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
20世纪60年代,是人们追求思想自由、实现自身价值的社会大变革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里,不知有多少文豪可以执笔书写江山,又不知有多少学者能够挥手创造奇迹,经济、政治、音乐、艺术、文化、科技等等,一切的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步入正轨,去往它们该迈上的高度。
在这条行进的道路上,有一批社会主义的“先行者”,他们的名号想必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并不陌生,那就是“知青”。
“知青”是指当时那个年代自愿离开城市,到农村或者农垦兵团处理农事,还有到祖国边疆去做建设,受过知识教育的青年们,在这批“先行者”当中,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她就是当时知名度对比时下的当红明星都不遑多让的女知青:邢燕子。
乳燕出巢,回归农村
1941年,天津市区里有一只小“燕子”正在“破壳而出”,她的全名叫邢燕子。
1958年,年满17岁的邢燕子刚好初中毕业,就离开父母所在的天津市区,响应了党的号召,从市里“飞”回了那个她从小跟着爷爷一块长大的宝坻县司家村庄里,挽起袖子、褶上裤腿,直接开始下地跟村民们一块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起来。
有人会疑惑,为什么她不选择当一个留在城市里继续读书的学生,或者去做一个薪资稳定的工人,而跑到条件贫苦的农村来遭罪呢?邢燕子说:“农村青年都应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力量,党需要自己留在农村,无论什么情况下都应该留在农村。”
就这样,邢燕子留了下来,一边帮助村里搞建设,一边被村里的生产队委派去幼儿园里,看管30几个活泼好动的孩子们,忙得“不亦乐乎”。
燕子突击,再创佳绩
邢燕子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很快便融入农村生活,她带领大家组织起一个“突击队”,号召他们响应党的政策,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入冬以后,很快便到了在冰上打鱼的时期,因为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打鱼和编苇帘便成了当时帮助村民们度过灾荒的重要副业收入,18岁的邢燕子“主动请缨”,和青年妇女们一块成立了北大洼第一支“打鱼队”。
她们白天在厚冰上凿洞网鱼,晚上就着马灯的灯光编制苇帘,一个冬天过去,邢燕子就带领青年妇女们为村里大队创下了3900多元的副业收入,为村民们安然度过灾荒贡献了极大的力量。
直到诗人郭沫若创作了一首《邢燕子歌》,由邢燕子所组织起来的“突击队”,这才正式更名为“邢燕子突击队”。
邢燕子的父亲寄了20块钱给她,用来购买新衣,她却将这20块钱借给了大队,让他们去买化肥,大队的社员们都不由得感慨到:“村里有了‘燕子队’,真是大变样啊。”
良性比拼,首冲第一
1960年10月,邢燕子与身为“农业劳动模范”的徐建春和吕根泽放下挑战,表示要展开一场关于“建设新农村”的友谊竞赛,此举受到了全国各地身处农村的知青们的响应,纷纷表示要加入竞赛当中。
由于当年饥荒已经蔓延至全国,失去粮食的稳定供给,人们的生活饱受艰难,而邢燕子发出的劳动建设竞赛,不仅激励了人们继续劳作的动力,还鼓舞了农村知青们继续建设农村的士气,将他们原本萎靡不振的状态一扫而空。
邢燕子成了“发愤图强、扎根农村,大办农业”的青年典型,先后受到毛主席的5次接见,还有13次周总理的接见,她的先进事迹令她获取了“最美奋斗者”的称号。
1961年,邢燕子与村里的生产小队长王学芝成婚,真正将自己的一生都扎根在了农村,如今已年近80多岁的邢燕子,都还与丈夫心系着农村建设的问题,是一代人可以为之看齐的标杆。
结语:
邢燕子曾说:“过去的苦换来今天的甜,所有的付出都是无悔和值得的。”对此,我深表赞同,“先苦后甜”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精神,而且“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靠自己努力争取来的东西,才是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命运。
但是如果没有老一辈人勤恳的艰辛努力,我们也不能轻易享受到当下的繁荣生活,知道了曾经生活的不易,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不能够理所应当的坐享其成,而是要将祖祖辈辈的这种奋斗精神继续传承下去,大家觉得呢?评论区里可以谈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