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甘岭战役进行前后,志愿军的神枪手们给“联合国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打击和人员损失。
志愿军给狙击活动起了个极富中国特色的名字:“冷枪冷炮杀敌运动。”
狙击手在世界战史上早已有之,但在朝鲜战争之前,各国军队都只将少数狙击兵进行的这种猎杀行动作为一种战术补充,像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这样,将其作为一种群众性的、带某种战略色彩的大规模狙杀运动,是世界战争史上前所未有的。这种争取战略主动权的狙杀行动一直活跃到整个战争结束。
1952年5月间,坑道工事的形成为狙击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有了坚固的工事,狙击兵们就不怕敌军炮火报复了。志愿军那些枪法精准的射手们早就对那些猖狂之极的“联合国军”士兵在阵地上的肆意妄为忍无可忍了。
那时,第40军接替第64军阵地,担任第一线防务,驻守黄鸡山前沿的第355团第9连有个副连长叫徐世祯,看见阵地前的英国兵肆无忌惮的招摇,实在咽不下口气,决定犯回“不随意开枪”的纪律出口恶气,结果一天下来打中7名英军大兵。
很快,这种机动灵活的狙击活动在全部队推广开来。从未受过专业狙击训练的志愿军战士,在老射手们的带领下,边打边摸索,怎么测距,怎么定标尺,怎么算提前量,怎么打上山的,怎么打下山的,夜间射击有些什么要领……不知不觉地打出了许多狙击高手。
据第12军统计,从7月下旬到10月底,第12军全军狙击歼敌2506名,消耗步枪子弹5843发,狙击手伤亡11名,对100米内目标射击命中率普遍达到80%。
战线上顿时枪声四起。没有几天,“联合国军”的士兵们就被打蒙了。他们在阵地上只要一露头,就得吃上一颗不知从哪儿射来的要命子弹,甚至是一颗尖啸着落下的炮弹。以前“联合国军”从不大修工事,靠坦克挡着就行了,现在可不敢那样干了。
美国兵、英国兵、南朝鲜兵纷纷咒骂着挖开了工事。挖了工事也不管用,总得离开工事吃饭喝水、拉屎撒尿吧?只要一出工事就性命难保!个把月后,“联合国军”的前线士兵们昼间活动全线受制,连吃饭喝水都发生困难,屎尿都只敢拉在空罐头盒里往工事外扔。这是当时朝鲜战场上的一大奇观。
“联合国军”士兵们惶惶不可终日,士气降到朝鲜战争中的新冰点,而对面志愿军阵地上无数的狙击英雄们则扬眉吐气,争相立功。
在上甘岭战役进行前,第15军第135团将537.7高地阵地打成了一个响彻世界狙击作战史的名字。
第135团刚上阵地时,对面的美第7师天天都是其乐融融的野餐会,摔跤竞赛,甚至还有裸体日光浴……一个名叫陈凤楼的新兵一气之下,一枪就将一个正在做裸体日光浴的美兵打得脑袋开花。这下第15军的士兵们仿佛运动员听到发令枪,纷纷赶开了。
第15军驻守上甘岭537.7高地的第135团第1连两个月冷枪杀敌几百多,美国人被打得实在受不了,只好让南朝鲜第2师换防当替死鬼。换防时,美国大兵哆哆嗦嗦告诉南朝鲜士兵:“对面那座山是座‘狙击兵岭’,随时都可能没命!”果然,南朝鲜第2师仅仅接防几天就吃尽了苦头,他们将对面的山头称为“狙击棱线”。
后来据统计,第135团9个月冷枪歼敌上千,几乎把当面南朝鲜一个整编满员的联队(团)打成半残,不得不换上一支新部队替守。他们打出的“狙击兵岭”和“狙击棱线”是朝鲜战争中最响亮的几个地名之一。
这一仗打出了震撼世界战争史的狙击战例。同期第15军全军歼敌19921人,其中40% 以上是冷枪造成的,而自己全军伤亡只有35人。秦基伟看到伤亡报告,高兴得合不拢嘴。
在狙击活动最频繁的1952年4月至8月,志愿军狙击歼敌数竟达1.3万多人,打冷枪已成了志愿军最喜欢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老战士打,新战士打,连炊事员都改行当了狙击手。
第68军第204师有个叫庞子龙的炊事员,原本是给狙击手送饭,看人家打得痛快很是眼热,忍不住说:“我也来打两枪试试。”结果一打就收不了手,3个月内一人冷枪毙敌54名。
为了总结狙击战术,一位名叫蒋中清的战士甚至还编起了快板:
“打冷枪,要提倡,这个战术真正叫吃香;代价小,胜利大,这是敌人致命伤!射手找好隐蔽位置,射击之前先把子弹装;注意敌人活动眼看四方,发现情况沉住气不要发慌;先瞄好准到有效射程再放枪,一枪撂倒一个,两枪撂倒他一双;你也打,我也打,打得鬼子晕头转向,为了世界和平坚决把侵略者消灭光!”
不但打冷枪,还打冷炮。志愿军一些神炮手不甘落在步兵老大哥后面,扛着一些轻炮上了山,进行“游动炮”射击。这些炮手们满山转悠,打一炮换一个地方,7个月歼灭了上千敌军。
一个名叫彭良义的19岁迫击炮手用86发迫击炮弹歼敌121名。不仅如此,还用尽心思引导敌军炮兵还击,消耗敌人军火。82迫击炮狙击手唐鸿章曾经打死打伤敌人100多名,他将当面的敌工事、掩体的距离方位写在木牌上,只要敌人一露头,炮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在敌人身边开花。他把这称作“闲时准备忙时用”。
“冷枪冷炮运动”和挤阵地活动,使志愿军彻底控制了僵持阶段的战场主动权,“联合国军”士气已低落到极点。一个投诚南朝鲜兵交代:“我是新兵,老兵告诉我,没事就乖乖蹲在工事里,别到外面乱跑,志愿军的冷枪厉害,说打你的头就不会打在你脖子上!”
一次夜袭中,志愿军一个小分队很轻松地夺下了美军一个地堡。一个美国兵的表现极其古怪,他是这个地堡中唯一正在值勤的哨兵,却把枪架在地堡顶上,扳机上拴根绳子拉在手上,不时扯动一下发射几颗子弹,头却埋得低低的。
这个地堡当然是被一锅端了,当志愿军战士问这个美国哨兵为什么不观察外面时,他答道:“不敢抬头……”
第24军则打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狙击英雄”。
上甘岭战役刚结束,第24军刚从国内开上来接手第15军的五圣山一线阵地。敌人那边也是刚换防,上来的美国大兵们不太知道志愿军狙击兵的厉害,仍然大摇大摆地修工事,三五成群地四仰八叉躺地下晒太阳,疯狂地唱歌跳舞。
有“皮老虎”之称的军长皮定钧一连瞅了几天,最后发了狠:“老子要关他的禁闭!”
第24军的冷枪战很快就打得热热闹闹了。一个多月后,第214团报上来,说第8连有个战士张桃芳,用247发子弹,击中71个敌人。连里的干部发现张桃芳是一名可造之才,立刻选送他到团里举办的射击训练班深造。在训练班中,他与其他狙击手们相互交流体会,经验和技术又进一步。
训练班结束,团长亲自考核射手们的枪法。轮到张桃芳时,他没有打靶子,却5枪打落4只飞鸟,让所有人啧啧称奇。
事迹传开后,第24军人人都学张桃芳,全军坚守阵地5个多月,大仗没捞着打,冷枪冷炮没少歼敌。据统计,张桃芳用一杆没带瞄准镜的苏制莫辛·纳干步枪,打了3个月的狙击,毙敌214人,谱写了现代战争史上狙击敌人的最高纪录,成为志愿军中名副其实的“狙击之王”,他因此而荣获志愿军特等功臣、二级狙击英雄称号。
至今,还有人对张桃芳狙杀214人的数字提出质疑,事实上,狙击战果统计本就是个世界级的难题,当时志愿军规定,击中目标后倒地15分钟不起或有人拖走均算击毙。这个数字是否精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张桃芳作为志愿军顶级狙击手的代名词,永久载入了战争史册。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