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汉字简化改革是从近代开始的。语言学家周有光在《汉字改革概论》中介绍了这段历史:
1909年《教育杂志》创刊号上一篇论文中就开始提倡简体字书写。论文中写道:“最便而易行者,莫如采用俗体字。此种字笔画简单…易习易记,其便利一也。…若采用于普通教育,事顺而易行,其便利二也”,简体字运动拉开序幕。
1922年,钱玄同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提出“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由陆基、黎锦熙、杨树达连署。这样响亮的号召提出后,接连有人出来提倡简体字,并出版了几种系统地整理简体字资料的书籍。比如“孟津”展示的1930年出版的《宋元以来俗字谱》。
在这种形势下,1935年8月,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简体字表”(324字)。这个简体字表实际上就是钱玄同等所编《简体字谱》草稿中的一小部分。
但是这批简体字公布以后,立刻遭到很多保守学者的反对,比如戴季陶。据说他曾经向蒋介石下跪“为汉字请命”,反对提倡简体字改革,最后蒋介石不得不下令教育部停止推行。于是,第一批简体字在公布不到半年后,就被迫收回了。
事实上,蒋介石还是提倡简体字的。周有光在一本书中提到,蒋介石到台湾后,依然在提倡简体字。蒋介石关于简体字的提倡与实践,对台湾影响很大。
1980年,台湾教育部门颁布了《标准行书范本》(如下图),这本官方指导书收了4000多个行书字,其中发布了600多个简体字。由于简体字多数是古代传下来的,台湾跟大陆的简体字大都相同或相近。所以台湾群众对于大陆的简体字并不陌生。
这个范本的推行,使台湾知识分子都能认识简体字。不过,台湾仍把繁体字作为“正体字”用于印刷,简体字只用于手写。
—版权声明—
文章来自网络,版权归原创者所有
为传播而发,若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