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时期,湘军是湖南地方军队的代名词,也被称为湘勇。这支军队的崛起,源于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当时清朝的正规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无法有效地抵御起义军的攻势。面对这样的困境,清朝政府不得不借助地方武装的力量来稳定局势。

曾国藩,一位出身湖南的官员,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形势的变化。他利用自己在湖南地区深厚的人际关系,包括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关系网,着手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这支军队以湖南永州籍子弟为主要力量,他们团结一心,英勇善战,很快就成为了一支不可小觑的武装力量。

在湘军中,有五位杰出的永州籍子弟,他们才华横溢,勇猛无畏,被人们赞誉为“人中龙杰”。这五位虎将分别是

席宝田、石焕章、王德榜、欧阳利见和何绍彩

。他们用自己的智谋和勇气,为湘军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席宝田:平黔之战主帅

席宝田,字研芗,生于1829年,是清东安安永丰甸(现伍家桥乡)人。他自幼聪颖好学,十八岁便考入县学,之后又到长沙岳麓书院求学。席宝田的学问和才华深得师长们的赞赏和器重。

在咸丰二年(1852年),席宝田在家乡组织团练,对抗太平军。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湘军将领刘长佑的赏识,被招入参军事。从此,他跟随刘长佑转战江西,参与镇压太平军的战斗。席宝田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属于湘军中的“楚军系统”。

咸丰九年,席宝田随刘长佑从永州西面阻击太平军,后连战于武冈、新宁、宝庆等地。他率部参与解除太平军对宝庆之围的战斗,并追击太平军至广西,攻占了柳州。这一战,让席宝田名声大振,成为清军中的一员骁将。

咸丰十年,奉湖南巡抚络秉章之命回乡募乡勇千人,号“精毅营”,率赴道州、郴州、桂阳等地,阻击天地会起义军和入湘的太平军。席宝田所率的“精毅营”勇猛无比,多次击败太平军和天地会起义军,为清政府立下汗马功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治元年(1862年),石达开率太平军复由广西入湘,攻取会同及湖北来凤,围攻黔阳。席宝田率部抗击,克来凤,解黔阳之围。这一战,席宝田再次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和英勇善战的品质。

同治二年,太平天国将领黄文金率大军进攻江西,清廷命广西提督江忠义赴援,席宝田为副将,率前锋部队截击太平军于饶州桃溪渡,又连战湖口、洋塘、石门、青山桥等地。后追至池州,围攻青阳,袭击石岭,太平军被迫退走,遂解青阳围。

同治三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与他人,再次进攻江西。席宝田率军阻击于白沙关,夺取枧桥要隘,袭击大济关、泥岭关,攻占金溪。其时,杨岳斌初到江西督办军务,命席宝田增援南丰,因进攻崇仁,未及时赶去增援。杨岳斌便弹劾其延误军机,违抗军令,削其按察使职,降补为知府。是年6月,太平天国天京失陷,幼天王洪天贵福和干王洪仁玕等突围至广德,经皖南入江西,席宝田率军截击于新城。10月,在杨家牌俘获洪仁玕、洪仁政、黄文英及其他太平军首领数十人,后又俘获太平天国幼天王洪天贵福,席宝田因“军功”官复原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治四年,太平天国将领汪海洋等复向广东进攻,席宝田率部自平远阻击,继而追至铁石岭。后与诸军合击太平军于嘉应州,致使此路太平军失败。这一战之后,席宝田的名声达到了顶峰,他的军事才能和战绩被广泛传颂,成为了清军中的一位传奇人物。

同治六年,席宝田再次受命专门办理贵州军务,他统帅一万湘军抵达沅州,成功击退了进犯会同、沅州的苗族起事武装,进而深入贵州境内。在那个寒冬,他进军至石阡,直逼苗军的要害据点荆竹园。同治七年的元旦,他发动了对荆竹园的攻击,成功击杀了起义的苗军首领萧桂盛、何瑞堂等人。同年夏天,他的军队围攻了寨头、天柱等地,斩杀了苗军首领桂金保、陈大六等。在同治七年的十一月,他命令部将唐本有、荣维善攻破了抱金,进入了抚松柏洞,在清江南岸与苗军展开了一场激战。

同治八年正月,席宝田与黄润昌、邓子垣会师,共同进攻镇远。同年二月,他命令部将荣维善连续攻克了董敖、公鹅两隘,并成功夺取了清江厅城。然而,不幸的是,荣维善与黄、邓军在黄飘遭遇了苗军的埋伏,虽然他们奋力抵抗,但最终还是被苗军击败,黄、邓两位将军也在此役中英勇牺牲,荣维善及其所率领的军队全军覆没。为了报复苗军的这一重击,席宝田亲自率领军队急驰至巴治,与张臭迷展开了一场殊死决战,最终斩杀了数千名苗军,并烧毁了他们囤积的十万石粮食。

同治九年三月,席宝田分兵四路进攻施洞,并于九月四日攻克了岩门,进军叫乌。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继续追击撤退至九股河的苗军。同治十年三月,席宝田率领军队攻占了丹江,之后进军至牛场。五月,他的军队追击苗军至雷公山,在此役中斩杀了三万余名苗军,烧毁了他们的房屋,并将一切洗劫一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治十一年四月,席宝田命令部将龚继昌、苏元春、唐本有(即唐生智祖父)、谢兰阶等分三路合击苗军于乌雅坡。在这场战斗中,他们成功斩杀了苗军首领九大白、岩大五。然而,苗军首领张秀眉、金大五、杨大六等人在被俘之前仍然展现出了顽强的抵抗。至此,经过多年的征战和镇压,席宝田所率的军队终于彻底平息了贵州苗民的起义。在取得了胜利之后,席宝田因病选择归乡。

在多次的战役中,他的军队掠夺了大量的财物,这也使得他的家中骤然富裕。然而,他并未满足于此。归乡后的席宝田开始经营商业。光绪十五年(1889),他因病辞世。

石焕章:平黔将领

石焕章,宁远县石家洞乡的骄傲,生于1815年,逝于1879年,字麟祥,号玉成。他是清湘军的一名杰出将领,曾在清咸丰元年(1851)至同治十一年(1872)间,为清政府镇压太平军和苗族起义立下赫赫战功。

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占全州,永州危在旦夕,石焕章毅然放下手头一切,从长沙回到家乡,迅速招募了一千名乡勇,组建了一支义勇营。他率领这支队伍日夜兼程赶赴永州,守卫城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咸丰四年(1854),石焕章将疑勇营改编为鸟勇,驻扎在石家洞。他指挥鸟勇在柏万城和邻近的小茗洞等地与义军展开激战,经过数次苦战,成功击败义军,稳定了宁远的局势。他的勇敢和智谋在宁远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咸丰九年(1859),太平天国名将石达开率领大军进攻宁远。石焕章在石家洞巧妙布防,利用滚木、石块等天然屏障,成功击退了石达开的进攻。他凭借智勇之谋,将敌军逼退,再次保卫了家乡的安全。

同治二年(1863),石焕章受命协助席宝田前往江西、安徽等地镇压太平军。他带领军队与太平军激战数月,最终成功平定了太平军的叛乱。同治六年(1867),他又协助席宝田前往贵州镇压苗族起义。在长达十年的战争中,他始终坚守阵地,为国家的安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战争结束后,石焕章被朝廷任命为花翎三品衔补用道,并被授予一品荣禄大夫的荣誉头衔。他的英勇事迹被皇帝铭记在心,御赐“荣禄第”宅第。石焕章为官清廉,待人以诚,他的人格魅力使他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在闲暇之余,石焕章爱好书法,常与书法家何绍基交往,相互切磋技艺。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宁远文物的珍品。他还与同县人黄习溶等人共同发起并主持了重修宁远文庙的工程。经过十年的努力,文庙终于竣工,为宁远县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石焕章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更是一位有情有义、才华横溢的文化人。

王德榜:抗法统领

王德榜(1837-1893),字朗清,籍贯广东东莞石排埔心村,然而他却是在湖南江华县出生的。他的父亲在湖南经商,因此他自小就与湖南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咸丰二年(1852年),年仅15岁的王德榜跟随兄长王吉昌在江华县招募兵勇,与太平军展开激战。虽然年纪轻轻,但他的英勇和才智却赢得了众人的赞誉。

咸丰六年,王吉昌战死沙场,年轻的王德榜毅然接过了兄长的重任,统领兵勇继续与太平天国起义军作战。在这场长达十多年的战争中,他率领军队转战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福建等地,历经无数次生死考验,为清政府立下了赫赫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治四年,年仅28岁的王德榜被清廷提拔为福建布政使,并获赐穿黄马褂的殊荣。然而,他并未因此而满足,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和追求。同治五年,他返回家乡,开始致力于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同治十年(1871年)八月,王德榜随陕甘总督左宗棠督军“进剿”何州起义军,指挥河州三甲集、太子寺战役。这场战争最终以抚局告终,但王德榜在战役中身负重伤。次年,他总统甘南四百余营,消灭了当地的狼患,同时引导回民开渠引水灌溉,使得“得良田一百余万亩”。他的政绩和贡献得到了清廷的充分肯定和赏识,被赐予头品顶戴的殊荣。

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后他的母亲去世,他不得不解职回到家乡。尽管如此,他始终心系国家,时刻准备为国家效力。光绪六年(1880年),他奉命驰赴新疆,率领旧部取道蒙古草原绕赴张家口。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辗转各地,为国家稳定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军队中,王德榜是一位铁腕治军的将领,他的威望和声望使他在军中树立了极高的权威。他善于运用各种战术和策略,使得他的军队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然而,在生活中,他却是一位温文尔雅、谦虚有礼的人。他对文化、艺术和历史有着深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时常与文人墨客交流心得体会。

除了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外,王德榜还是一位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人。他深知人才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因此他积极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任职期间,他创办了多所学校和书院,为当地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这些人才在后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清光绪七年,法军入侵安南,王德榜奉命率师防守广西镇南关。他从永州招募士兵,扩充军队,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王德榜幼年时曾参加族人组织的“康帅神出游庙会”,对家乡的情感深厚。他回乡拜祖、修筑先人坟墓,并创办“云冈社学”,为贫苦子弟提供教育机会。此外,他在东莞招募了一批新兵,为抗击法军做好了充分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清廷尚未正式宣战之前,王德榜作为左宗棠的心腹大将,奉命招募了一支恪靖军开赴越南战场。这支军队因左宗棠的二等恪靖侯身份而得名,王德榜所率领的恪靖军被称为恪靖定边军,另一支由王诗正率领的援台湘军被称为恪靖援台军。

在战争期间,王德榜肩负重任,积极筹措军火,从永州押解救济边军,又从广东招募兵勇数千人守备边界。在广西巡抚倪文蔚的命令下,他从永州招募了近万名兵勇。次年二月,法军攻陷安南的北宁,提督黄桂兰弃地逃跑。面对困境,王德榜毫不退缩,三月被任命为广西提督。

六月二十三日,法国中校杜森尼率领的900人军队从河内出发,向中越边境谅山进发。当法军进到观音桥附近时,与清军相遇,双方展开激战。在王德榜、方友升和淮军将领万重暄等人的指挥下,清军取得了观音桥战争的胜利。这场胜利鼓舞了士气,为接下来的战斗奠定了基础。

七月,清廷正式向法宣战,王德榜率领10营恪靖定边军驻扎在关外的油隘。面对敌人的强大火力,他采取灵活的战术,以奇袭和伏击为主要手段,多次给敌人造成重大打击。在镇南关一役中,他与冯子材密切配合,凭借出色的指挥能力,成功击退法军进攻。在收复边界后,他并未放松警惕,而是继续加强防御工事,确保边境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绪十六年(1890),王德榜补授贵州布政使。在新的职务上,他依然表现出色,展现出卓越的行政才能。光绪十九年春,王德榜在任内逝世,享年57岁。

欧阳利见:抗法海军指挥官

在中法战争中,永州人王德榜所率领的陆军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另一位大将欧阳利见统领的湘军水师也在战争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1883年,法国侵略军逼近广西边界,同时派遣舰队侵犯福建和台湾。次年六月,法军攻打福州海口,摧毁了福州船政局和马尾炮台,并向台湾的基隆和淡水发起进攻。面对法军的侵略,湘军和淮军在台湾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展开了台湾保卫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85年3月1日,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领35艘舰艇和6千余名侵略军进犯浙江镇海。浙江巡抚刘秉璋、宁绍台道台薜福成以及浙江提督欧阳利见共同筹划防御,并亲临镇海前线指挥战斗。镇海炮台的守军在守备吴杰的带领下,奋勇抗敌,与法舰对峙长达103天。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我军取得了重大胜利。6月29日,法舰队不得不全部撤退至闽海。

此役中,清军击伤法舰3艘,击沉2艘,造成法军数十人的死伤。孤拔重伤,不久在澎湖岛去世。而清军仅阵亡3名,伤一名。欧阳利见作为这场战争的前线指挥官,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深爱着国家和人民,是抗法斗争中的杰出将领。镇海保卫战的胜利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首次全胜的重要战役。它极大地振奋了广大军民的抵抗意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阳利见,原名阳利见,字赓堂,号健飞,湖南祁阳城郊芳名亭人。家境贫寒,年幼时便以卖豆腐、蔬菜为生。然而,生活的艰辛并未消磨掉他的斗志。在乡民的鼓舞下,他于咸丰四年(1854年)毅然投身衡阳的水师团练,从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

在军队中,欧阳利见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出色的表现赢得了上级的赏识。他扛起了大旗,担任什长,成为了湘军中的一名重要将领。在咸丰四年二月十五日的战斗中,他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智慧。当时,太平军发动冲锋,湘军陷入了困境。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欧阳利见挺身而出。他扛着大旗,坚守阵地,即使在高烧中仍未退缩。他的坚韧不拔和聪明才智使得太平军误认为有埋伏,从而不敢贸然前进。

在战斗结束后,欧阳利见的英勇和谋略得到了湘军统兵者的赞赏,他的职位也从什长晋升为千总。不久后,他奉命进攻田家镇。这是一个关键的战役,关乎湘军的胜败。面对强大的太平军守备,欧阳利见展现出了他的智勇之举。他和孙凯昌等人巧妙地用锻炉砸锁剪缆绳,使船只和水寨漂散,配合湘军水师猛打猛冲,最终一举攻克了田家镇。他的功绩使他再次晋升为参将游击。

此后,欧阳利见在战场上屡立战功,职务不断提升。他曾在苏南进攻太平军,升至副将;堵截捻军;调任福山镇总兵;升任浙江提督等职。无论在何处,他都以勇敢和智谋著称。在光绪十年(1884年)的中法战争中,他率军守镇海金鸡山,表现出色。在镇海之战中,他主持防御工事建设,亲临前线指挥战斗。最终法舰未能攻破浙江镇海,清军取得了胜利。这场战役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战役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欧阳利见在战场上屡建奇功,但他的晚年生活却并不平静。光绪十五年(1889年),他因病退职回乡。然而,甲午战争爆发后,他再次被召回前线。虽然他已身患重病,但仍坚持北上抗敌。遗憾的是,他在北上途中病逝,享年71岁。

何绍彩:永州历史上最高级别的武官

何绍彩,字星庭,出生于清道州东门村,一位威震一方的武将。他生于1829年,逝于1892年,享年63岁。这位清代的提督,头品顶戴,赏戴花翎,勇号锡利勇巴图鲁,是湖南仁字营的统领,永州三营之一的全军领袖。他的生平充满了战争与荣耀,是清朝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将领。

何绍彩最初隶属于湖南巡抚骆秉章的绿营将领,他的军事生涯始于对抗太平军的起义和外来侵略者的战斗。他以团勇为主,与湘军和绿营并肩作战,共同平定了各地的动乱。在战斗中,他展现出了出色的指挥能力和英勇的战斗精神,赢得了朝廷的钦佩和信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曾统领湖北新训马步全军,负责山海关的边防事务。在闽省海防事务中,他统领恪清亲军锐营,并兼统楚军右营。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被钦定为二等军功。何绍彩的官至提督,从一品,诰授建威将军,正一品,是永州历史上最高级别的武官。

何绍彩的一生都在军中度过,他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无论是山海关防俄、马尾防法,还是收服海寇金守龙,他都立下了赫赫战功。他的威名震动了朝野,让敌人闻风丧胆。1892年,这位伟大的将军在上海行营逝世,光绪帝御赐祭文,以表彰他的功绩。他的墓地位于东门岣嵝岭,成为了一代英豪的永恒之地。

何绍彩家族荣耀非凡,全家三代共出五至一品武将13名。跟随他出征的将军共有13名,一品武官、一品诰命夫人9人,二品至七品武官(含诰封)31人。这样的荣耀与辉煌,足以让东门村成为永州乃至整个清朝的骄傲。

在东门何氏宗祠(进士楼)内右厅,现存有一块曾国藩送给何绍彩母亲七十大寿的寿匾。这块寿匾见证了何绍彩家族的荣耀与辉煌,也见证了何绍彩一生的英勇与辉煌。

正是永州籍五位虎将的努力和付出,湘军最终在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而

永州籍子弟在湘军中的杰出表现,也使得他们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