的浸润,也就被赋予了鲜明的城市标签,夜宵、夜购等物质消费场景,随之升级为夜游、夜娱等精神文化体验。这样的夜市,自是充满吸引力。
当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将城市文化融入夜市。吕家庄夜市深挖社区文化,打造专属文旅IP,以吕氏族徽图腾演化为“凤鸟”Logo,还建起mini博物馆,以城阳古称“不其”命名的“不其乐园”,让市民游客沉浸式融入其中。景德镇的瓷器夜市,不光卖手工瓷器,还设置了各类制陶体验活动,让人们全方位领略千年瓷都的文化魅力。
告别“脏乱差”,飘出“规范味儿”。
夜市发展,势必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给附近居民带来噪声和灯光困扰,有的管理不到位、垃圾清理不及时,卫生环境较差,还有的商家为了赚快钱,对食品安全、产品质量“打折”。
对夜市经济来说,规范有序方能行稳致远。商家要自律,坚持诚信经营的底线,钻研独特手艺锻造核心竞争力,用真诚吸引“头回客”,锁定“回头客”。管理部门要监管到位、服务到位,把好“安全关”“质量关”,平衡好“放”与“管”的关系,解决好停车难等配套问题,让“烟火气”和“有序”并行不悖。
小小夜市牵动着万家灯火,因为那微光之下翻腾的不仅是烟火缭绕,还有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丨声明:本文来源于青岛宣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所标来源非第一原创,请及时联系小编,我们会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欢迎投稿
邮箱:qingdaolvyou2024@163.com
青岛市文旅局新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