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谁懂“一个人毁了一部剧”的感觉?
有请范丞丞现身说法,最近他在热播年代群像剧《小巷人家》中饰演稳重学霸庄图南,被群嘲出圈。
先来个无奖竞猜,请问下图中的范丞丞在干什么?
A、偷东西被抓住了得知自己要进局子
B、逃课被老师发现后不知道怎么办
C、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八十年代回不去了
D、惊讶得知未成年弟弟们从外地来找他
不管怎么选,范丞丞的表演都跟聪明又懂事的帅哥学霸完全不沾边。
很多时候,剧中的他不是面无表情呆如木头,就是五官乱飞,闯进了傻子赛道。
我请问呢,这是冰冰无法复出对内娱的报复吗?
尤其和庄图南1.0以及2.0版本的小演员一对比,范丞丞的戏份剧缩力满满。
他以一己之力成为全剧最拉胯的存在,难看到全网观众都喊着要快进。
除了吐槽演技,不少观众认为问题还在于范丞丞自身形象与角色的贴合度差太远了,看着就出戏。
很想对选角导演说:嗯,选得很好,下次别选了。
内娱选角争议,又一次甚嚣尘上。
客观点说,范丞丞要是遇到适合他的角色,发挥不算太差。
比如同样是和关晓彤合作的《曾少年》,高富帅杨澄就让他圈粉不少。
还有喜剧电影《飞驰人生2》的厉小海,可谓本色出演搞笑男,评价也还行。
但因此获提名金鸡和百花男配还是太扯了吧!(这是能说的吗?)
以上人物,要么表演难度不大,要么和自身性格贴合,对范丞丞来说不算挑战。
但换成稍微复杂点的角色,他就接不住了。
所以《小巷人家》沉稳又拧巴的庄图南,他演砸了,根本无法准确表达出人物的情感。
再者,在各大综艺疯狂刷脸的范丞丞,凭借搞怪活泼的“搞笑男”形象为人熟知。
大家一看到这张脸,想到的都是他的笑料。
比起一本正经、沉稳成熟的庄图南,不少观众认为他哪怕和王安宇换个角色,去饰演调皮捣蛋的林栋哲,观感也不至于现在那么差。
这就涉及到影视剧选角的一大要素,形似。
对于范丞丞这种自身演技不够的流量来说,像不像角色是立住人物,演戏不翻车的关键。
再举个例子,今年翻拍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遭遇全网群嘲不是没有理由的。
你看到的宝玉黛玉,不知道的还以为土味乡村爱情短剧男女主。
一黛不如一黛,差的不止是演技,还有最基础的演员颜值色相与神韵。
导致观众最本能的反应就是,根本看不进去。
还有当年被嘲疯了的电影版《第一炉香》,主演们的演技和颜值绝对不算差。
可任凭他们再努力,肉嘟嘟的虎妞马思纯也演不来温柔娇弱的交际花葛薇龙。
阳光型男彭于晏,帅到全网喊“老公”,还是不符合张爱玲笔下花花公子乔琪乔的气质。
一部影视作品要想成功,剧情是关键,选角来打底。
演员贴脸,人物才能快速立住,观众才有代入感。
逆其道而行之,那就别怪观众激情开骂。
一般演员找准自身定位,选择与自己气质相符的角色,总归不会出错。
但更高阶的演员往往会选择丢掉这张安全牌,突破类型,重塑自我,做到“神似”。
好比同样饰演张桂梅校长。
影版《我本是高山》,整天在现实题材剧打滚的海清外形上其实更贴,加上她特意暴晒过,可谓高度还原真实人物。
但她只看到张桂梅苦的一面,演出来总是那种颓废抑郁、苦大仇深的“死感”。
反观剧版《山花烂漫时》里的宋佳,自身形象不似,但“神似”更感人。
她演的张桂梅,苦中有希望,是一种不服输向上爬,再大的苦难也压不倒的生命力。
海清和宋佳饰演同一角色,口碑天差地别正源于:前者在刻意模仿,后者在用心还原。
宋佳说,“光靠演技拿不下张桂梅这个角色,她内心精神的东西我多少得有点。”
她的表演已经更上一个层次,与角色彻底融为一体。
毕竟真正的演员从来不是展示自己,而是塑造角色。
还有张震下凡拍古偶《宸汐缘》,赵又廷演《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同样因为形象问题没少被骂“丑”。
可他们愣是靠自身演技实现口碑翻身,成为当之无愧的神仙选角。
好的演员,就是能靠自身魅力让观众对人物产生信服感。
所谓神仙选角,演员的演技魅力很重要,但也离不开导演或制作人的功劳。
这要求他们不仅仅要看到演员与角色的像,还要洞察到他们的外形皮相之下,隐藏的气质,可以发掘的潜力。
比如年初爆火的《我的阿勒泰》,于适出演男主角巴太时还只是个名不见传的半素人。
虽然演了《封神》的姬发,但那时电影尚未上映,没有任何表演片段证明自己的演技。
但导演滕丛丛看过他的骑射片段后,认为他身上那种孩子气特别鲜活,太符合剧中哈萨克族少年的感觉。
于是当即拍板,不管他有没有演技,这个角色都是他的了。
然后剧一开播,“天选巴太”迷倒无数少女。
少年的野性与纯情,被他拿捏得恰到好处。
还有张艺谋能占领华语顶级地位,不仅在于其导演能力,还有选演员的毒辣眼光。
巩俐、章子怡、周冬雨等一大批谋女郎,都经他手成为华语影坛的代表人物。
当年倪妮被挑中出演《金陵十三钗》时,还只是个清纯女大,根本不像风情万种的玉墨。
眼尖的张艺谋却看出了,她身上有一股淡淡的妩媚。
于是力排众议,选她出演女主角。
结果证明老谋子眼光就是绝,身穿旗袍的玉墨每次出场都能美到让人屏住呼吸,一颦一笑皆是风情。
这也成为倪妮最美的人生角色之一。
87版《红楼梦》时至今日还是无法超越的经典,原因之一就是选角含金量太高了。
因为资金有限,请不起大牌明星,王扶林总导演便全国海选,选角标准是只看气质,不看出身和名气。
若论颜值和演技,当时竞演林黛玉,后来却被安排去演晴雯的张静林要比陈晓旭好。
但“不够漂亮”的陈晓旭,胜在有弱柳扶风之姿,这也成为王导选她的理由。
这才有了如今我们看到的,陈晓旭之后再无林黛玉。
当年27岁的邓婕个子矮,肤色黑,长得也一般,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扔在人堆里找不着”。
王导看了她的表演录像后,却像捡到宝似的,将她分在王熙凤组。
所有人都不看好,王导却不信邪,认为肤黑可以化妆,个矮可以靠机位,力排众议她出演。
事实证明,导演的眼光真的很精准独到。
王熙凤的柔和狠,精明与泼辣,被邓婕演得入木三分,她也凭借此角成为剧组唯一获得飞天奖的演员。
纵观《甄嬛传》、《觉醒年代》、《狂飙》等内娱影视剧的经典之作。
影响剧集爆火出圈的因素有很多,但最基本的一个特征就是,选角贴脸,精准匹配。
“形神兼备”当然是最好,要不好歹也占一项。
毕竟演员和角色的适配度越高,才越能产生1+1大于2的效果。
选角本没有标准,它是一种双向选择,需要制作方的经验和眼光,也需要演员吃透角色。
更需要大家共同坚守选角的底线。
为什么现在的国产剧总被吐槽“好难看”,在选角层面来看,那就是导演的话语权越来越小,角色选择不是对观众负责,而是屈服于资本。
当今内娱现状,为了收视率和热度考虑,资本干涉选角,不研究剧情,不考虑角色,一味强塞流量大的演员。
这往往就导致剧集播出后观众不买账,演员口碑遭反噬。
范丞丞出演《小巷人家》带来的弃剧效应,不外乎如此。
“一个好的演员,不是你长得漂亮叫演员,不是你有点粉丝叫演员,不是你爸妈是谁就能成为演员,好的演员应该是一个表演艺术家。”
滕丛丛导演今年在导协大会的一番话,撕开了内娱流量的遮羞布。
一味“唯流量论”,结果要啥啥不行,迟早会被市场摒弃。
毕竟这届观众越来越不好糊弄了,影视从业者更应该回归专业,用心打磨作品,选择适合的演员,塑造优秀的角色,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