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上甘岭狙神,206发子弹射杀203人,退伍后却对罐头产生了阴影
无所而不能
2024-11-17 05:25山西
上个世纪80年代,贵州务川县栗园村,一名年轻男子拿着两个罐头,走进了一间低矮的平房,他兴高采烈地招呼道:“爷爷,镇上的商店新到了些鱼肉罐头,我买了两个回来,你肯定没吃过,快尝尝看。”
平房里,一位胡子花白的老人正坐在小板凳上编织竹篓子,他看了眼孙子手里的罐头,突然面色大变:“这是美国人的东西,你买来做什么?赶快给我丢掉!”
说着,老人快步走到孙子面前,一巴掌就将孙子手中的罐头打落在地。
年轻男子很是惊讶:“爷爷,你这是在做什么?”
老人生气地说道:“这是美国人才吃的东西,我们怎么能吃?”
“可这罐头不是美国的,是我们中国产的。”年轻男子很是不解。
然而无论他如何解释,他的爷爷就是不肯尝一尝他手中的罐头,要知道罐头在80年代可是稀罕物,逢年过节都是用来当礼品送的。
直到20多年后的2020年,当记者来到这个偏僻的村庄时,年轻男子才明白这其中的缘由。
他那个性格顽固的爷爷,竟然是在朝鲜战场上用一杆狙击枪,击毙203名敌军的“冷枪英雄”!
七岁的猎人
1922年4月24日,邹习祥出生在贵州务川县,栗园村一户仡佬族农民家庭,家中操持着几亩薄田,世代靠务农为生。
“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这句在贵州广为人知的谚语,正是用来形容贵州省的地理天气。
栗园村地处贵州省东北部的莽莽群山之中,平均海拔超过1300米,整个村庄一年有两百多天阴雨连绵。
这里人烟稀薄、土地贫瘠,一直以来仡佬族就在这块土地上,长期与严酷的自然环境进行艰苦斗争,他们民风粗犷彪悍,养成了靠山吃山的传统。
栗园村的每户人家都是猎户,邹习祥自七岁起就跟随父辈们练习火药枪。
他先是从死物射击开始,后来慢慢开始狩猎活的猎物,无论是灵活的野兔,扑腾的飞鸟,亦或是凶悍的野猪,都是邹习祥手到擒来的猎物。
在山林中经历了多年的磨炼后,邹习祥熟练掌握了几项特别的能力。
他视力超强,只要附近有猎物出没,哪怕是丁点风吹草动,哪怕是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他都能敏锐觉察到。
他枪法极准,粗制滥造的土猎枪在他手里好像装上了高倍的瞄准镜,百步穿杨、指哪打哪。
艰苦的环境还使他拥有了坚毅顽强的性格与灵活敏捷的身手,为了追寻猎物,他能在崎岖的山道上如履平地,在埋伏猎物时,他宛若磐石,能够做到一两天纹丝不动。
上甘岭的夺命冷枪
1949年年末,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已是分崩离析,失去了绝大部分土地的他们开始负隅顽抗,在西南地区疯狂抓壮丁,27岁的邹习祥因为枪法奇准、身体强壮而被迫入伍。
邹习祥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他见识长远、觉悟很高。
同年11月15日,他所在的部队光荣响应了党中央的号召,毅然决定起义,加入了人民解放军的队伍。
次年6月25日,朝鲜战争全面爆发,邹习祥编入志愿军,奉命入朝参战。
在经历过数次战役后,凭借着出色的枪法与冷静强硬的作战风格,邹习祥升任机枪排的排长,并被编入了四十五师一三五团一营一连。
自1950年末到1952年10月这两年间,中国人民志愿军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爆发了五次大规模战役,期间多次打打停停。
最终人民志愿军将联合国军打得步步后撤,为朝鲜收复了大量国土,并将战线推进到了“三八线”附近。
美帝国主义自然不甘放弃,决定集中兵力突破我军防线,并将突破地点选在了五圣山。
五圣山的背后是北朝鲜地区广袤的平原,无险可守,如果能突破这里,美军就有机会发动大规模反扑。
我军当然意识到了美军的险恶用意,提前派出精锐部队加强了五圣山的防守。
五圣山前沿是上甘岭,而上甘岭最前方的阵地正是著名的597.9高地和577.7高地。
这块577.7高地在战后又被美军称为“狙击兵岭”。
1952年10月14日清晨四点,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
美军调来320门大口径火炮,以及大量的飞机坦克,对这块面积不足3.7平方公里的高地发动了猛烈的炮击,每秒钟平均就有6枚炮弹落到阵地上。
如此猛烈的炮火中,守卫在坑道中的我军将士,就像是滔天巨浪中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甚至有战士在坑道内被活生生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